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忠民  周弘 《经济学家》2008,(1):124-125
我国近30年的改革过程中,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拉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其中城市化水平对于社会贫富差距的影响要更大一些(回归系数为0.539),这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状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工业化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拉大了贫富差距。为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新定位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明确政府未来农业的职责,对协调当前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文章研究阐述了构建粮食安全工程、"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对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点理念,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基金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公益组织,是基层治理领域下的一项创新性探索。就我国国情来看,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是最广泛、最适用的一种模式,但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上海市L社区基金会为例,梳理其在社区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和分析如何才能使社区基金会这一"舶来品"与我国国情更加适配,也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寻求可行性方案和实现路径,以期为公共管理领域今后在社区基金会本土化实践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利益格局发生调整,产生一系列矛盾与冲突,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同振,有效地进行社会治理至关重要。通过对社会治理基本问题的理论展示,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基本思路与发展路径,希冀对社会治理的政策与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奥斯特罗姆提出的自主治理制度,为中国农村环境这一"公共池塘资源"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而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熟人社会"为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提供了有利的社会资本.本文基于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以广东省云安县横洞村的环境自主治理为例,从自主治理的可行性、 制度的供给和制度的可持续性三方面分析横洞村自主治理的过程.由此总结出农村自主治理要注重多中心"协同"治理,合理利用政府和农村权威者的作用,建立内外监督机制以克服"熟人社会"缺陷等经验.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对社会治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打赢了一场场疫情防控的治理硬仗。如今,疫情防控已经转入常态化,全国各地也为疫情防控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影响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从时代要求、发展需要、实践保障等角度来看,党建对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价值,北京的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和阳泉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作为城乡的典型案例提供了丰富经验,结合当下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多方挑战,从引领地位、引领机制、引领制度等三个方面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徽州基层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变动,表现为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地方治安混乱等,威胁到地方社会安宁。徽州社会各阶层对此进行积极响应和调整,如打击犯罪、重视文教、发展公益事业等举措,意在保持徽州基层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都市区逐渐出现并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大都市区主要采取中央政府主导治理模式和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引导下的治理模式.但是,大都市区治理实践中面临着治理碎片化、 行政边界限制和行政色彩浓厚等问题,而我国由单中心治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型的认为尚未完成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和未来很长时间段内我国还面临诸如资源分配不均匀、 贫富差距拉大、 地区发展不平衡、 集体抗争性事件增多、 贪污腐败盛行等挑战.地方政府是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是解决公共问题的主力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正方 《时代经贸》2012,(24):72-7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治理的备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呈现多发性的态势,比如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问题和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的群体性事件就是这方面很典型的实例。这类矛盾与冲突往往会给城市治理的良性进程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了不良冲击,给整体的城市治理带来巨大损失。而如何找出导致这些矛盾冲突的真正原因,并最为恰当地处理城市治理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关系,最大限度避免其负面影响和作用,本文尝试去探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当前,老龄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共识,"网络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以一个传统型的老龄社区为样本,以养老服务的社区治理视角,对其自生的社区社会组织所提供的"网络化"实践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经验,对我国社会治理与服务模式转型升级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化超前和城市化滞后的深圳市原特区外区域,城中村原本为农民的原村民、加上以相对低廉房租吸纳的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其社区治理问题并非像一纸文件名义上的城市化那样简单。以原处经济特区范围之外的宝安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了城中村公共品供给短缺、覆盖不全的现状,探讨如何利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区传统治理组织资源等多元主体,形成公共品供给的多中心复合治理模式,以有效推动城中村"人"和"物"的真正城市化。分析该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问题和根源,尝试为转型期中国特别是城中村的城市化和公共品治理,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区日益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基于此,结合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案例的分析,试图探讨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潜力的逐渐耗尽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的二元格局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良序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型城镇化建设则是破解城乡二元发展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实践中,城镇化不但为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也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为乡村社会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矛盾,传统的乡村治理方式必须相应地发生改变,将广大农民纳入乡村治理体系,使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形成参与式发展,共享发展成果,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和住宅产业化带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商品房社区的涌现也使得城市住区分异问题凸显。从社会问题的角度,首先带来了社会阶层隔离的多重加深,住区分异的过程还使得阶层差距拉大,产生极化。  相似文献   

17.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是一个持续性的递进发展过程,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所呈现出来的发展问题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中西方体制机制、文化传统等一些要素的不同,中西方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思路.不可否认,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还存在着某些问题,例如法治化程度不高、法治化手段不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通过分析陕西省X市Y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内容、机制的现状及问题,从价值立场、政策保障和治理方式角度揭示其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从主体、法律、方法三个维度提出Y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抓住了转型时期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城市,杭州积极探索以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为总纲,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智慧化,贡献了市域社会治理的“杭州经验”。但同时,也面临城市增长带来的社会系统复杂性、市域统筹力度不够、社会力量参与有限、基层治理权轻责重、治理的技术主义倾向等新挑战。探索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对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马雁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15-216
当前,多元化的交往融入公共问题,在以信息、文化和公共资源为主要生存轴心的社会平台上,差异主体间的交往,一体化中的多元化及冲突,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从熟人社会中群体事件的行动逻辑的动态和层次结构分析、矛盾出村、新生代农民工的聚群性三个角度,以基层社会文化分析为方法,研究了基层社会结构中群体事件的发生机制。提出治理方式应该适应基层社会的特点,形成以地方性共识为基础的科层制综合治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