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3年3月开启的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推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深度调整,在建设现代化金融治理体系的背景下,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回顾与国际对比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持续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其改革的历史路径形成了丰富的国际经验,体现出一定的历史逻辑,包括监管模式的调整、监管目标的选择、金融科技的风险管理等,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与路径参照。我国本轮改革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三元结构式双峰监管”体制,符合监管改革的历史逻辑,在建立现代金融治理体系的进程中,将持续加强金融监管体制的内涵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市场监管体制分为两种,或者由中央政府垂直管理,或者由地方政府属地管理。本文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从监管部门事中监管的视角,对垂直管理体制和属地管理体制的监管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发现:在两种体制下监管努力的相对大小是不确定的,不过垂直管理体制会激励更多的企业依法生产,而在属地管理体制下的税收总量较大,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本文的研究在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以及缓解各类安全与污染等问题上具有相关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们国家目前的国有资产监督体制和管理体制已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可是,在实行监管体制中也透漏出许多问题,监管体制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导致了我国监管法律不健全、国有资产产权不清、制度建设存在缺陷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发达国家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只有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明确产权关系等方式才能有效实现国有资产监管改革,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监管主体建设是现代商业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国际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横向比较,结合我国银行监管改革的实际,从监管职能与货币政策相分离、监管主体设置原则以及多元监管主体的分工和合作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我国银行监管主体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由分业到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入手 ,导出改革分业监管体制的现实需要。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上阐明实行统一监管可以进一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监管效率、公平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强货币政策整体效力等 ,具有帕累托效应。同时 ,对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约束条件作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改革监管体制的模式 ,其核心是维持金融监管职能的完整和统一。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体制的原因,国有企业同时承担了利润目标和非利润目标,双重目标的存在以及国家监管不力导致了国有企业效率遭受的破坏和侵蚀是持续的。这表现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地萎缩。因此解决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困境的关键是实现国有企业目标的单一化,把传统国有企业分为两类:国营企业和国资企业,实行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7.
姚刚 《资本市场》2013,(4):12-14
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发行新股上市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发行监管体制是直接融资当中的个重要环节。在中国资本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发行监管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推进的每一步,都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整体进程密切相连的。  相似文献   

8.
电力行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国外经验与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已经成为全球电力行业改革的重要趋势.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重构高效的电力监管体制是当前各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又给电力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已经启动了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监管体系还未形成.为了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将促进竞争、保护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及其它的社会性目标融入到一个统一的电力监管框架当中来.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物质基础.充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关系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和完善的重大问题.当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财产安全,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改革原有落后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规范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发挥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宏彬 《生产力研究》2006,(7):194-196,201
我国的立法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完善的基本思路,一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二是深入研究并紧密结合我国的现实。文章对英、美、日等国的保险监管体制变革趋势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对照反思了我国目前保险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体制的基本思路:即应依法强化保监会的监管主体地位和职权;提高保险监管执法效率;培育并完善非政府保险监管机制;加强保险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的单层多头型监管体制存在着监管重复、监管空缺、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能力低下的问题。为实现金融监管制度目标,提高监管效率,应把握金融业综合化、集团化的发展进程,适时建立统一监管体制。在分析我国现行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指出逐步构建统一监管体制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并分阶段设计了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国外欧美主要国家的铁路改革和法制实践与我国相比较有两点明显的差异:一是大多欧美主要国家在法律上明确界定政府各部门对土铁路的监管权限;二是国家鼓励在铁路建设方面的投融资,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文章通过比较认为:我国铁路的改革和立法应当借鉴国外在投融资和政府监管方面的成功经验,将基本的监管内容纳入铁路法律或行政法规,完善政府监管制度;构建铁路建设多元投资主体、拓宽多种投融资渠道进而完善铁路建设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对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为更好规范金融业,避免危机重演,世界各国相继推出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从明确监管目标、完善监管方式、加强监管立法和创新监管模式四个方面,基于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总结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我国金融监管现状进行比,对改革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丽娜  丁宇 《经济师》2014,(2):91-92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建设,是国有企业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文章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从强化基础性监管、经常性财务监管、阶段性监督、构建监管与考评互动的业绩考核良性机制、加强日常经营活动、会计信息和重大事项的监管等方面,构建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5.
叶檀 《商周刊》2011,(18):27-27
诉诸官员道德的改革,从来不可能构建日后制度基础,只有公共财政的体制、双方合理的利益博弈平台、对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监管体制,才能将分税制改革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啜佳佳  张璐 《时代经贸》2009,(10):164-164,166
在国内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势头呈加速趋势,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监管漏洞逐步呈现,特别是在经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后,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当前形势下实现金融安全、稳定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模式同时,要注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水平,从而确立适合我国金融混业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投资监管是政府经济性监管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价格监管改革持续推进,对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投资监管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长期以来,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投资监管存在混淆宏观投资管理和微观投资监管职能、法律法规对投资监管尚无相对明确的规定、缺乏科学的投资监管手段和方法、价格监管对受监管企业投资行为的响应被动,以及缺乏有效的投资监管监督机制等问题。对此,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转变观念和认识,科学定位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投资监管职能,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价格监管体系,健全投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投资监管治理体制,推进投资监管治理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业监管的现状1、“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和《商业银行法》(1995)确立了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原则;1998年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建立分业监管体制,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撤销省级分行;成立跨省区分行;2003年4月,中国银监会成立。至此,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在我国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当前存在着问题,通过比较各种类型金融监管体制的优势与劣势,对于中国进一步改革当前监管体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蔡建民 《生产力研究》2006,(5):132-133,172
论文分析了基础设施行业市场结构对于政府监管的重要性,指出了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基础设施行业市场结构的突出特征,提出了在基础设施行业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改革进程中相应监管体制建立的原则和下一步我国基础设施行业监管体制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