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垄断行为是凭借行政权力形成的垄断,其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反思行政垄断行为的本质,其实质上仍是一种私人垄断。行政垄断行为的产生有其深层次的经济、政治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和历史背景,要规制行政垄断,一方面要通过体制的变革,另一方面通过反垄断法制的进步,双管齐下,最终解决形形色色的行政垄断问题。  相似文献   

2.
垄断对经济发展有利有弊,因此政府需要对垄断进行规制,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垄断的基本原理以及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还论述了政府反垄断的经济学理由,进而引出政府的反垄断,以及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最后得出结论政府的反垄断应该根据市场具体情况对垄断企业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法中的"垄断"并非指一个市场主体占据了全部市场份额的情况。文章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垄断行为形成原因、规制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究,并就如何规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行为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用事业的垄断问题事关各方利益,是中国当前社会反应强烈的热点问题。由于城市公用事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行业,在以往西方反垄断法理论和规制理论中,一直被列入反垄断豁免制度中。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资源的新发现和替代资源的出现,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传统边界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政府规制的范围和方法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就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而言,应是结构规制与行为规制并重,注重城市公用事业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5.
微软推行"黑屏"事件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微软打着维护知识产权的名誉采取的"黑屏"措施实际是垄断而不是维权.原因是微软的视窗产品在中国已经形成垄断性市场.微软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和行为是导致微软盗版泛滥的原因之一.微软在中国的视窗产品价格过高,不符合中国国情.微软的行为是垄断,应当从价格法方面去规制.  相似文献   

6.
行政垄断以行政权力为后盾,以种种限制、排除竞争的垄断行为为表现形式,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不利于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导致腐败现象和特权阶层的产生,不利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毁损国家行政机关的名声和形象,导致其权威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下降.鉴于此,行政垄断以其更甚于经济垄断的危害性,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绊脚石,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必要予以限制和法律规制.本文就对行政垄断提出相应的法律规制构想,希望对解决行政垄断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纵向垄断协议历来是各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内容之一,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也有其相关规定,但内容过于简单,无法保证手机行业纵向垄断协议行为得到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垄断产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产权制度、竞争优化以及规制体系构建等方面均具有积极进展,尤其是产权制度中政企分开和竞争优化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其改革仍然面临不完全、不彻底的问题:产权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大的空间;拆分措施促进竞争仍有局限,有效竞争依然不足;独立规制机构尚未真正建立,规制体系仍待理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背景下,垄断产业仍需在产权结构调整、有效竞争完善与重建规制体系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中国垄断产业改革,同时垄断产业改革与发展应该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以同时推进高质量发展与提升企业的全球市场竞争力。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项改革的载体,垄断产业改革经验有助于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生辐射作用,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自然垄断是垄断的一种特殊形式。从自然垄断结构与垄断行为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一方面要使电力产业结构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重点规范电力企业的垄断行为。  相似文献   

10.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的必由之路。而当前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最大障碍就是行政垄断,即行政主体通过滥用行政行为排除、限制竞争,导致市场竞争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制约经济循环。破除行政垄断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破除行政垄断的目标。在我国市场之中,行政垄断的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而我国现有法律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存在范围有限和力度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扩大行政垄断规制范围,强化行政垄断责任落实,完善竞争审查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破除行政垄断的规制措施,以期达到破除行政垄断,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