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近年来,企业兼并浪潮席卷全球,高科技产业也深受其影响,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兼并事件。我们看,经过时间的检验后,这些兼并有的取得了显著成效,有的则效果一般,还有的以失败告终。其都或多或少同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所采取的人才策略。高科技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品寿命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极快,甚至有些高科技新产品出现才几个月就已淘汰。所以高科技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不断进行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这就要求企业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而科技创新能力自然来自科技人才。如果企业在兼并中没有把获取…  相似文献   

2.
刘克兵 《中外企业家》2013,(12):190-191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人才流动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客观环境,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才流动将有更大的自由度。对企业来说,一方面,人才流动是好事。整个社会的人才流动起来后,企业可以到更广阔的人才市场去挑选人才;另一方面,人才流动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优秀人才的流出无疑会给企业带来能量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如何留住人才,也就是企业如何实施科学的人才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技术领域的日益发展壮大,人才超过金融资本成为当今世界新的稀有资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然而,人才是一种“会跑的资本”,具有很强的能动性,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才流动。研究人才流动的原因,进行正确有效的人才管理,将有助于吸引人才,发挥人才潜力,减少人才流失,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人才资源流失的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注人才流动"环生效应" 一位企业家说,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在人才流进的同时也会出现人才流出,重要的是应关注人才流动的"环生效应",强化人才流失防范管理.现在,许多知名企业都高度注重人才流动的"环生效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人才流动,防止人才资源流失.海尔公司创出了人才资源"环生效应"叠加的做法,提出人才是"第一产品"的思想,面向全球争夺人才,解决人才流失难题.海尔还建立了"独有的海尔企业人"运行机制,使大量海内外人才加盟海尔.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的焦点也从资金、原材料等物化资源的竞争转化为智力人才资源的竞争,加之市场经济赋予人才的商品属性.人才流动成为必然。频繁大量的人才流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比比皆是,在现代社会里.招揽人才、留住人才已成为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如果企业没有稳定的人才基础.就不能自如应对频繁跳槽现象,笔者认为,民营企业经营者应反思失误的原因和寻找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PM2.5会对高端人才流动产生一定影响。他们本身具有优越的条件,有区域选择的自由度,当居住环境质量变差时,他们会选择离开到更宜居的国内外城市生活。"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切竞争力的基础",这些高端人才的流失,对本市、本省乃至整个国家都是的损失,对中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合肥三地的PM2.5与高端人才流动现状研究,分析PM2.5与高端人才流动的关系,针对性地提出高端人才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朱赛敬 《现代企业》2006,(7):17-17,32
人才流动应该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也就是说,人才流动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就是所在行业或其他同类组织的平均人才流动水平。如果超出这个平均水平,就可视为人才流失,这样不仅增加管理难度,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而且增加企业挑选和培训新进人才的成本。但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按照系统生态学理论,系统只有在开放状态下,才能进行自组织、自优化,开放是生态系统进化之本。根据这个规律,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人才系统只有保持对外开放、保证信息的有效交换和人才的不断流动,才能使结构不断优化。否则,就会形成一潭死水,造成整个人才队伍的退化。  相似文献   

9.
<正>在国有企业中,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保持一定的人才流动率,能够为企业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保持活力。但是,如果人才流失严重,致使企业缺乏人才,产品不能及时通过专业人才的研发,实现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很浓厚的国家。然而,如果你接触过印度年轻的精英,你会惊讶地发觉他们在很多方面比其他国家的人才更出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近期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香港工业制造业何去何从,香港工商业界以及政府应该重振香港工业昔日的光辉。不少人都认为,要重振香港工业,必须走高科技发展道路,否则香港工业就难有出路。对此,这点实在叫一个工商业者有一定保留。大家可以看看美国、德国、日本等发展高科技工业的国家,他们的情况,不一定必然会好。香港完全没有高科技工业的基础,资金、人才、科研力量等必须条件都完全不配合,在这样的不利情况下,如果我们还硬要发展高科技工业,与欧、美、日等(大哥)竞争,结果会如何,确实不敢想像。日本是高科技工业发展得十分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稳定     
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应该转变现代人才使用观念,正确认识人才流动与人才的使用的问题;其次是从良好的培养人才、稳定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三个方面采取对策。人才的稳定与人才的有效使用才可以使企业稳定。人才是现代企业致胜的主要法宝与先决条件。如果人才逐步流失流失,就会是企业的最大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通过一些特定的途径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办法和措施稳定人才并且安抚人才、安排正确的工作岗位,减少员工的流失、人才的走动,让人才为企业发挥他自己应有的价值。不稳定的因素还有就是某些企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时代是可怕的,可能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接触到的技术与内容就会有很大的区别。稳定是大局,如果大局都掌握不住,是不能取得任何经济效益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具体数据对经济发展与人才流动的关系及人才流动的具体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延滞效应的概念。分析了突破人才延滞效应的着眼点,探讨人才吸引、人才稳定的政策取向,构成中部地区崛起的人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人才流动由人才个体和组织共同决定。只有个人愿意进行流动,组织愿意接受人才流动的情况下,人才才会流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都意识到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因此,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当然,保持一定比例的人才流动,对企业管理和效率的提高是有必要的。一般来讲,企业的流动率保持在10%左右为宜,过高的流动率会使员工缺乏归属感,导致短期行为。同时,也增加了监管及替换成本。有统计显示,一个员工离职以后,企业从招聘新人到顺利上手,仅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2倍到3倍,优秀员工的替换成本则更大。  相似文献   

16.
闻寨 《企业文化》2009,(1):81-8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意识到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因此,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当然,保持一定比例的人才流动,对企业管理和效率的提高是有必要的。一般来讲,企业的流动率保持在10%左右为宜,过高的流动率会使员工缺乏归属感,导致短期行为。同时,也增加了监管及替换成本。有统计显示,一个员工离职以后,企业从招聘新人到顺利上手,仅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2倍到3倍,优秀员工的替换成本则更大。  相似文献   

17.
一、流动增值人才的使用效益与人才的流动率成正比例关系。美国管理学者调查证实,一个企业中,最高创造力的人往往是从其他组织转移进来,并在本单位工作2—5年的人:人才流动不但是调整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需要,也是人才自身成长发展、实现价值的需要。为了使人才更便捷自由地流动,  相似文献   

18.
刘红 《活力》2006,(5):235-23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人才流动机制的完善,对于高校这样一个人才聚集且人才流动性较大的地方,如何搞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组织人事工作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的已不再是土地、劳力、资本,而是知识。知识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于是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一个企业辛辛苦苦培养的技术骨干、管理精英一夜之间可能被人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薪水挖走: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赢得人才谁就赢得成功,这已成为企业的共识:那么在这个人才流动频繁的社会,企业怎样才能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20.
70%原则聘用人才 松下对70分左右的中上等人才较为偏好,松下认为,他的事业是这些被视为次级人才的人一手建造出来的。其实,“70分人才”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一般很容易融入团队,有追逐“顶尖”者的动力且心存感激,会更加忠诚于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