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动因与行为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建武 《经济管理》2007,(11):26-30
本文对银行规模扩张一般理论解释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而不倒说、资本收益说、银行成长说、新银行说和高管势力扩张说均不能完整有效地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本文提出,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有着独特的行为逻辑,制度供给和市场需求中的规模偏好、资本约束缺失、市场定位偏离以及业务与盈利模式单一是形成这一行为逻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1994—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中国正规金融体系改革对降低企业内部资金的乘数效应进而对企业总资产增长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不同的改革阶段对企业增长的影响不同:在金融市场化改革初期1994—2000年,金融部门的规模、效率和相对结构变化均对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正向作用;2001年之后银行的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而股市对企业资产增长的作用不明显,金融体系的结构变动对企业增长的影响不大。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直接影响着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模式中,金融体系的规模特别是银行部门的规模扩张起了主要作用;调整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金融体系促进企业资产增长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比较中关股市送股公司平均净利润增长速度与平均股本扩张速度之差异,指出沪深送股公司相对纽交所送股公司平均股本扩张速度远快于平均净利润增长速度.因而沪深送股公司从整体上不符合送股理论中的"信号假说"和"最优股价区间假说".其原因:一是纽交所送股公司的送股行为有市场自动抑制机制,股本扩张速度较慢,从而平均每股收益始终保持较高.二是纽交所有严厉的退市制度,盲目股本扩张导致的低股价会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摒弃.而沪深股市送股公司由于缺少自动限制股本扩张机制,股本扩张速度快于净利润增长速度,导致平均每股收益长期低位徘徊.最后,我们提出了政策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理论研究表明银行集中会带来两种相反作用的效应: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银行集中度提高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上升促进银行效率;相反专业化经济下降损害银行效率。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实证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导致的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经济效应大于专业化经济效应。所以提高银行效率必须努力寻求市场竞争所导致的银行集中。  相似文献   

5.
内控行为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深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FGLS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质量达标组和质量未达标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机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以期揭示内部人控制行为影响银行经营业绩的路径和深度,找到银行治理低效的关键原因.研究表明,不良贷款和政府干预是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绩效的关键性原因.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本收益率高、不良贷款率低、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完善,普遍存在规模经济,规模扩张有助于业绩提升,政府干预的负面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基于亚洲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方法研究混业经营下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银行集中会带来两种相反作用的效应: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银行集中度提高所带来规模经济上升促进银行效率;相反专业化经济下降损害银行效率.实证分析(1)支持理论所表明的均衡关系,银行效率与银行集中等变量存在协整关系.(2)混业经营条件下,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经济效应大于专业化经济效应.因此混业条件下,提高银行效率必须寻求有效途径,加强竞争,适度提高商业银行的集中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公立医院为例探讨公立机构的经济行为模式,聚焦财政补贴对公立医院行为模式和经营效率的影响机理。本文构建了一个涵盖财政补贴、医院投入和定价决策的理论模型,分析财政补贴对医院行为的影响机制。财政补贴的可得性,允许公立医院可以承受更高的经营亏损,使得医院可以通过扩张规模和提高技术水平,在吸引更多患者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通过提高收费水平增加收益。模型预测财政补贴引致医院亏损运营,且补贴水平越高医院亏损规模越大。然后,使用十三个地市的医院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补贴对医院支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财政补贴效应的异质性和因果机制。结果表明,增加财政补贴的确会提高医院亏损规模,进而降低其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8.
继我国银行业市场全面开放和国内商业银行完成一系列重要改革后,中国商业银行是否存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表现如何?通过建立测度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我国12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发现2006年~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3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呈现趋于改善的规模不经济情况.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应当继续健全产权制度,完善银行公司治理,优化银行组织结构,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实施购并、重组等适度扩张规模,同时应关注银行的集约化经营,以提高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文杰  邓忠波 《经济师》2007,(7):256-256
经济资本管理基于资本的稀缺性和高成本性,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效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分配方式、考核方式、资本约束等方面。资本管理重要性的提升,要求银行积极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和调节,引导银行各业务线的合理扩张与收缩,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跨业经营保险在理论上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但也可能带来经营风险的增加。采取模拟合并法,利用2005~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跨业经营保险的风险收益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跨业经营保险具有风险分散效果,且一定比例的产险业务对于银行跨业经营保险达到最佳效果是必需的,建议通过对保险业务资产比重进行限制来防止银行因追求收益而增加自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张青枝 《经济问题》2012,(5):121-125
商业银行跨业经营保险在理论上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但也可能带来经营风险的增加。采取模拟合并法,利用2005~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跨业经营保险的风险收益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跨业经营保险具有风险分散效果,且一定比例的产险业务对于银行跨业经营保险达到最佳效果是必需的,建议通过对保险业务资产比重进行限制来防止银行因追求收益而增加自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曹杰  徐晖 《经济论坛》2012,(1):92-97
本文选取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商业银行经营传统银行金融业务及跨业经营非银行金融业务所产生的收益与风险财务状况,并借助数学包络分析(DEA)方法对银行运行效率进行测度,进而建立数学计量模型分析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收益效应和风险效应,以考察研究业务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地方保护主义和不当行政干预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地方保护主义存在"软约束"效应,虽然可以给地方银行带来"优质资源",但也会导致地方银行产生依赖性,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不当行政干预存在"硬约束"效应,会扭曲信贷资源配置、降低信贷资产质量,最终阻碍地方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微观层面上,地方银行扩张资产规模、开展跨区域经营活动,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宏观层面上,法治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财政收入占比、政绩压力和财政赤字的上升,则会加剧"软约束"效应和"硬约束"效应。  相似文献   

14.
对于小银行来说,发展中的经营规模与资本规模是一对矛盾关系。经营规模的扩大要求有相应的资本规模,而资本规模的扩张往往影响银行的经营控制权,资本规模往往与经营规模不相适应,这就要求处理好经营规模与资本扩张的关系,使规模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又保证银行的风险控制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王潇 《经济论坛》2014,(2):65-69
本文运用上海地区199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规模、直接融资比例、银行集中度以及其他相关控制变量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的扩张和直接融资比例的上升有利于上海经济的增长,并且金融规模质的扩张比量的扩张更能拉动经济的增长,而银行集中度过高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送转股仅仅表现为单纯的股本扩张,但在我国证券市场一直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利润分配形式。文章以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送转股行为与股票的长期收益不存在明显的联系,但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公告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所构建的TVP VAR模型,检验了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金融资产价格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增加对商业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房地产价格、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具有正向冲击。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使经济系统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对影子银行规模变动的冲击响应具有时变性。由于信息传导需要时间,因此影子银行规模变动的溢出效应具有时滞性。因此,应规范与引导影子银行的发展,在发挥其配置金融资源功能的同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次利用百度指数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银行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于竞争效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强,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非利息业务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我们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协调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我国省区1999至2008年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规模、银行集中度、直接融资比例以及其他相关控制变量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以及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我们发现,目前金融规模扩张不利于经济增长,而改善金融结构,降低银行集中度,提高中小金融机构在银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会增加银行业内部的竞争,促进经济增长。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我们还发现,改善我国所有制结构有利于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收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理论和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配股融资规模决策的治理机制与时机选择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股权融资的市场约束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规模决策时,具有大规模融资扩张的内在冲动,同时上市公司会充分利用股权价格的市场定价进行融资量和融资额的决策,以实现控制性股东收益最大化;但与公开增发融资方式相比,配股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