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尿素生产和消费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1%。消费量占29.7%。近几年来,我国化肥消费年均增速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5%~8%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启动农村消费必须破解三大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文 《中国改革》2006,(6):72-74
当前农村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消费水平。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5%左右,到90年代降为2096左右。1978年,在城乡消费品雩售额中。县及县以下地区占67.6%,此后连年下降,到2004年已降到34.1%。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市场销售乏力的状况并未改变,而且消费品市场零售额的增幅也持续低于城市。总之,无论从消费的总量、结构还是质量上看,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都要比城镇居民落后10年。  相似文献   

3.
世界纤维消费总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03年全球纤维消费量为6428万吨(包括聚丙烯),比2002年增长1.9%,化学纤维在其中所占比重由1999年的57%提高到60%,而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纺织纤维消费增长的年平均幅度达到了3%左右。  相似文献   

4.
背景: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而且胃癌已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升至当前的3.3%。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是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在中国.现代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趋向和社会运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轫的改革开放拉开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高潮,开创了我国现代化的崭新历史时期。从此,现代化成为我国的建国方略,创造出气壮山河的现代化建设的壮举和伟业。抚今追惜,一部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豆协会6月4日指出,中国今年对美进口大豆将减少。此前,中国进口大豆已近部分转向南美,政府释放了部分国内大豆储备。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北亚区总监狄翠山则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豆进口国,也是美国大豆出口的最大市场。数据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对美大豆进口呈逐年增加趋势,美国进口大豆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从不足10%攀升至2011年的62.7%。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和用种大国,常年用种量在120亿公斤以上,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核心地位,行业空间巨大。中国种业市场价值达到60亿美元,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随着行业整合加速,在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下.未来种业市场规模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发展。随着天气转暖,畜禽养殖的补栏会增加,进而带动仔猪、鸡鸭苗的快速上涨,在消费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养殖行业前景继续看好。  相似文献   

8.
甘孜州国有粮食仓库.随上世纪50年代初各级政府的成立而逐步建立.经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遍布全州142个站、点.拥有较为规范的储粮体系.为保障军需民食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由于甘孜州的客观因素.完好仓容仅占总仓容量35%,需大修仓容占总仓容量44%.待报废仓容占总仓容量的21%。  相似文献   

9.
《农村工作通讯》2009,(5):26-28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90个国家40%的人口面临缺水干旱的威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短缺就开始日益严重,旱灾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世界各国关于如何涵养水资源并抗击旱情的探求和实践从未停止……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08,(1):48-48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陆续实现了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美国、日本的农产品保鲜规模达到70%以上,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也达到了60%。在工业发达国家。80%以上的粮食和50%以上的果蔬实现了工业化转化,工业食品的产值占到整个食品产值的80%~90%。美国对农产品的采后保鲜与加工的投入。已占农业全部投入的70%,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年以来世界小麦的生产、消费以及影响小麦价格的因素的全面分析,勾勒出小麦贸易的国际大环境:通过对中国国内小麦的生产、消费与贸易的发展变革以及入世后国内宏观政策变化及国际环境变迁分析中国小麦产业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一、锈赤扁谷盗的习性 1.锈赤扁谷盗主要发生在南方各省,尤以沿海地区较为严重,上世纪90年代南方省份锈赤扁谷盗发生比较猖獗,随着粮食流通以及其他途径的传播,之后北方一些省份也发现该种害虫。由于此害虫繁殖力极强,一旦感染就会在仓内大量繁殖,引起储粮发热,并诱发其他储粮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小麦生产和消费需求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的前几年,中国是世界上的主要小麦进口国,每年平均进口1100万吨小麦。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生产总量超过消费总量,小麦进口量逐渐下降,同时开始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小麦品种,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品质需求。自1997年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来,  相似文献   

14.
11月28日.第四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存江西赣州市开幕。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脐橙种植以来,赣州脐橙面积已达174万亩。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6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其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市集中,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农村及山村人口逐年减少,开始出现“观光化”的现象,这在当时的日本被称为“农村观光”.即农村开始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上世纪80年代.日本民间资本涌入开发农村观光农业,涌现了大量农业观光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稻谷消费的经济分析译者:姚克麟约占世界80%的稻米生产和消费集中于亚州六个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和日本.在上述国家中,中国是最大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国.1986—1989年.中国平均年产1.2亿吨.在中国,大多数稻米被家庭用作主食...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顾问》2014,(4):15-15
2000年以来,中国禽肉产量不断增加,2003~2012年禽肉产量的年均增速为4.3%,而同期的肉类年均增速仅为2.3%,明显低于禽肉的实际增速。  相似文献   

18.
数字     
《致富之友》2011,(2):10-10
¥248400000000据世界知名信息技术与市场调研公司——弗雷斯特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 Company)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网络用户市场,2009年中国网上消费达到2484亿人民币,比2008年增长了9317%:而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2009年已达到94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275%,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9.
昧千中国     
潘慰,籍贯中国香港,出生于山西省。上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后随父母返港,此后从事食品贸易多年。1995年取得日本品牌“味千拉面”的中国总代理权,并创建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3月30日,昧千(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市公司市值90亿港币,潘慰占51%股份,将近50亿港币。  相似文献   

20.
入世后中国稻谷加工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知己知彼,掌握国内外稻谷生产、消费与加工概况稻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列第2位,是世界上一半人口的主要食粮,是人类23%的热量提供者。1.1世界稻谷年均总产量在5亿6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38%40%亚洲是世界上水稻的主要生产区域,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90%左右,其次是南美洲,约占3.2%,非洲占2.9%,北美洲占1.4%,中美洲和大洋洲合计占2.5%。中国稻谷产量占亚洲的38%左右,南亚占29%左右,东南亚占25%,其它地区约占8%。中国稻谷年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7%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