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上海农村经济》2021,(1)
枫泾镇在“四治五建”社区治理工作法背景下,为进一步探索提升枫泾创新社会治理水平和质量,重点打造“两约三会六平台”,以小切口大抓手,推动“四治-体化”建设。“两约”:村级层面,完善村规民约和宅基公约;居层面,完善居民公约和楼道公约。以此规范和约束村(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三会”:以乡风文明德治为重点,建立村(居)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三大议事机制。“六平台”:以“党建+治理”的理念,积极构建立体化、网格化、多层级的社区治理功能体系。依托党群服务站点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深入推进网格化党建,打造社区学习教育、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矛盾调解、文体服务、协商议事等六大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4.
5.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以扬州四大历史街区为例,在对四大历史街区旅游资源和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归纳法、实地考察等方法就如何最大程度的展现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扬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价值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那日,有着明媚的日光,为着寻访山西历史文化名镇碛口,我们的越野车赶赴着吕梁山的重重叠叠,弯弯拐拐,经过一路持续的颠簸,一路回避山中路境不时出现的坑洼,终于来到了临县城南五十公里处,吕梁山中的黄河边。碛口古镇,这个有着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美誉的壮丽图景就在眼前了。座落于黄河边的碛口镇,相邻的是古渡口,这个古渡口就在山西省临县的边缘处。总有人问:碛口,这是个什么字啊?这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章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归纳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模式现状,对村落旅游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其他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借鉴。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基础是当地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过程中经营模式的选择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遗产地其他村落而言,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核心村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这是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该文通过搜集筛选出分布在91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47个,对这47个村落旅游经营模式进行归类,分析其旅游经营模式的现状。并从中选取3个典型案例村进行分析,通过对案例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发展过程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结果]目前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经营模式主要以村民自主经营和政府投资经营模式为主。遗产地旅游旅游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地村民的参与,但村落经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且在资金、参与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结论]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过程中应该注意资金和专业化管理的合理引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反季节栽培出现在秦始皇时代。秦始皇在位时的一年冬季,曾在今西安附近的骊山阬谷中种植瓜果,并且获得了收成。当年是如何进行反季节栽培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骊山附近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著名的游览胜地华清池就是其中的一处。利用温泉形成的小气候进行冬季瓜呆、蔬菜栽培是很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10.
<正>在河南洛阳,说到六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能鲜为人知,但提起白居易的六班茶那可是大名鼎鼎。人们都知道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是一位忧国爱民的贤吏,却很少有人知晓他同时也是一个析酒别茶的圣手。白居易少年聪慧,才华照人,十年之间,三登科第,饮誉朝野。他忧世济民,为民请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做。他的诗歌取材广泛,深入基层,意到笔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海内外,一千多年来久盛不衰。在当代, 相似文献
11.
12.
金山区枫泾镇是国家建设部、文物总局批准命名的上海市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处沪浙交界,是上海市西南门户.镇域面积91.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多人,现辖2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近年来,枫泾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建设和管理,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11月16日上午,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竹产业协会、浙江省林业厅共同主办,余杭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杭州竹笋节开幕式在浙江彭公竹制品市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上古——夏商西周春秋时代,总是一个充满神秘而令人着迷的时代,那时的社会状况、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等,由于历史记载的简略、甲骨文的令人费解、青铜铭文的不多、上古传说的不十分可信等,似乎总是难于解读清楚。两千多年来,中国不知有多少学者耗费了大量的心智与精力去考证、去研究、去解读那样一个时代,研究成果已汗牛充栋,然而,似乎总是研究得不够,总是还有许多历史的内蕴未解读清楚。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江山市在建设幸福江山过程中,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突出打造村歌文化,使唱村歌逐渐成为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成为晒幸福、展梦想、聚民心的文化载体,形成了独特的村歌文化现象。目前,全市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拥有自己的村歌,总数达到110余首,作品累计荣获国家、省级荣誉20多项,其中《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碗窑美》、《千年清漾》连续3年分别入选全国村歌十大金曲,2012年村歌《好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