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溪市粮食局丁正撰文谈粮食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实行方法。一、现阶段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2地区平衡和品种平衡。3.保持种植面积的相对稳定。4.保持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5.正确处理粮食生产、经营、消费三者利益关系。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1.国家必须掌握足够的粮源。2.搞好储备。3.调控物价。4.增加农业投入。三、宏观调控的保证措施:1.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保证体系。2.建立和完善资金保证制度。3.制定适合于国情、粮情的粮食法规。4.切实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粮食宏观调控目标及其实…  相似文献   

2.
湖南粮食经济科技学会和衡阳市粮经科技学会召开研讨会,提出建立粮食流通新体制应采取的对策:一、利用流通的反作用,促进粮食生产。二、抓好粮食收购,确保国家掌握70—80%的社会商品粮源。三、合理安排定购粮的供应,保证市场粮价稳定。四、尽快完善各级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经济手段。五、强化对粮食市场多渠道经营者管理,确保粮食市场统一、开放、规范、有序运行和粮食商品正常流通。六、粮食部门抓紧建立两线运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七、把粮食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建立粮食流通新体制…  相似文献   

3.
要正确处理好国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保证国家粮食供求大体平衡,必须进一步强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对此,可采取定购粮食稳定市场,议购粮食活跃市场,储备粮食调控市场的方式,通过“一主多辅”渠道完成流通全过程,实现稳定市场、稳定粮价、稳定社会的目标。这一改革的框架结构主要由粮食购销体系、储备体系、价格体系、市场体系、保障体系等组成。(-)粮食购销体系粮食购销体系是粮食流通体系的基础。它包括主渠道的功能作用,国家定购粮的收购、调拨和供应。1.坚持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地位。多年的粮…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理论依据(一)完善粮食市场体系是保证和推动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客观必然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实行国家调控下的市场调节,逐步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食购销市场化必须有独立的市场主体和相应的市场组织——批发市场,形成适当的市场结构——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粮食批发市场是搞活我国粮食流通的有效形式,进一步培育、完善粮食批发市场,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市场体系越完善,调控手段越有力,加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国家就可减少对粮食生产、流通的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5.
于长江等撰文,就如何加强对粮食的宏观调控,更加有利地发展粮食生产,搞活粮食经济思考如下: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搞好粮食宏观调控的基础。二、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是搞好宏观调控的保证。在当前新形势下,粮食储备体系建设要重点抓好:l、完善专项储备粮制度。2、要解决收粮多、储备多、赔钱多的问题。3、粮食储备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粮食储备重要,而储备管理的工作更重要,要一分粮十分管。要加强储备粮管理的基础工作。要严肃储备纪律,做到堵得住、管得好、调得动。要加强储备粮的库存管理,及时推陈储新,搞…  相似文献   

6.
试论完善国家粮食储备调节体系黄国红,张富旺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是对粮食市场加强宏观调控、平抑市场粮价、保证市场粮食供给的一项重大措施。这一调节体系的建立,对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社会、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李鹏在今年中央农村工...  相似文献   

7.
朱文渊、李勤撰文认为,要切实解决粮食收购的三个矛盾,一是解决好粮食部门执行国家宏观调控计划,实现粮食总量平衡与地方财政和企业利益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第一,国家要建立粮食价格风险基金,使粮食部门在市场价格竞争中无后顾之忧。第二,要建立国家平衡销调的粮食价格结算制度,属于国家平衡销调的粮食,应按照实际成本并略有微利的原则,给收购单位的合理补贴。二是要解决好粮食走向市场与国家调控粮源的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每年仍然应对农民分配一定数量的粮食定购任务;对定购任务内的粮食继续实行优惠政策;各地调整…  相似文献   

8.
1 行政首长负责,加强宏观调控1.1 强化粮食生产和流通行政首长负责制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粮食事权、财权分开后,地方政府对粮食工作的责任加重了。地方政府必须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全面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在管理方式上,要由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政策、法规和信息引导为主,建立粮食市场调控机制,保证粮食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9.
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其中很重要的问题是体制问题。如何理顺政府与粮食企业的关系,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如何定位,已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一、对粮食购销市场化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认为,粮食购销市场化就是要从粮食主产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即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  相似文献   

10.
当前,粮食部门要围绕宏观调控目标,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完善粮食宏观调控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既是建立规范有序的粮食流通市场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今后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仍要立足于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1.
绵阳市杨光荣撰稿对粮食供求矛盾成因及宏观调控对策提出如下思考:一、粮食供求矛盾成因:首先是粮食生产呈下降趋势。其次是供求矛盾日渐突出。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对策。(-)提高对粮食商品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粮食宏观的自觉性。(二)加强行政干预,确保主渠道掌握必要的粮源和油源。1.稳定粮食定购任务。2.合理制定收购价格。3.积极组织市场购进。(三)建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形成健全灵活的吞吐调节机制。(四)强化粮食市场管理,规范流通秩序。(五)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保证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1.稳定粮食行政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2.
统计工作是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粮食统计工作是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调控和粮食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粮食统计工作为政府正确决策,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稳定市场粮价,保障有效供给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后,随着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已逐步从管理国有粮食企业向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转变,作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做好粮食供需平衡的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所有从事粮食收购、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家粮食储备局副局长许宗仁撰文,论述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就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提出了思路和对策。(一)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概括地讲,国家对粮食实施宏观调控就是要搞好储备调节、控制’市场、保持社会粮食供需总量平衡,以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定,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三)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是保障粮食商品流通的需要。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统购统销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者实行半赋税性的征购,对消费…  相似文献   

14.
国家粮食储备局研究员丁声俊撰文指出,少数同志认为当前正在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向计划经济体制倒退,这一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以防止市场可能出现“失灵”。粮食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国家必须控制一级粮食市场,掌握足够的粮源。这次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还着意促进粮食流通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如在国家控制粮食直接收购市场的同时,放开搞活粮食零售市场;在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支持粮食零售多渠道经营;在完善政府调控的同时,又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巴中地区粮经学会对粮食流通及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新思考认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应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鼓励企业自主经营和发展公平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宏观调控,保量放价,企业代理,完善体系。一、建立以“保量放价”为基本框架的粮食购销体制。“保量”是基于国情和粮情的实际而确立的,是政府掌握必需粮源,进行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保量”有其双重意义:一是要求农民保证完成国家的定购粮任务;二是政府保证向城市居民提供足以维持其生活的用粮和其它必须用粮。“放价”也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安全、供求平衡与宏观调控研究(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搞好我国粮食安全、供求平衡及宏观调控的思路和对策根据当前我国粮食的供求情况及发展趋势,搞好我国粮食安全、供求平衡及宏观调控的思路应是:以提高效率、效益为中心,在立足国内搞好粮食生产、实现主要粮食品种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调剂余缺,降低平衡成本;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粮食深加工转化,推进产业化经营,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改进调控方式和手段,搞好储备粮管理及运用,实现粮食总量平衡,品种结构合理,质量可靠,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上的市场经济国家几乎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粮食宏观调控。近几年来,我国为稳定粮食市场,平衡供求关系,也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如“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粮食专项储备制度、粮食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收购等。所有这些,对平抑粮价。稳定市场。安定社会、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机制、政策以及运作等方面的原因,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脆弱,粮食的宏观调控还存在着一些缺陷c一、调控缺乏市场化机制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但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作为商品,它就包含了生产者、…  相似文献   

18.
对市场放开后 我国粮食价格调控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放开后,我国粮价在2004年、2006年出现两轮大幅波动。与以往相比,新形势下的粮价波动表现出新的特征,并带来相应风险。面对粮价大幅波动,政府以最低收购价为中心。从生产、流通、进出口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有:促进了粮食安全:维护了粮价稳定;体现了调控意图;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粮食价格调控也表现出诸多负面效应:打破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扭曲粮食价格信号:不利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粮食价格调控成本趋高;不利于建立市场风险分担机制。反思粮食价格调控的得与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粮食价格调控:重新认识有关粮食的一些重大问题:建立与完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完善政府价格调控的机制;建立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中心。  相似文献   

19.
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95年,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要强化宏观调控,增加有效供给,合理引导消费,掌握总量平衡,稳定市场价格。同时,积极进行粮食部门自身改革,实施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靠中央包下来不行,全...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粮食再生产的宏观调控李全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从根本上要求加强与改善对粮食再生产过程的宏观调控。这不是缓解粮食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保证粮食再生产这一特殊经济领域向粮食市场经济顺利过渡的重大战略举措。一、财政调控粮食作为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