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1992~2009年中国家禽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强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国际市场需求、出口结构和出口竞争力对中国家禽品出口波动的作用程度不尽相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是主导中国家禽品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家禽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以及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中国家禽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将是普京总统发展俄罗斯经济的重要着力点,本文以中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探讨导致中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对俄罗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在2004-2007年主要来自于结构效应和交叉效应,在2008-2010年主要是来自于竞争力效应.与中国的情况不同,前后两期俄罗斯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都主要来自于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3.
程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186-189
中国与东盟的一些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存在剧烈竞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的计算结果显示,2004—2009年,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竞争的主要产品有三类,它们的2位数HS编码分别为84、85和90。与东盟同类产品相比,目前中国第85章产品的竞争力在不断上升,并有超越东盟之势;第84章产品的竞争力较为明显;第90章产品则处于竞争劣势。因此,应该继续强化优势,着力加强对弱势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出口。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国企业产品出口和出口信息的状况,帮助对外经贸企业掌握市场动向,扩展信息渠道,不断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社会系统分析中心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共同组成了“中国企业产品出口信息渠道课题组”,对中国企业的产品生产、产品出口及产品出口信息的获取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在了解一般情况和广泛的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本课题组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运用产品相似性指数和市场相似性指数,分析中国与德国、美国、瑞典、芬兰和加拿大等纸产品主要出口国的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和德国是中国纸产品出口的最主要竞争对手;中国与纸产品主要出口国的纸产品贸易竞争关系以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为主,出口市场的竞争强度较小,但中国纸产品出口面临的出口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表现,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决定了贸易产品的结构优化,决定了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近年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提升,结构优化,出口额占比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7.
略论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贸易指标测算了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分析了中国水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出口前景。研究表明:中国水产品在日本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渗透率超过其他水产品出口国;中国水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区域显示比较优势较显著;中国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较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芯  林琼慧 《经济师》2013,(5):178-179,181
近年来,浙江省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且不少省外务工人员也纷纷选择落户浙江的中小企业打工。因此,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使得浙江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但从当前国际环境来看,由于浙江产品素来以"低价"著称,使得进口国相同领域的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外国政府以"保护本国企业"为由,对浙江劳动密集型产品采取大量反倾销措施,使浙江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出口风险。文章对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研究新形势对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提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评价,大多数指标显示浙江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不强。最后提出了提升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若干建议,如政府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轴承产品出口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本文分析我国轴承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和出口经营主体结构的特征与演变规律。我国轴承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总体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禀赋和比较优势特征;东部地区是轴承产品出口的主要区域;轴承产品出口市场比较集中;轴承产品贸易的市场化程度在显著提高,但国有企业出口比重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1.
张诗高 《经济师》2004,(9):80-82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通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来反映 ,衡量它的显示性指标包括绝对竞争优势指标和比较优势指标 ,文章构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指数 )的指标体系衡量了 2 0个世界通信产品主要出口国家通信设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排名。分别从贸易竞争指数 (TC指数 )、主要贸易产品价格比指数、产业加工增值率等三个角度对中国通信设备产品出口进行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与增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郭恒  孙蕾 《经济与管理》2010,24(2):31-35
中国是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和出口大国。日本作为中国蔬菜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对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影响重大。近些年来,由于中国蔬菜在生产、出口方面的整体竞争力不高、信息渠道不畅,加之日本蔬菜市场瞬息万变、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等因素,中国蔬菜产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竞争态势。为促进中日两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应积极实施蔬菜标准化工程,推进中国标准向国际通用标准靠拢;强化公共信息的服务与交流,注重政府高层的沟通和政治博弈;密切关注中国蔬菜产品在日本市场的技术贸易壁垒动态,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0-2009年的中国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及目前我国经济实际运行的状况,本文认为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应该主要依靠公开市场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应密切关注资产价格,侧重引导市场预期;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赵香雪 《生产力研究》2021,(6):25-28,112
经济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主要取决于该国是否占据科技这一制高点.文章使用TC指数、RCA指数以及CA指数分析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发现日本竞争力最强,韩国次之,中国最弱,对于核心技术产品的进口需求仍然远大于日韩两国.其次使用1997—2018年中国的数据分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余军 《发展研究》2012,(10):67-70
美国作为全球文化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文化强势地位的取得集合了政策、外交、商业、技术和资本等多种因素,是值得全方位分析和学习的对象。日本和韩国同为我国的邻国,前者因"动漫"行业的成就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后者在短期内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输出同样有可以为我借鉴之处。本报告通过政府管理、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等视角分析比较了三国在文化产品出口方面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归纳了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常吉波 《经济视角》2013,(12):48-49,30
本文首先介绍了山东省产品出口现状,然后计算山东省主要出口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通过分析山东省产品出口竞争力,发现制约山东省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山东省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纺织品贸易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遏制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早在中国入世谈判期间,美国与欧盟就主张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条款强加于中国.该条款规定,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在2008年12月31日前可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实施特别保障措施.去年,美欧对中国纺织品发起的特保争端就是以第242条款为依据.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十五条、第十六条也为进口国借助反倾销和保障措施阻挠中国产品出口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各类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会不断对中国出口纺织服装产品提出新的要求.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担心在纺织品后配额时代,失去原有的欧美纺织出口市场,绞尽脑汁阻止中国纺织品出口.因此,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在短期内尚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对美国贸易数量和品种的不断增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日趋激烈,"337调查"已成为继反倾销之后中国产品出口美国的又一主要障碍,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选择"337调查"来限制、封杀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品出口已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蓬勃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在某些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基于R&D视角,建立了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各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与其它国家的具体比较,结合指标体系的设定,从4个角度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三元边际分析框架对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增长主要依靠数量扩张拉动,价格提升和种类增加对出口的贡献很小.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三元边际影响因素的经济计量分析发现,中国的经济规模对汽车产品出口增长的数量边际存在显著正影响,对价格边际存在显著负影响,而进口国的经济规模对汽车产品扩展边际存在显著正影响;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价格边际和扩展边际存在显著正影响,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数量边际存在显著正影响,对价格边际存在显著负影响.本文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保持目前出口数量带动出口增长的同时,必须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工艺水平和培育自主民族品牌等手段,提高出口的价格边际和扩展边际,以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持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