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常规能源储量、能源进口区域和能源进口通道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和压力,认为应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能源合作,丰富中国能源进口渠道,建设新疆综合能源基地,优化能源供给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新能源汽车5个方面,拉动电力能源需求,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和消费革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国家总体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能源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从能源安全的实质和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基本形势,从供给安全、价格安全、通道安全和科技安全4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和实质,提出了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3.
能源供需持续增长,能源价格体系脆弱,能源政治冲突激烈且能源环境问题严峻,国际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且增速快,结构以煤炭为主,利用效率偏低,对外依存度高,能源环境问题突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节能工作卓有成效但任务艰巨在分析国际能源安全形势和中国能源消费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能源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调整,国际能源发展核心问题也有所转移,国际能源合作的内容随着能源安全概念的逐渐扩展而不断增加,不仅包括能源供给安全,也包括能源使用安全。本书在国家层面、国家间互动关系以及国家与市场互动的层面展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能源供给安全、能源运输安全、能源价格安全、能源消费的环境安全以及能源能效与清洁能源等5个层面研究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能源安全度较低,能源安全面临着巨大风险。我国需要积极制定措施保障能源安全,即需要积极制定未来能源安全保障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新能源,积极主动开展能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能源安全的概念从稳定供应逐步扩展为可获取、可承受、可持续等多个维度。在新的国际发展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能源可获取和可负担、艰巨的碳减排责任带来的能源可持续等挑战。梳理了能源安全内涵的演变历程,进一步在深入阐述全球能源格局新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认为只有立足中国的能源结构现状,在可以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且CCUS、CCS技术逐步成为可负担得起的技术背景下,煤炭仍将在中国能源渐近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障安全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能源形势依旧十分严峻,能源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确保能源安全,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给体系显得尤为迫切。今年4月2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会议,将可再生能源提到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的高度。本刊记者就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问题对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王维城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能源供给能力由弱变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 张国宝介绍,在能源供给方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和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比,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东南沿海两个经济发达省份广东和福建为样本,采用动态性评价方法对这两个省份的能源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深入了解该地区能源供给安全的动态性变化趋势,结果发现:福建省的能源安全水平总体高于广东省,但是广东省近年来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能源技术的研发,能源供给水平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会议指出,“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我国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会议同时指出,“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  相似文献   

11.
日本能源战略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问题是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瓶颈,制定并实施合理、有效的能源战略一直是战后日本历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制定并大力实施能源构成多样化、能源进口多元化和以石油储备为依托的能源发展战略,实行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确保能源的长期可靠供给。近年来,日本能源战略实施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其中包括谋求在东海大陆架建立石油基地,自主开采油气田;大力推进数字化油田、节能和环保新技术,强化市场竞争;积极推动甲烷水合物的开发利用;倡导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谋求主导东亚能源安全机制。日本能源战略的实施为中国构建自己的能源安全战略提供了借鉴。其战略新动向,客观上对中国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文哲 《广西电业》2006,(1):10-10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12月27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报告我国当前能源形势与能源安全问题时说,保障能源安全,包括影响能源稳定、经济、安全、清洁供应的各个方面,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能源形势日益严峻,主要表现为能源短缺危机、能源安全危机以及环境危机三大问题。这不仅是物质性危机,还是中国国际形象危机。"3月4日,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能源问题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问题。"刘吉臻指出,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能源供给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问题,中国的能源安全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将起到重大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企业之间的竞争影响到国家能源供给安全时,这种竞争转化为企业借助国家力量来实现竞争目标,中日之间关于“安大线”和“安纳线”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企业为各自的利益针对俄罗斯石油输出的竞争。由于最终结果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能源供给安全,所以适度的国家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受俄乌冲突、能源绿色转型以及极端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能源市场震荡,能源供需格局正加速重构,各国重新重视能源安全的战略地位。我国能源自给程度较高,能源国际合作持续推进,能源安全整体保障性较强,但在新的国际环境下,面临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从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分析了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剖析了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对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启示,从保障供给、绿色低碳转型、多能协同发展等角度提出新形势下我国煤炭行业保障能源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伴随世界能源问题益显突出和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及原料对国家能源供给和经济稳定的影响更加突出。中国煤炭工业在应对国内外竞争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选择和市场发展的机遇。当前中国煤炭工业海外投资已是大势所趋,这既是保障国家能源稳定供给和能源安全需要,也是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创新研究提出中国煤炭企业好海外投资选择目标的评测方法,从指导操作的角度,为中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的途径和策略选择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能源安全是指国家以合理的成本持续稳定地获得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能源的状态,体现的是政府以及企业获取能源的能力与效率。纵观全球,无论是能源富庶国还是能源贫乏国,无不重视自身能源安全。我国是经济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在国内能源供应能力有限的形势下,以开放心态、系统思维做好国家能源安全规划和实施至关重要。以开放心态做好能源安全规划,首先要处理好能源自给与能源引进的关系。能源自给的关键在于提高国内能源生产效率,保证国内能源产量稳中有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分析了新时代能源发展形势任务,筹划新时代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和思路举措。推动新时代能源发展,必须坚持把能源安全新战略思想作为基本遵循,坚持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重大使命,坚持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为责任担当,坚持把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崇高愿景,确保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将加快推动能源发展质量变革、能源发展效率变革、能源发展动力变革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全力推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能源安全仍有一定脆弱性,客观上要求通过节能提高能源自给水平和供给保障能力,大力推进节能还可以更好地稳定国际能源价格。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5点要求,第一点就明确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当前我国重新审视"能源安全"的实质,应当摆脱"安全=加大供应"的理念,即依靠粗放供给满足过快增长需求的习惯思维,转变为"安全=效率",即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的观念。倡  相似文献   

20.
坚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水电发展思路,把发展水电作为能源供给革命、确保能源安全供应、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增进库区民生福祉、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