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围绕改革动向,通过资源、财产、资产、资本等概念的对比,探究自然资源资产的内涵与特征,并以土地资源为例,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辨析其价值与价格的本源,分析界定自然资源资产的基本概念与价值内涵,理顺资源、资产及其价格间的关系。文章认为:(1)自然资源资产是可被人类开发利用的、产权明确的、能够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稀缺自然物;(2)垄断是自然资源资产价格形成的原因,垄断价格是自然资源资产价格的表现形式;(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西方现代经济学原理在自然资源资产定价问题上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4)自然资源资产是着眼未来的、具有制度引领作用的先进概念,需要我们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制度革新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价格是影响区域经济开发和生产力布局的社会条件之一。我国许多产品的价格受政府约束,研究价格与区域经济开发的联系具有特殊意义。初步归纳,价格与区域经济开发主要有下列三方面关系:一、价格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价格与全面评价区域经济;三、价格与生产力合理布局。一.价格与自然资源利用正确估量自然资源的价值与价格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前提之一。解放以来,我国盛行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不是劳动的产物,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产生一系列矛盾: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中的家庭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集体农业中,社员家庭承包制已经成为主要的经营形式。在此基础上,专业户、重点户大批涌现,它们通过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联合,通过合同制,与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联系起来,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生产责任制的这一发展,为我们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社员家庭生产是否还有很大潜力?能否称之为社员家庭经济?它的性质如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点意见。新型家庭经济的特点和性质家庭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已经产生和存在了几千年,依存于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多次改变其生存条件和经济内容。有一种意见认为,家庭经济即个体的小私有制经济,其特点是:生产是个体进行的,生产资料是个体所有的,产品是个体支配的。从这个观点出发,  相似文献   

4.
<正>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依然具有商品经济属性。土地是由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和土地资本这两部分构成的。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虽然其本身不是劳动的产物,没有价值,但仍然具有价格,并通过价格取得商品的形式。而作为土地资本,由于它体现着人们开发土地所投入的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因此其本身就具有商品属性。我把前一  相似文献   

5.
没有价值的自然物为什么有价格?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价格改革政策和价格体系的完善,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我们试对此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是适度的,还是过高的?有没有形成“消费早熟”?是否已经到了“消费爆炸”的时候?经济界对这些问题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为了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确定适度消费的界限。所谓适度消费是指适应于国情国力、生产力水平和自然资源的消费状态,又称合理消费或科学消费。消费是否适度的客观标准是消费主体的经济力量与消费机制运行之间的对比关系。量力而行原则在生产建设上适用,在生活消费上同样适用。量力,在微观消费方面,对于每个家庭或消费者来说,就是他们在一定时期的收入;在宏观消费方面,对于国家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略论绝对地租消失的经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是农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产生的根本条件,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则是产生绝对地租的原因。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本身,就已经清楚地说明了绝对地租消失的原因和经济条件: (1)“凡是土地私有制(事实上或法律上)不存在的地方,就不支付绝对地租。” (2)“如果农业资本的平均构成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构成,那末,上述意义上的绝对地租,……就会消失。”由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凡是土地都必须交付地租,否则便不能耕作,因此似乎可以认为只要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这个产生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存在,绝对地租便不会消失。但是,  相似文献   

8.
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是否在长期存在着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这在理论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文章以微观经济理论的分析工具对资源约束、资源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理论上的分析。指出在既定的自然资源储量水平,以及资源价格扭曲的条件下,经济的长期增长必然会受到制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法律上是否应当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学术界历来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否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的观点,是担心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会导致土地兼并的现象发生,使农民丧失基本的生产保障。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一方面,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立法限制土地兼并,如限制最高的土地拥有量以及农民对土地的最低拥有量等来防止出现较大规模的土地兼并现象。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越来越松散,农民完全依赖土地而生存的现象越来…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是收入分配的基础,没有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收入分配的增长也就成为无源之水。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是否就一定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呈现倒“U”型曲线,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在世界上只要有私有制存在的地方,还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的价值与有偿使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芳 《经济论坛》2004,(20):20-21
长期以来,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问题存在着非理性认识,认为资源无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因而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导致了资源短缺甚至枯竭,严重危及了人类的持续发展。随着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已实现了由无价到有价的转变,资源有价已成共识,但对其科学的价值及价格体系尚未形成,存在着多种观点。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的政治经济学——政治宏观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研究主题,通货膨胀则是经济波动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价格总水平的波动与就业从而产出的波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价格波动与产出波动之间是否存在着明显的替代性?经济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一般来说,保持价格稳定是一国政府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但是问题在于,政府是否有激励保持价格的稳定,是否有能力保持价格的稳定,以及如何才能达到价格稳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反思和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地向人们提出一个尖锐问题:社会主义同私有制是冰炭不相客的吗?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模式时,社会个人所有制、虚拟私有制、劳动者实所有制等主张被提出来了,不管提倡者如何辩解,人们还是认为这些理论主张都摆脱不了私有制的影子。问题不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私有经济成份能否允许存在,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已经解决了。问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能否吸纳私有制作为构成因素。这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特别艰难的理论课题。忠东同志的文章是在已有的研完结果基础上,正面地做出了自己独特的回答。忠东同志申明: “可能人们会认为,这篇文章表明作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叛徒,然而,作者却真诚地相信,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产生的私有制不仅不会葬送杜会主义,反而会使之变得成熟起来。”我们认为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的诚实态度和探索勇气,是应当受到鼓励的。至于文章的论证和结论,有不少发人深省的新思路,也难免有疏漏之处;但是,评价一种新理论,不能仅仅看这一理论体系是否成熟,而应该首先看这一理论是否提出有待解决的有价值的新问题。好在忠东既已正面地提出了问题,这就为深入研究和讨论创造了一个开端和起点。我们相信,有了开端和起点,攀登真理的高峰就不难了。  相似文献   

14.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于1964年底至1965年初,举行讨论会,批判生产价格论。会议先后进行了九次,讨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否有积极作用和“生产价格论”的实质等三个问题。这里主要就后两个问题的讨论情况作一简要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作为两种经济政策目标,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或者是牺牲效率换取公平,或者是牺牲公平换取效率;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了公平然而牺牲了效率,改革提高了效率然而牺牲的公平;公平与效率的这种矛盾,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决策面临着两难选择。我认为,上述观点至少有如下几点值得商榷:(1)改革以来社会成员相对收入变动是否真的牺牲了公平?(2)这种相对收入变动是否一定提高了效率?(3)有没有一种既能促进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公平实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价值之所以转化为生产价格,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对利润的平等追求权利。其前提是不同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差别、不同部门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冯金华教授的生产价格体系中既没有资本有机构成的考察,也没有资本周转速度的考察,更没有利润率平均化的分析,因此,冯金华教授根本就没有真正进入转形问题研究的科学领域。纵观经济思想史上关于转形问题讨论中经济学家的各种观点,我们还是很容易得出如下的结论:如果不是就总量关系来看,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差别还是存在的。凡是对经济思想史有一些常识的人,都不会对转形问题采取将生产价格和价值直接等同的轻率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8.
两大部类关系和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怎样才算协调?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只要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就能协调?或者只要是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就起作用?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等等。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认识我国当前经济中是否存在比例失调,要不要进行调整,以及如何进行调整等都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土地价格和使用土地付费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着土地价格?占用土地单位是否应当实行有偿占用,即按期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土地使用费?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的主要方面之一。它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亚同志的《关于自然物的价格决定》(载《经济问题》1986年12期)一文,对自然物如何计价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笔者认为,张亚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张文)理论上存在着错误,特提出来与张亚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