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赋予了行政机关强有力的执法手段,进一步明确了工商部门的职责。《办法》有17个条款规定了工商部门的权利义务,占22个条款的77%。《办法》实施以来,基层同志反映较多的是第14条第二款规定的处罚转致问题。为此,笔者就该转致条款的理解和适用谈点意见。一、转致的前提条件及立法目的《办法》,除了在第9条中赋予工商部门的强制手段外,就是在14条第一款还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与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但第二款“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使执法人员无所适从,乃至产生一定…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四条对有关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没有明确可以进行处罚 ,但审计署2000年第一号令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第四条则明确“审计处罚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违反《审计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由于以上法律、法规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能否进行审计处罚的规定不统一 ,在财政决算审计实际工作中不便于操作。对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能否进行审计处罚 ,请答复。读者王青王青同志 :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是否可以处罚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于《劳动法》第二十条、《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和第八十二条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和第十一条等条款当中,上述条款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含义、签订条件、法律责任等作了较为具体、全面的规定。但在具体运用时经常出现理解和适用上的问题。本文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适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4.
原告葛某不服市技术监督局技术监督行政处罚决定,向法院提出诉讼。 被告市技术监督局在接到举报原告葛某违反农资专营规定,私自经销劣质化肥的情况后,派员对此进行查处,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修改前)第二十八条第二款和第三十八条之规定对原告作出3条处罚决定:①退赔农民损失4800元;②预罚款2000元整;③今后再经销农药化肥则从重处罚。原告认为被告的行政行为认定的主要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  相似文献   

5.
释疑解惑     
问:审计机关如何对违反财经法规的责任人员进行经济处罚?怎样使用审计文书?答:审计机关能否直接对违反财经法规的责任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如何进行经济处罚,现有法律规定不够衔接统一。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及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提出以下意见。一、依据《审计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四十六条、审计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五十三条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被审计单位违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处罚办法》),于2015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该《处罚办法》共计二十二条,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规定的经营者义务进行了具体细化,对经营者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义务的行为明确了相应的处罚以及行政处罚的原  相似文献   

7.
张红 《新疆审计》2004,(6):45-46
《审计法》第三条和第四十条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一般情况下,审计机关做出处理、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处理、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审计人员只要严格按照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借款合同未明确约定还款期限的,该如何确定还款期限?履行期限属合同的非必要条款。根据法律规定,缺少该条款并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对非必要条款未作约定的,依照法律规定推定其内容可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协商确定。我国《民法通则》第88条第2款第2项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  相似文献   

9.
执法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对销售者责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问题,如何把握从轻、减轻处罚的条件,目前的法律规定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在操作中又如何避免法律风险,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下称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下称审计条例)出台后,虽然规定了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财政收支、财政收支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的权利,但由于处理处罚的种类、程序不明确,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国家审计署出台了《审计基本准则》和《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解决了长期以来困绕审计处理措施和四种处罚措施。《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第三条第五款和第四条第四款“依法采取的其它处理处罚措施”,应当包括司法强制措施在审计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工商行政管理条例》规定,工商所在个体管理、集市管理,或是法律赋于的职权范围内,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处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试行)》(简称《程序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工商所办案的职权,一是对符合简易程序的违法行为可以即时处罚;二是由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批准,可以授权其派出机构调查处理(二十一条)。笔者理解,对有独立办案条件和能力的工商所,其上级机关可以授权(不是委托)以工商所名义按照普通程序进行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法人及其它组织处以一仟元以下的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这意味着工商所今后对公民违法行为的处罚适用于一般程序的案件将会大量增加。因此以工商所名义按一般程序处罚的案件的审核,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根据《程序规定》按普通程序的处罚案件必须审核。不能简单地用处罚额度界定审核范围,这样低于标准的处罚案件的审核会处于空白,也不能片面认为工商所除按简易程序的处罚案件,统由县局法制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0号《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已经1999年1月14日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总理朱基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二日第一条为了惩处金融违法行为,维护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金融机构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的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给予处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未作处罚规定或者有关行政法规的处罚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依照本办法给予处罚。本办法所称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和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本案既不应当适用《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处罚,也不应当按照《认证认可条例》处罚,而应当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第3条第2款的规定处罚。电热取暖器属于室内加热器的一种,是《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应当经  相似文献   

14.
张红 《中国审计》2005,(1):68-69
《审计法》第三条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履  相似文献   

15.
上期《执法争鸣》栏目中“是销售袋装水泥量少,还是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水泥”一案,编者同意第三种处理意见。因为刘某经销的民用水泥实际量与标准量不符,但其提供了灌装水泥的台秤合格证书,根据《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三十条第 (一 )项的规定,属“伪造数据”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审计处罚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违反《审计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对那些违规行为进行惩戒,以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其种类主要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审计处罚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行政处罚权,为了保证您的审计处罚合法有效,在行使审计处罚权时,请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审计处罚必须有法定依据。《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处罚无效。《审计法》第45条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  相似文献   

17.
姜波  张波 《山东审计》2000,(6):19-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三条对审计依据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对审计依据进行了解释 :“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本条例以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它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依据。”将审计依据一分为二 :一是实施审计依据 ;一是实施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运用依据的地方很多 ,做法也很多 ,本文试就审计过程中的依据运用谈点粗浅看法。一…  相似文献   

18.
1.对于《办法》第6条、第7条规定能否彻底解决“有照无证”问题,需要权威机构作出解释。同时对于撤销登记注册规定,具体操作程序和撤销后法律后果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2.《协法》第4条第(五)项违法经营行为处罚问题需作出解释。《办法》将第4条第(一)  相似文献   

19.
在实际执法办案中,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机关经常遇到当-事人的一个行为,同时违反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规范,由于它们之间所规定的行政处罚,尤其是罚款幅度不一样,故而产生了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现象,如某水泥厂生产劣质水泥行为,既违反《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又违反《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显然.对该违法行为不能依据《质量法》第四十九条和《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两次,特别是不能处以两次罚  相似文献   

20.
在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企业销售的产品无质量合格证明的精况。对此类案件,按不同的法律、法规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处罚方法。一、按《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处罚根据《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第十四条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