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研究》2008,(5):1
一要明确方向.中共福建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对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出新要求,作出了建设"两个先行区"决策部署.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提出了"四求先行"的实践方向,这次我们在全国"两会"审议讨论过程中,对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提出了立足海西求先行、促进"三通"求先行、密切合作求先行、着力共赢求先行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福建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贡献。“两个先行区”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一个全新平台,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快转变民营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 《发展研究》2008,(4):47-49
当前,中央进一步明确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两个先行区"的战略部署,同时,省委卢展工书记强调"海西求先行,泉州要走前列",黄小晶省长也要求"泉州要继续发挥支撑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展研究》2007,(12):1-1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认真落实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进一步发挥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构建扩大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发展研究》2008,(2):1-1
今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年.去年召开的省委八届三次全会,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明确了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6.
金融组织创新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题中之义。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组织创新的背景,探讨了金融组织创新的路径,提出了当前福建金融组织创新的重点,旨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业发展,破解资金制约瓶颈,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侯晓燕 《时代经贸》2011,(16):184-185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平潭要最终建成具有六大区域功能的综合经济区,需要考虑整体税制的配套安排。建立一整套符合经济先行区发展需要的包括商品劳务税、所得税、关税及相关的杂税体系在内的完整的税收制度,将为平潭经济先行区的建设开辟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经济先行区的经贸发展,进而带动整个海西经济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在全面深入地推进,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福建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建设两个"先行区",即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这为龙海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难得机遇、赋予了强大动力.龙海作为全省台商投资密集区、台胞的重要祖籍地、对台的前沿阵地,在推进对台合作交流中,有着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人同宗、神同源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2007年,福建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四个关键"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保持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电子信息集团将于2008年7月底联合举办“海西先行”高层论坛,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省直部门领导、企业家和周边省市政策咨询研究机构领导共同探讨“海西先行”的理论依据、现实基础、有效途径和对策措施,进一步加深对“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重要性、关键性、规律性的认识,集思广益,集聚合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顺应科学发展的大势,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趋势,中共福建省委提出要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两个先行区建设的提出,是福建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发挥福建优势,实现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具体实践,是对海两战略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不容辞肩负着大泉州工业企业大泉州窗口、示范的历史使命.如何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的大局;如何围绕构建"创新型开发区"整体目标,打造经济增长区、产业创新区、台资密集区和改革先行区;如何在更高层面上促进开发区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命题,也是如何在务虚中求实,在探索中求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严峻挑战,合力抗击历史罕见的重大自然灾害,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形势、趋势、态势和气势。全省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人均水平超过4000美元,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改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保持安定稳定,海西先行的效应进一步显现。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叉陕发展紧密呼应的是,本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重在持续、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今天,加强两岸特别是闽台文化交流,对建设和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环海峡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试以分析闽台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活动为基点,探讨了闽台客家文化交流先行先试的主要对策,提出了加强闽台客家文化交流的保障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闽台两岸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拓展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的新思路、新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南安市党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四求先行"实践方向、"四个关键"实践要求和泉州市委"好字当头、先行先试"主线,围绕"振兴南安形象、走在全省前列"的定向、定位、座标要求,举世上下,主动呼应,服务领先,扎实推进,沿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发展大局,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奋发图强,顽强拼搏,喜创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实现"开门红".1-5月份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5.4亿元,比增14.5%,财政总收入12.5亿元,比增27.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8亿元,比增29.9%.  相似文献   

17.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龙岩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具体要求;是充分发挥龙岩在海西建设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海峡西岸经济区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娱 《技术经济》2009,28(3):17-21
本文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情况;依据现代新增长理论,对海峡西岸经济区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产业结构已实现由"二、一、三"向"二、三、一"跨越,工业主导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最后,提出建议: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快创建协调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新的构想.本文主要从产业的角度,利用产业集聚概念解读了如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问题,其中着重论述了其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发展研究》2008,(1):16-18
2007年,福建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整体国民经济呈现"增长持续、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2008年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将各项具体任务分解细化落到实处,实现福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