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政策执行是政策主体与政策目标群体的交互过程,其不仅取决于科层体系内公共政策的上下流转,而且仰赖于科层系统外政策目标群体的行为遵循。不同于城市社会,乡村社会中的政策执行往往内嵌于关系网络之中。因此,本文将“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分析框架,对政策目标群体内在关系结构之于诱致性公共政策执行的潜在机理进行理论解析,以解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在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助力诱致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为:熟人关系网络及建构于此的人际信任在意见领袖的作用下不断向政策信任转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信任关系所内含的信息扩散机制与信息补偿效应助推政策目标群体的行为遵循,从而推进政策落实与政策变现。该机理始于对诱致性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建立在政策预期效用与乡村社会熟人关系网络的基础之上,并以乡村精英的治理转型为其运作的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2.
乡村政策执行是效率与合法性的综合平衡。围绕政策合法有效落地,政策执行主体策略性地采取“连带制衡”机制.通过乡村之间的责任连带与权力制衡、精英群体的关系连带与组织制衡,以及村庄内部的利益连带与伦理制衡等,确保政策下乡与责任下沉的同时,实现矛盾内化与风险转移。但“连带—制衡”机制的实践,易陷入避责与认同合法性的逻辑怪圈,尚难规避政策目标偏离和村庄治理“悬浮化”等问题,需构建权责利一体化的基层政策执行结构与秩序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3.
正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对社会利益和公共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合法性和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农业政策统属于公共政策,遵循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规律。农业政策过程的基本遵循与基本逻辑。以农业生产特性为基本逻辑起点和出发点,以实现农业承载的公共目标为终极性价值诉求,遵循公共政策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农业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应遵循的基本逻辑。即要在确定某问题在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前提下,在需求调  相似文献   

4.
在林业生态功能日益突现的语境下,中国林权改革政策蕴含着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在林业产业特殊性基础之上,林业经营者摆脱固有林业效益提升困境的基本诉求。林业生产经营基本架构的重构、经营方式和行为的变革,必然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度保障方式得以落实。对当前林权改革政策的结构体系、林业发展政策理念、执行机制与绩效的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就成为把握当前林权改革进程,调整林权改革政策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林权改革政策层次之间有效支持度不高、公共政策价值与市场效益诉求的内在矛盾性、林改政策执行中缺乏全局视野与掌握力,是造成林业改革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林权改革政策体系的优化与整合是问题解决的基点。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有效性的达成,与基层政权拥有的治理空间密切相关。乡村治理空间的再造,指的是基层政权在履行国家治理职能、形塑国家治理合法性的过程中,建构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政策执行体系。这一体系的合法性源自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供给,有效性则源自于对乡村治理需求的有效回应。基于对W镇乡村治理实践的考察,乡村治理空间再造的路径包括:(1)在政策分类的基础上实现治理任务的多元化和有序性;(2)通过再造政策执行主体,建构独立而完备的、多元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3)政策工具多样化,为多管齐下的乡村治理策略提供条件。可见,一个富有弹性的乡村治理空间,并非是对原有治理体系的替代,而是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开放性的制度选择空间。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既要注重加强新制度的供给,更要注重激活原有的行之有效的传统治理制度及策略。当务之急是,发现并激活有效治理策略,使之纳入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有效性的达成,与基层政权拥有的治理空间密切相关。乡村治理空间的再造,指的是基层政权在履行国家治理职能、形塑国家治理合法性的过程中,建构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政策执行体系。这一体系的合法性源自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供给,有效性则源自于对乡村治理需求的有效回应。基于对W镇乡村治理实践的考察,乡村治理空间再造的路径包括:(1)在政策分类的基础上实现治理任务的多元化和有序性;(2)通过再造政策执行主体,建构独立而完备的、多元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3)政策工具多样化,为多管齐下的乡村治理策略提供条件。可见,一个富有弹性的乡村治理空间,并非是对原有治理体系的替代,而是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开放性的制度选择空间。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既要注重加强新制度的供给,更要注重激活原有的行之有效的传统治理制度及策略。当务之急是,发现并激活有效治理策略,使之纳入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7.
政策执行差距是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以退耕还林政策为例,从县林业局在执行该政策过程中所具有的动力、协调权力、问责机制和能力四个方面剖析了产生政策执行差距的诱因。在此基础上,认为建构和谐的中央和地方分权结构,鼓励社区和民众的参与是缓解政策执行差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公共政策的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区域协同治理的重要支撑。公共政策的创新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应有之义,对提高区域协同治理水平和区域总体效益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政策创新的相关文献并厘清政策创新的基本概念,从动力来源、政策主题、实现过程以及评价标准四个维度构建区域协同治理下的政策创新发展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政策创新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从提升政策主体的政策创新能力、优化行政决策机制、加强财政扶持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四个视角探索创新性政策系统运行新模式从而推动政策的创新发展以提升区域治理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9.
<正>展望未来,政府与大学在教改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由科层式治理向网络式治理转变一“重制定、轻执行”是中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突出特点,许多政策目标远大,但收效甚微,政策执行阻滞现象比较突出。任何现象背后均有其制度根源,这种现象源自科层式管理模式。在科层式管理模式下,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执行阻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的效果要受到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相关因素的影响。在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主体方面的因素、政策本身的因素、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因素以及体制因素是关键的阻碍因素。应加强政治社会化功能,扩大政策宣传:有效利用政策资源,创造良好的公共政策环境;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完善的公共政策执行机制,保证公共政策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下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因监督意识淡薄、法律规范不完善、奖惩机制不健全而出现委托人监督缺失、代理人自我监督乏力,政策对象监督失效等现象,这不种于村委会权力的良性运行和村民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以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强化监督意识、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耕,完善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体系,确保监督主体的独立性、监督过程的合法性、监督结果的有效性,以提高村委会政策执行效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力现状及其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力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为耕地保护制度落地提供积极参考。研究方法:系统推论。研究结果:基于耕地保护制度是一项关乎整个国计民生的战略全局性公共制度,以及耕地具有位置固定、可永续利用、资源稀缺的明显特征,其制度执行力有独特的形成机理,目前无论是制度的明晰力、制度的知行力,还是制度的行动力、制度的督导力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研究结论:要提升中国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力,应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内容体系,提高制度质量;提高耕地保护制度的社会认同度,营造执行氛围;健全耕地保护制度执行保障机制,激发执行动力;运用耕地保护现代科技手段,监督制度运行。  相似文献   

1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过程及瞄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福建沙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地调查,详细而全面分析了该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在微观层面该政策如何偏离了其政策目标而导致瞄准偏差和瞄准遗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索休耕政策实施偏离风险新命题,客观认识休耕政策实施的偏离风险源与形成路径,以期为保障中国休耕政策推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生命周期法、归纳总结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基于生命周期发现休耕政策实施存在耕地权益、社会保障、实施组织和后续利用等偏离风险;(2)偏离风险源与产权界定模糊、目标定位差异、组织管理不足和激励约束缺失等密切相关;(3)休耕产权公共域、休耕主体行为空间和休耕负外部性形成了偏离风险的内在路径;(4)休耕偏离风险实现负外部性内部化还需借助权益认知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利用预警体系等外部规制与激励。研究结论:在休耕政策实施后续完善与推广应用时,应当考虑休耕周期内休耕政策实施过程存在的偏离风险,构建合理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以北京第一道绿隔所占面积最大的地区朝阳区1997、2001和2006年3个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数据源,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在对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绿化隔离带在控制城市蔓延及改善景观生态格局这两个主要功能进行了政策实施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第一道绿化隔离带政策的实施增加了林地的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北京中心城市的蔓延,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但是控制和改善的程度与预期比尚有一定的差距,绿化隔离带的相关政策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直补政策的目标和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业直补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达到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物价水平这四大政策目标.本文利用成本曲线、供求曲线和现实状况的综合分析表明:农业直补政策体现了较强的政治效应,在稳定农产品供给和稳定物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促进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效应并不明显;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其效果好坏与补贴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应让价格机制充会发挥作用,并有限度地利用农业直补政策,加大实施"绿箱政策".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I shall outline and analyse the case for employing industrial policy in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articular context of Sanjaya Lall's contributions in this area. The case for industrial policy rests on both a positive vision (the nature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a normative vision (government capac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competitiveness). The case for industrial policy depends on establishing both its necessity and its possibility. Necessity i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terms of market failure; possibility is defined 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 terms of the costs of discretionary policy interventions. The broader debate on industrial policy is framed in terms of these two dimensions. In particular, the possibility of a welfare-enhancing industrial policy is circumscribed by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potential costs of discretionary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is ability is in turn a function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and of “social capital”, a late concern of Lall's.  相似文献   

19.
因地制宜是国家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的治理经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地方政府自身的特征与行为,而对其产生的结构性条件重视不够。本文试图将其理论解释拓展至制度、政府与社会关系等结构性要素,并建立了"适应性治理"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从过程逻辑厘清了因地制宜的发生情境、制度空间与实现机制。个案研究发现,武陵大卡村的危房改造项目发生在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双重约束的情境下,运作于"松散耦合"的制度结构中,并依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因地制宜主要是中国政策实施重视弹性规则的制度产物。  相似文献   

20.
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上一轮规划存在较大差异,而国家相关政策相对滞后,地方在规划实施中遇到大量操作层面的问题无法解决.在总结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创新对规划实施产生的主要影响,并针对制度创新从规划指标管控、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基本农田、规划审核标准等操作层面提出了配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