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会计稳健性、契约论以及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论述,以契约为基础将会计稳健性和企业价值联系起来,探讨了契约效率假说和管理控制假说下的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动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昀 《财会月刊》2005,(10):19-20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一般概述 会计业务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使得会计在计量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估计与判断,而经济环境又是复杂且难以预测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可能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具体业务都制定出确切的处理方法与程序,仅能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因此可以说,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同时,依照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复杂契约关系的连接点,会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为企业各类契约的订立与执行提供相应的数据,以界定契约关系。企业的经理人员利用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来改变契约中的会计数字,以协调与契约各方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3.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之一,基于债务契约视角,本文系统地评述了会计稳健性与债务契约的关系,包括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债务契约解释以及会计稳健性在债务契约中的经济后果,并指出了会计稳健性与债务契约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契约理论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企业的代理契约、债务契约和社会契约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契约理论的角度,指出正是由于会计数据的运用及会计政策的契约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5.
契约理论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企业的代理契约、债务契约和社会契约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契约理论的角度,指出正是由于会计数据的运用及会计政策的契约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企业契约包括会计契约与使用会计契约的两类经济契约(要素交易契约和管理契约),其中会计契约是一组关于会计信息生产及其成果的契约。两类经济契约的履行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会计契约的履行就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会计契约与企业经济契约的互动和耦合关系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两类经济契约和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会计剩余控制权——企业对会计信息生产的决策权。会计职业判断就是行使会计剩余控制权的一种会计行为:会计信息生产者基于契约有用性目标,为如实反映两类经济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做出会计决策。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企业内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核心是治理会计职业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松 《现代管理科学》2005,59(8):107-109
协调经理和股东、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降低相应的代理成本,是企业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融资契约治理属性的理论述评,运用契约理论,剖析了股权融资契约和债务融资契约的内在治理属性,并阐明了股东和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代理关系与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报酬契约在研究报酬契约与赢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首先会想到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报酬契约,也还会想到会计的报告盈利在签订、履行和评价报酬契约时所发挥的作用。詹森和麦克林最早为企业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契约建立了模型。他们认为,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契约是一种代理关系。所谓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若干个委托人聘用其他人员<即代理人)代表他们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契约关系,其中包括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在股东与经理人员的契约中,股东是委托人,经理人员为代理人,在现实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企业的契约安排入手,论述了会计契约与要素契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会计诚信在企业契约履行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企业的契约安排入手,论述了会计契约与要素契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会计诚信在企业契约履行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郑双 《现代企业》2011,(10):70-71
稳健性作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原则,一直影响着会计实务,并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Watts(2003)认为会计稳健性是一种有效的债务契约机制和治理机制,可以用它来解决由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对称收益所引起的代理问题。银行业在我国金融部门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企业集团财权配置集中程度:一个理论分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财权配置的缘起和目标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殊契约(周其仁,1996)。企业契约包含了不同维度、数量众多的子契约束,其中,非人力资本的出资者(股东)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者(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契约最为普遍。企业集团是一个多重代理契约的耦合的组织制度。母公司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第一层次的法人投资者和子公司的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契约在企业集团多重代理契约束中处于主导地位。由于缔约方的有限理性、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成本限制,母子公司间的代理契约是不完备的,其结果是,代理契约的履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代理双方冲突—协调—再冲…  相似文献   

13.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会计稳健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损失函数的不对称包括契约性的和非契约性的。遭受损失的契约方会向管理当局和非契约方寻求帮助以降低其损失,准则制定机构和法律制定机构会分别制定更加稳健的会计准则以及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处于信息劣势方不发生损失或者降低损失程度。准则以及各项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从而产生了会计稳健性。  相似文献   

14.
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理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在企业契约中的作用、会计政策选择的必然性及会计政策选择与企业契约的交互作用,指出会计政策选择是契约不完备的必然结果,会计政策选择降低契约监督成本是通过与企业各种契约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最后,对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背景进行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上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契约安排。本文从契约理论出发,分别就管理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和社会契约等方面,对企业的若干内外部契约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道德风险的存在、债务契约的有限性以及社会契约成本对管理层的影响,使得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中必须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最大化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不完全契约理论出发,认为契约的不完全性会导致事前的完全契约失效,当事人在面临被“敲竹杠”的风险时会做出无效率的专用性投资,而解决这一无效率的专用性投资的根本途径就是人力资本参与公司的财务治理。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构成,契约的重要特征就是公平和公允,公允价值的本质就是企业契约各方公平公正的利益关系的均衡。公允价值是为协调契约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契约各方的交易费用而产生的必然产物。由于现实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矛盾冲突以及会计契约的不完备性,公允价值的计量必然产生经济后果。因此,应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规范公司治理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减少企业管理层在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相似文献   

18.
周密 《企业导报》2011,(2):124-125
以契约理论对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了分析,认为契约的不完全性,是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根源,基于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对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安排进行了分析。以股票期权为例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常安 《民营科技》2011,(11):79-79,223
运用企业契约理论对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明确了企业契约、会计契约和会计政策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会计政策选择权是会计剩余控制权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这里认为西方关于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契约在我国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契约动因值得研究。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上述契约动因的深入研究和实证验证更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博弈。在对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模型化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一个不完全契约以实现股东期望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