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国际化是中国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对全球化竞争压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母子知识转移的视角将其外向型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区分为全球整合型、当地回应型、全球学习型和协同共生型4种,并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比较,进一步提出了与中国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状况相适应的创新国际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全球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着力点。经济全球化使得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巨大变化,创新资源所涵盖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已经呈现出全球性流动的态势。在全球竞争新态势和国内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与构成要素是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差础理论与首要环节.依据系统工程的思想,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模型的总体架构,包括内部运行系统与外部支持系统.基于系统结构与创新过程的视角,探讨了内部运行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基于突出关键要素的思想,探讨了外部支持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并剖析了两大系统之间的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并对其涵义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今世界国家间竞争日益激烈,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日益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视角,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类。  相似文献   

5.
全球生产网络为本土企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实现升级提供了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低端锁定”的困境,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是建立基于网络的本土企业升级机制并选择相匹配的升级战略.全球背景下本土企业依赖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网络联结,通过知识转移和技术学习机制不断学习并提升企业能力进而实现升级,这一过程是一个协同演化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本土企业应选择适合的网络嵌入战略和升级学习战略,其关键在于资源、网络与企业升级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企业要充分利用广阔的海外市场、要素资源,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先进技术、研发能力和国际销售渠道,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就要深入  相似文献   

7.
随着加入W/TO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才资源全球化竞争趋势日益明显.入世后,全球市场一体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发展更快.我们应当抓住人才资源竞争的核心,全面创新人才资源全球化竞争策略与管理,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加入W/TO和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才资源全球化竞争趋势日益明显.入世后,全球市场一体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发展更快.我们应当抓住人才资源竞争的核心,全面创新人才资源全球化竞争策略与管理,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原油资源供应形势日趋严峻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石油企业加速开展国际化经营是稳定我国油气资源供应的需要也是迎接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已具备做大国际化经营业务的基础,也在不断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服务、炼化工程合作、国际贸易、完整海外业务产业链构建等业务板块均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海外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进步,中国石油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制定规划、整合平台、融合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等手段推动创新发展,力争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的占有、产生、分配、使用是经济效益创造活动的核心,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创新性劳动。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趋势向纵深发展,知识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知识已成为竞争优势与创新创造的第一要素,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航天企业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自主创新能力系统自身角度分析揭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基于自主创新活动的过程分析识别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接着通过分析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协同机制模型.最后给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之间协同度的评价方法,用以发现制约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与提升的瓶颈,进而帮助企业采取针对性策略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市场导向类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残酷激烈和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何有效进行市场导向战略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文章综述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市场导向行为要素中的顾客导向(Customer orientation)、竞争者导向(Competitior orientation)与功能间的协调(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对技术创新方式的不同影响.文章整合基于资源学说、市场营销理论、企业创新理论等观点,提出不同市场导向行为要素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是不同的,并认为只有结合市场导向行为要素正确地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方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钟殿 《广西电业》2013,(6):64-65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能源资源环境供应趋势与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矛盾将进一步扩大,我国能源企业步入市场、管理、技术等全方位、深层次的实力竞争时代。"在这个能源重塑世界的时代,法律也是生产力。"在近日举行的"能源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培育和提升基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先进制造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性战略和途径.本文通过对中国华为与中国大唐的企业案例研究,探索并总结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支持体系,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指导中国制造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15.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已成为企业进行全球竞争的基本策略和焦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企业改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带来了更多机遇。因此,如何处理好技术跨越和市场需求的关系,成为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中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状况在国力较量和企业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许多企业领导人都认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要素是第一要素、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这个真理。人们也越来越懂得国力的竞争、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石油企业的资本效率和人力效率挖潜空间有限,通过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以及资源要素重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石油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针对石油企业的产业链特点,要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考虑在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和创新驱动两个层次分别采取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在知识经济的世界浪潮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武器。在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也只有不断地自主创新,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动态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复杂多变的超竞争环境下,以环境适应论、产业选择论、资源基础论等为代表的传统战略管理理论正在将企业引入构建静态竞争优势的误区,而只有有效集成顾客价值理论、价值创新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的新型战略管理理论才能真正引导企业构筑基于竞争优势本源--顾客价值创新的动态竞争优势.本文在全面分析传统战略理论的时代缺陷和顾客价值创新的战略价值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动态竞争优势转化模型深入分析顾客价值创新形成动态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并在最后进一步提出企业构建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动态竞争优势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正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但受资金、科技人才、研发平台等资源限制,单个企业或者企业间合作很难在创新方面有实质性突破,亟需一种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团队,而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起来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还可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备受各国关注和青睐。目前,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对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地实现联合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基于此,通过对日本、美国、欧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以期其先进做法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