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程 《新财经》2009,(3):16-19
褚时健,可称得上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具争议”的商界人物。 他曾是全国最红的企业家,也是当年最大的贪污犯;他曾有过无比的威望和荣耀,后来却成了阶下囚。他曾创造了国企高速成长的“云烟奇迹”,出事后又引出国企高管“59岁现象”和国企领导的激励机制的话题。他作为一个企业家,所享有的荣誉难有人与其匹敌;他成为一个贪污犯,获得的无数同情同样也是前所未有。他风光时,无数人想方设法要接近他;他“落马”后,依然有很多人不远千里前往云南寻找他、拜访他。  相似文献   

2.
作为留日学生,他曾呼吁慈禧太后退位,主张中国变法维新,因而被称为不怕死的四川人;作为民盟领导人,他曾以坚定的民主信念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因而成为共产党的好朋友;作为国家副主席,他为新中国建设鞠躬尽瘁,因而成为毛泽东眼中“与日俱进”的“表老”。  相似文献   

3.
在海南省文昌市,他曾被褒扬为“百年一遇好县官”;他曾经说过:“文昌人民选我当书记是文昌人民的福气,文昌人民不选我当书记是我的福气。”但是,19个塞满现金的密码箱,却将所有的“福气”冲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4.
晏建怀 《老区建设》2013,(17):60-62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次被贬,与同僚发生过冲突,甚至他的朋友、同窗、老师对他也颇多苛评。他的仕途推荐人、宰相晏殊就曾责备他“好奇邀名”;另一位宰相吕夷简也说他“务名无实”。但是,在他死后,南宋朱熹评论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明代方孝孺说他“时屯道难合,谤息名愈全”。  相似文献   

5.
吴建民说,他和世博有三种缘:儿时缘,他在儿时常去嬉戏玩耍的地方就举办过中国的第一次“世博会”;申办缘,他曾被吴仪称为上海世博会申办的“前线总指挥”;主席缘,他是担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6.
吴建民说,他和世博有三种缘:儿时缘,他在儿时常去嬉戏玩耍的地方就举办过中国的第一次“世博会”;申办缘,他曾被吴仪称为上海世博会申办的“前线总指挥”;主席缘,他是担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7.
熊怡 《今日重庆》2012,(5):52-53
他曾是留学生,请英国市长舞起了中国重庆的“铜梁龙”;他是28岁的终身教职和“英国首相计划”奖励获得者,首次将“中英创业导向项目”引入中国西部,他也是2012伦敦奥运会惟一的华人学者火炬手——重庆小伙子熊榆。  相似文献   

8.
他,并非出身大富之家,却致力于慈善事业30年而不倦。有“华人狮子会运动之父”之称;他,以一己之力在中国大陆推广“视力第一·中国行动”,让520万人重见光明;他,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和江泽民、朱镕基等人的亲切接见,其人生轨迹极具传奇色彩;他,就是将于今年7月成为国际狮子会总会会长的香港人谭荣根。  相似文献   

9.
陈璇  沛毅 《发展》2000,(8):43-44
陈芳乎,在甘肃省证券界当属活跃人物,他的许多创新之举为业界所称道:他第一个在公开媒体上做股证;第一个开通投资咨询热线;第一个在证券经营机构设立投资顾问工作室……,正是在于这许许多多的“第一”,甘肃电视台曾为他拍摄了一个专题片一“股市弄潮儿”。本刊对陈芳平先生的专访报道正处于他调整“业务方向”之际,但我们还是想追踪他的发展足迹,并期望像他这样的“弄潮儿”永立潮头。  相似文献   

10.
曾应明,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沙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全国“德艺双馨”民间艺术家、湖南龙腾工艺服饰有限公司及星沙湘绣城总经理。 他痴迷湘绣,为拯救湘绣、振兴湘绣奔走呼号。经过长期的理论积淀和对湘绣品市场的调研,他提出了“民间工艺必须走大众化的道路”的新观点;湘绣“中遗”,他力推湘绣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传承,他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在抢救中研究,在研究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生产,在生产中传承”的新理论;他有一个愿望:搜集整理失传的湘绣传统针法针谱成书,实现湘绣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永续传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相传,宋朝金溪地方出了个神童名叫仲永,五岁就能做诗,“文理可观,邑人奇之”,有人甚至出钱求他写诗。他的父亲以为这是生财之道,成天让他作诗卖钱,拉他到处卖弄才能,因而失之深造,昔时的“佼佼者”,竟渐渐“泯然众人矣”。王安石曾因此作《伤仲永》一诗以叹之。好一个“伤”字,引起后世为之感叹与深思。造成神童仲永智力日衰、知识渐乏的主谋是他的生身父亲。是他父亲“一切向钱看”,误了仲永之学业和前程;是他父亲,把一个本该继续接受教育的知识少年,过早推上社会,使一朵花之蓓蕾失去应有的清香。好在那个年代法不健全,否…  相似文献   

12.
方琳 《宁波通讯》2009,(7):56-57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俄国作家果戈理曾经如是说过。可能很多人没听过这段话,他可能也不例外,但从1996年开始至今,这十多年间,他却一直是果戈理这段话的忠实的履行者和坚定的实践者;他曾荣获宁波市第五届十大优秀青年、首届宁波志愿服务之星、  相似文献   

13.
《半月谈》杂志曾刊登了“刁民”张显元的访谈。这位“刁民”的“刁”事,全是为了维护被侵害的村民利益。他不仅敢跟干部们理论,还为了讨说法穷追不舍到镇里去。为了帮村民们要求退耕还林惠民政策的落实,他“把镇政府的门槛儿都磨破了”,还找县长,找媒体,不讨个说法不罢休。他向记者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就是要跟坑农干部对着干!对“刁民”的称呼,他也不在意,他认为自己一不偷,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是“大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农业部副部长等职的洪绂曾,几乎一辈子都在与“农”打交道。在他的身上,既有学式的睿智、从容,也有农民般的朴实、执。他有不少有关农业问题的“名言”,既中肯深刻,又通俗易懂。比如,谈耕地保护,他说“不能砸了子孙饭碗”;说草业发展,他呼吁“不能鄙视小草、看不起小草”!对中央提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他亦有着比常人更深一层的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米七的块头,配上两道剑眉、一双虎眼,真有几份不怒自威的军人气质。这位威严的男子汉便是局长向朝晖,外号“常胜将军”。一名普普通通的。商局长缘何得赐“常胜将军”美誉?带着追根探究的心理,我走访了局长,才明白了“个中三昧”:今年45岁的向朝晖曾在部队摸爬滚打了20个春秋,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一直干到副团长。他一路凯歌──“队列尖子”、“投弹能手”、“射击标兵”什么荣誉都得过;“标兵班”、“尖刀排”。“模范连”、“样板营”、“独立团”啥子部队都带过。转业时,上级发给他的“嘉奖令”、“荣誉证”、“功…  相似文献   

16.
《民营视界》2009,(3):34-36
曾宣称“航空业不赚钱都难”的商界“怪才”兰世立最终发现,他无法玩转这个高投入、高风险却低回报的产业。在贸然闯入民航业3年之后,他勉力维持的民营东星航空公司,连同他充满戏剧性的商业生涯,一起走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17.
滇池治理面临三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西部大开发》2006,(10):38-42
诗人于坚曾说,“我们活着,而滇池已经死去”;他还说,“滇池十年前就死了”。其实没有人愿意承认滇池已经死了,母亲湖是不该死的!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存世的理由,就是为了治理近30年来突然呈现衰败之势的滇池。滇管局宣教处赵鸿虬先生透露:“滇池综合治理自1993年开始以来,已累计投资45.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他曾经是位包工头,却因建筑商欠钱不给,被迫走上了维权的道路;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凭借自身的钻研,为自己赢得了第一场官司;他的自信心告诉他,一定要为农民工讨回血汗钱,而他却不是一名律师:他的维权之路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2004年度陕西十大法治人物”;他的“孙武胜维权工作室”,如今成为进城务工人员普法教育的“宣传基地”。  相似文献   

19.
昔日他是“含着金钥匙出世”的“名门公子”,曾在祖业岌岌可危时力挽狂澜;如今他是澳门人众望所归的新特首,带领澳人迎接灿烂明天。11月20日,在秋风送爽的番禹石楼镇,一桩吉祥喜庆的“回归”盛事,将澳门特首何厚体和他的母亲、太太及何氏家眷们一道邀来了家乡。在回归大典紧锣密鼓之日,何厚体百忙匆碌中还是“见缝插针”地踏足乡土,拜会亲人。为的是不辜负家乡父老对他绵长无尽的深情厚爱。为纪念澳门回归,积年月累为番禹故乡经济建设及民众福利做出过巨大奉献的何氏家族,石楼镇岳溪乡民们在岳潭渡畔建造了一个‘问归公园”,诚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08,(4):16-16
说起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宏塔,那真是故事多多,不仅仅因为他的祖父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父亲是安徽省委原第一书记、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李葆华;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曾被人“举报”出来的清官、好官;更是因为他身上具有的那种强烈的平民意识,以及对民生、对老区的深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