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动能的同时,也悄然助长了数字鸿沟与权力失衡,从而引发新的治理风险。本文在数字技术应用具有“双刃剑”效应的分析框架之下,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高管薪酬制定这一重要治理实践的影响,发现了治理风险效应的证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高管薪酬契约呈现出“重奖轻罚”的非对称性特征,表现为高管因企业业绩差而降薪的程度减小。这是因为,数字化转型增加了企业内外的信息落差并促使企业控制权向智力资本转移,导致股东难以辨别企业经营不善的原因,同时高管可凭借更多的话语权为自己卸责,避免受到薪酬惩罚,使得高管薪酬与业绩“脱钩”。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后期,最终会以损害企业未来发展为代价。  相似文献   

2.
将我国转型时期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治理相结合,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经营环境对高管薪酬之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营环境越好,高管薪酬越高;企业经营环境对于高管薪酬之于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回归结果表明,经营环境对民营企业高管薪酬之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抑制作用比国有企业更强;另外,经营环境对保护性行业高管薪酬之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明显小于竞争性行业。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不仅为宏观经营环境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薪酬契约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管在企业的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来研究高管薪酬和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对高管薪酬和公司业绩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呈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越高,公司的业绩越好;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呈显著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业绩呈负相关,股权制衡度削弱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增强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医药、生物制品行业高管年度薪酬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基于经验分析,本文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我国192家高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其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无显著相关性,与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非公有制控制的公司高管薪酬高于公有制控制的公司,而股权激励比例偏低,高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机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建议提高高管薪酬水平,完善薪酬结构,积极加大股权激励力度,逐步降低国有持股比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董事会治理结构的角度,选取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机构对高管薪酬及绩效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本文中将采用熵权法计算出上市银行的综合绩效来作为绩效指标,然后运用EVIEWS6.0软件对所设方程进行回归,检验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对高管薪酬有正相关作用,对薪酬—绩效敏感性有负相关作用;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任对高管薪酬有负相关作用,对薪酬—绩效敏感性有正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7.
成本费用粘性是成本领域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当代学者对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粘性的成因、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方面,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从影响成本费用粘性的管理层机会主义因素出发,站在高管薪酬激励降低代理成本,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的角度,说明高管薪酬在水平、结构、溢价、差距等方面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丰富成本费用粘性在管理层机会主义方面的研究,并为企业制定合理的高管薪酬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高管薪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且颇具争议的话题,也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政策制定者及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回顾近些年来国内外高管薪酬激励的研究现状,对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现有研究的成果及不足,并探索日后高管薪酬激励研究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古有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有政府限薪令(《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2014)。可见,财富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国家、社会安定,影响企业价值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同观点,自2014年中央政府推进薪酬改革政策以来,2015年由中央直接任命的企业负责人(职业经理人除外)年薪立刻下降,最高薪酬跌幅达68%。那么,在我国国企和民营企业中高管薪酬和普通员工薪酬是否影响企业价值,两者差距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如何,及其作用机制是什么,文章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国峰 《特区经济》2011,(4):125-126
合理的薪酬方案能实现有效地激励上市银行高管,其薪酬方案由银行董事会制定,与上市银行治理结构息息相关。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与国家股的比例、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人数以及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成正比;而与法人股的比重成反比;至于监管代理机构的规模则基本没影响。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些约束与控制性因素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超群 《特区经济》2011,(1):136-137
选取截至2008年底的107家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民营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民营上市公司产业多元化、企业绩效和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了赫芬达尔指数法对产业多元化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对其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和公司资产规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民营上市公司产业多元化与高管薪酬的正相关关系并没得到实证支持;产业多元化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也不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对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改革提供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刘伟东  佘溪水 《科学决策》2023,(11):140-155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7 年-2021 年上市公司样本,在使用PSM+DID 有效控制机构选股偏好引致的内生性前提下,检验了机构持股、机构持股结构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确实能够显著抑制高管薪酬操纵并提升上市公司高管薪酬- 业绩敏感性,但这一作用需要机构持股相对集中才能实现,机构持股集中度成为机构投资者影响高管薪酬的调节变量。同时机构持股对高管业绩- 薪酬敏感性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在公司业绩下滑区间薪酬影响更为强烈。此外,机构持股的薪酬影响实现,主要是通过管理层限权而实现,在高管理层权力样本组中,机构持股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被大大削弱。  相似文献   

13.
刘哲  葛玉辉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93-96
文章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以及各公司公布年报的基本数据为依据,并以“真空高管薪酬”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应完善公司高管薪酬结构,以提高公司高管薪酬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会计稳健性是短期债务契约的重要需求。文章通过考察不同高管薪酬激励形式对会计稳健性和债务期限的影响,来研究高管薪酬激励给债权人带来的经济外部性。研究发现,高管现金薪酬越大,会计稳健性越低,会导致公司短期债务比例越小,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会降低,故高现金薪酬的经济外部性较小;高管持股越多,会计稳健性越低,会导致公司短期借款比例越大,从而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会更大,因而高管持股的经济外部性较大。文章还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债务违约概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存、交互影响的关系.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低劣的会计信息反过来又制约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除了完善有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外,应当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从博弈论角度看我国的会计造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会计造假主体即企业管理人员等惩罚不严是会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设计一种有效的惩罚制度。本文拟从博弈论角度以及引用挤公共汽车的现象来寻求治理会计造假的方法,本文认为会计造假也是各企业经理人员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 compensation in high-technology firms in the S&P 500. The total short- and long-term CEO compensation in high-technology was compared with other industrial sectors from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codes and tested in terms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ExecuComp database was used to find the variables and to create a sample of firms between 2004 and 2010. Important corporate performance variables are used in this work, such as assets, employees, sales, net income, and earnings per share (EPS), as reported by the firms for each year. A panel data GLS with a fixed effect model for time is estimated that describes total compensation for the period between 2004 and 2010. The result was aligned with the theory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s to address agency problems and to examine CEO pay-for-performanc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 that the performance is determined for the total CEO compensation for short- and long-term periods and to examine whether the total remunergttion paid to CEOs in high-technology firms in the S&P 500 is related to corporate finance. This work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ns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high-technology firms.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tech firms tend to use more sophisticate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to determine CEO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沪深两市中83家物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物流业的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高管激励里面最主要的两种方式薪酬激励及股权激励,选取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作为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对高管激励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企业高管年度报酬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然而高管股权与企业绩效并没有表现出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我国物流业的高管激励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同时也为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上市金融企业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金融企业高管薪酬与绩效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金融企业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高管的固定薪酬在整体薪酬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并且相对稳定,其整体薪酬受到市场绩效指标影响的程度比财务绩效指标的程度高。这说明我国上市金融企业薪酬结构设计存在基本薪酬过于稳定且在整体薪酬中占比较高;薪酬设计缺乏弹性;对高管的薪酬激励主要以短期为主,缺乏与绩效挂钩的中长期激励等问题。须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上市金融企业高管薪酬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