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悠悠华夏五千年辉煌文明,历史的厚重从不曾让人失望。为何只着眼名山大川的壮丽风景,却不深入体会其承载的文化之魂?文章概述了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浅析了影响文化旅游的因素及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从而得出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远大的前景,文化旅游在中国是值得坚持不懈推行的产业。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享誉海内外.旅游文化名城的建设初见成效,民俗生态旅游区风格独特.节庆文化旅游项目也得到了深度挖掘。“十一五”时期是旅游业旅游产品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就湖北省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状况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其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论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当前旅游业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发和利用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本文以黄山市为例,通过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构筑旅游文化产品体系,打造旅游文化新业态、发展旅游文化商品,实施旅游文化品牌项目带动、培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深度营销、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保护徽州文化生态、实现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试论宗教与旅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宗教建筑的艺术性、以及宗教文化旅游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旅游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旅游产业转型和旅游产品升级的需要,深度研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显得日益迫切.文章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是旅游主体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旅游则有利于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优化文化和保护文化.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缘,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至今日,在许多关于旅游的学术论著或普及性文章当中,常常把“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互相取代,造成一种模糊的认识。文章试图对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作出阐释,理清思路,同时指出当代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以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严稽文 《浙江经济》2007,(16):54-55
文化营销决定了文化旅游的产品和产品组合、营销的市场方向、促销的手段及城市的旅游气氛等等,文化营销是文化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实施文化营销已成为深度开发绍兴旅游业的必然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太白山水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和显著特征的基础上,对太白山水旅游文化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即对太白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山水文化是太白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和天然优势,弘扬山水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应立足优势,扬长避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0.
魏趁 《魅力中国》2013,(23):8-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文化产业链、提升旅游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既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河南要实现“文化强省和旅游立省冶的目标,务必要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阐述了关于文化旅游四种类型的定义,概述了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与“旅游”的涵义及二者的关系,重点剖析了文化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作用,强调其价值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可提升文化旅游资源品位、有助于找出文化旅游者旅游行为的规律、主导文化旅游形象定位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1988年的<桂林旅游发展前景研究>对桂林到2000年的旅游发展规模、速度、效益和前景进行了预测,不足之处是缺乏对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深入探讨;注重数量型发展模式,缺乏文化内涵与前瞻性.2000年的桂林旅游规划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桂林人文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上,并指明了桂林旅游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世界级、桂林化",不足之处是没有提炼出桂林能为旅游所用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旅游文化和公共文化各有特点和功能,在实践中,二者存在交叉.近年来,西藏林芝地区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了品牌旅游文化.2011年以来,林芝地区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发展壮大.林芝地区文化部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文化建设中努力整合本地文化资源,借助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使各族群众在享有旅游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充分享有公共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4.
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核心,旅游活动是宣传文化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徐州市的旅游文化资源的观察,阐述了树立该市旅游文化形象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盘活甘肃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三北  魏梓秋 《开发研究》2005,(2):51-52,55
甘肃有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如何发掘其文化精华,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同时提高原有产品的文化品位,是甘肃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可以极大提升甘肃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甘肃旅游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而要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青海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更新认识,深度发掘青海旅游文化内涵,提升青海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青海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是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戏曲文化和戏曲艺术开始与旅游进行智慧的结合,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旅游品牌——戏曲旅游。戏曲与旅游的耦合,一方面由旅游引领戏曲脱离了曲高和寡的境地,使戏曲寻找到一个新的前景可观的受众群体——即庞大的旅游者群体,开拓了戏曲的演出市场;另一方面,戏曲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使旅游借助戏曲艺术的审美过程提升了自身的审美层次和文化品位,无形中增加了旅游活动中的艺术趣味和价值感,提升了旅游者的生活品质。华北地区的文化旅游已经有了显著的起色,但还有待于以戏曲旅游为其增加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关定 《宁波通讯》2007,(8):28-29,I0005
文化是旅游的根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叶和生命。游客旅游的过程就是在寻找文化、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旅游经营者则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文化品位越高,独特性越强,多样性越丰富,就越有发展前景。发展象山休闲旅游业是象山发展的关键所在、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9.
新疆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旅游本身和文化产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搞好文化产业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旅游。本文在介绍了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之间的辩证关系后,又介绍了新疆文化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最后,就新疆如何发展文化旅游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促进新疆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汪鸿 《改革与战略》2013,29(3):88-90
文化是旅游业创建品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要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体系.创建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发展旅游业、向国际文化旅游城市迈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