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是广大民众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下,越来越多网民依靠网络获取此类事件信息,网络舆情在推动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文章分析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存在问题,从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法律法规和组织体系、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分类监测制度、预警分级机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四个角度提出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策略,以期为避免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出现、保证社会的相对稳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邓洪燕 《中国报业》2023,(22):174-175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得网络信息呈现群体性传播,容易引发校园网络舆情危机,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展开分析,阐述了当前学校实施舆情管理的现状及不足,针对性地提出建立预警机制和舆情监管制度,保障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性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虚拟社会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虚拟关系管理中,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是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影响广、情绪化、突发性等独特特征。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监控与引导,需要收集舆情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了解舆情的产生及演化机制并进行安全预警与引导。  相似文献   

4.
申振荣 《商》2013,(14):387-387
石油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织之一,企业形象是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体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在公众舆情表达发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网络舆情的现状,探讨石油企业做好网络舆情的对策,即做好顶层设计,积聚发展"正能量";构筑预警机制,掌握舆论"风向标";应对网络舆情,赢取话语"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舆情一直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难点工作。本文结合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关系,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对医学类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并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特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4种应对策略:更新舆情工作理念,强化高校网络舆情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实时网络舆情监测,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预警分析机制;加强舆情队伍建设,打造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队伍;拓宽合理反馈渠道,规范高校网络舆情的解决路径,以期为高校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信息传播的预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甄珍  池卫东  刘立红 《中国市场》2010,(40):132-133
有效的信息预警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信息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的信息预警机制强调信息预警意识的树立,主张建立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管理机构,搞好信息传播预案的制定,建立信息监控反馈体系,进行舆情动态跟踪分析,搞好预警信息社会传播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7.
网络在高校的普及性和受众性不言而喻,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的重要场所,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将有效地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一是整合资源,建设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一体的舆论新机制;二是优化体制关系,建设预研预测预警预案应对一条龙的长机制;三是标本兼治,建设网上治理与网下解决有机结合的大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互联网迅猛发展,日益成为公共信息集散地。从早期的网络论坛、即时传讯、电子邮件到新时期的播客、播客、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衍生的各种新媒体,为公众传播信息发表言论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媒介渠道,同时也造成了网络舆情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对高校应急管理产生了影响。网络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可能引发高校群体事件,危及校园安全,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重视高校网络舆情问题,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机制,是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帮助大学生理性选择个人言论和行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要想从容应对网络舆情,必须制定一份比较详尽适用的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制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必须紧扣网络舆情的特点,抓住网络舆情指向.充分运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工具,形成上下一致、部门协调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期间,网络舆情常常面临谣言成本低、证伪不及时、溯源成本高、举证难度大的困局。为了应对这一网络舆情治理困局,本文从"区块链+网络舆情治理"视角出发,试图通过构建可信的、有约束力的舆情上链存证机制形成对虚假网络信息的技术震慑。本文引入随机Petri网的理论,构建区块链舆情存证系统模型,并通过仿真模拟对该模型的平衡状态与效能演变规律进行检验,从最佳优化环节、最佳增效尺度与系统自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加深学界与业界对区块链舆情存证系统的理解,为我国应用区块链技术改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月 《中国市场》2015,(11):203-204
本文从当今社会网络背景出发,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行定义,总结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速度迅速、传播内容易产生偏差、传播内容的突发性三个特征。从影响高校突发性事件舆情的智力引导因素和非智力引导因素两个大方面进行分析,最终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重视网络舆情研判、强化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正确引导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网络舆情的动态传播演化过程与遗传算法中遗传操作的相似性,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动态传播演化的循环渐进分析,详细阐述了网络舆情的形成、舆情观点的交融、舆情主题的变异及舆情关注点的获得过程。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在网络舆情传播演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对此提出政府舆情监管部门的应对措施,为舆情管理者更好地开展网络舆情监管调控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旅游目的地网络形象预警是通过对影响旅游目的形象的网络舆情变化动态进行监测,对可能产生的危机走向、规模进行判断,及时向旅游目的地政府或企业发出预警信号使其提前采取预控对策.利用互联网中抓取的网络文本,构建了"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目的地网络形象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建立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旅游目的地网络形象预警理论模型,为进一步构建预警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5):185-186
网络舆情是继互联网产生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他对人们的思想和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就网络舆对高职生思想教育现状的影响展开分析,就网络舆情有效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并从有效机制的构建和运行,并从网络伦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建设视角下展开网络舆情的高职生思想教育有效性机制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最为亲密的“伙伴”,随着网络进驻大学生的生活,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研究日益成社会学、传播学、政治思想教育学关注的焦点.高校网络舆情内容日益复杂化、传播日益迅速化,面临舆情失控的存在的隐藏危险,真正做到深入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逐步构建起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把握校园网络舆情的话语权,对于合理引导舆情为管理者服务,促进高校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1)
网络舆情的发生离不开互联网络的传播,其中的网络媒体对于网络舆情的形成的集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尝试以此为突破口,解读在突发事件背景下,网络媒体对于网络舆情的传播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普及各个领域。网络不仅是一种向外界发布最新信息的渠道,也是人们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而人们在这一平台上发表意见时,就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那么网络舆情的管理也应备受重视。在网络使用人群中,大学生居多,为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更加便捷和迅速,通过对海南部分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解海南高校学生网络使用特点、网络舆情的参与、辨析和态度等情况,试图为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雷凯 《中国报业》2020,(2):92-9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当前网络舆情治理也产生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大数据时代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治理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治理现状,提出治理机制的构建方式,以期为大数据时代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