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假冒伪劣商品屡打不尽,愈演愈烈,成了社会的一大公害。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生产、市场、管理三个方面存在的混乱是其根本原因所在。生产秩序混乱是假冒伪劣商品产生的源头,打假必须整顿生产秩序。市场经济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企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副省长黄小晶在接受’98八闽质量行采访团采访时强调,福建省有决心将假冒伪劣商品赶出市场。他希望有关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企业要履行社会公德,不生产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要踊跃举报,全社会共同关心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这件事。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状况及特征 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上海地区消费者协会1991年受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就达11203件,类此情况,全国皆然。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1987—1991年5月,全国各地消协共受理质量问题的设诉65.7万余件,平均每年13万件。综观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经销、流通和管理上的一些现象,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市场与社会产品质量普遍下降结下不解之缘。 我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指出,产品质量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不少技术经济指标不仅明显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有的甚至低于我们历史上曾经达到的最好水平,周行业中落后企业和先进企业的差距也很大”。(注1) 据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工业企业产品的抽查合格率只有75%左右,而市场抽查的商品合格率仅为54%左右,有的城市伪劣商品占总产品投放量的46%。(注2) 在合格的和高质量的商品未能全面占领和覆盖整个生产流通领域以前,真假优劣商品混杂充斥市场是难以避免的。诚然,不合格的商品与假冒伪劣商品不能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已经相互掺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自行车为例,冒牌的“凤凰”、“永久”,其零配件多出自不少企业生产的不合格残次品。许多假冒伪劣商品都直接  相似文献   

4.
开展“打假” 活动莫忘农村“阵地”国务院发出关于《严厉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通知后,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活动,一批非法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分子被依法查处;大批假冒伪劣商品被曝光;有力地保护了名、优产品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5.
面对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日趋猖獗,屡禁不止的现象,如何在多层次、全方位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打击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广大工商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愿望。 为了遏制和打击各种假冒活动,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和企业在商品、商品包装和标识上,以及在真伪识别器械方面积极开发、应用防伪技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热变油墨防伪技术,综合防伪技术,荧光、磷  相似文献   

6.
国外如何“打假”中共江苏省盐都县委侯寿华假冒伪劣商品在全世界已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社会公害。它名目繁多,到处泛滥,屡禁不止,仍在蔓延;不仅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引起市场混乱,而且滋生腐败,毒化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目前,许多国家已认识到假冒伪劣商品...  相似文献   

7.
当前假冒伪劣商品仍屡禁不止,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徐州市标准计量局近期在珠宝首饰抽检中合格率仅为4.76%(详见本刊1995年第3期),可见,假冒伪劣商品在宝石市场中也不例外。宝石商品名称混乱,不标准也不规范,有的一种宝石多名,有的几种宝石同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反映经济检查和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成绩的一些报告、总结和通讯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如,“×××工商局今年查处了价值×××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或“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总价值×××万元”的提法。这些提法把“假冒伪劣商品”同“价值”直接联系在一起,认真细想是很不科学的。 价值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而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假、伪、劣商品(因为有些冒牌商品也许还具有较低的价值,如用普通西装冒充名牌西装)的生产和销售是不具备“社会必要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的,更不具有对社会和对消费者的责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劳动,实质上是一种损害行为和犯罪行为,它既损害社会,又损害消费者,并严重影响有关企业和有关名优产品的声誉,对国家的经济造成重大  相似文献   

9.
质量监督是指质量监督部门根据政府的法令、法规、对产品过程和服务质量、企业保证质量所具备的条件进行监督的活动。目前在商品市场上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严重破坏了流通领域的经济秩序,给消费者利益和企业信誉带来极大危害。去年10月国务院召开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电视电话会议,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在全国正形成一个大的声势。质量监督工作是维护商品市场正常秩序的重要保证。质量监督是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一种手段。通过行政的或法律的监督达到管理市场的目的。质量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药品销售费用审计制止销售回扣的蔓延邹良李运泽药品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的特殊商品,近年来,在药品的购销业务中存在着较为混乱的局面,致使假冒伪劣药品充斥市场,严重地扰乱了医药行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最近,笔者因工作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屡禁不止,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各种原因之中,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督抓得不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要经过流通领域才能进入市场,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因此,加强对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1、1997年7月8日至10日.区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与南宁市技术监督局一起检查了南宁审的微机市场,面对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混乱无章的市场共出动60人次,检查单位共95象,检查商品标值达900多万元,查出有质量等问题的有25家,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标值达30多万元,假冒伪劣商品大部分来源于广东。对25家有质量问题的单位作出了责令整改和现场处罚的处理,罚没款计2180元,有力地打击微机市场的假冒伪劣品。2、1997年7月11日,区技术监督局和南宁市技术监督局对南宁的眼镜市场进行了检查。共检查眼镜经营店5…  相似文献   

13.
所谓假冒伪劣是指生产者用劣质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使产品在耐用性、安全性及其他功能方面未达到该商品应有的质量标准,或冒用正品的品牌在市场上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以次充好、以假当真",攫取消费者利益的策略性行为。而"假冒伪劣商品"的定义简单概括就是"不真或质量低劣的商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愈来愈成为学者所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商品质量是指商品在一定条件下,适合于其用途需要的各种特性的综合。  质量监督是指质量监督部门根据政府的法令、法规,对产品过程和服务质量、企业保证质量所具备的条件进行监督的活动。  目前在商品市场上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严重破坏了流通领域的经济秩序,给消费者利益和国家信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10月 26日,国务院召开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电视电活会议。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在全国正形成一个大的声势。  质量监督工作是维护商品市场正常秩序的重要保证  质量监督是政府机构管理经济…  相似文献   

15.
从“三鹿毒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诚信缺失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一些企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业欺诈行为屡见不鲜、企业偷漏税以及发布虚假信息等,严重损害了企业及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产生偏差与混乱、公司治理不健全、失信成本偏低等;提出了构建全新的社会及企业诚信文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政府行为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思考国家技术监督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叶柏林三、某些地方的支持和纵容,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地方政府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出资者和直接收益者,尽管各地政府进人市场和企业的深度不同,但是,地方政府始终处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市场...  相似文献   

17.
目前,假冒伪劣商品仍屡禁不止,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假冒伪劣商品在珠宝市场上也不例外。宝石商品名称混乱、不标准、也不规范。有的宝石一种多名,有的几种同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在宝石名称上弄虚作假,故意“鱼目混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牟取暴利。面对这种情况有关人士呼吁:“消费者要提高识别能力,以防上当受骗”。这就需国家质量监督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净化市场,为消费者提供识别真假的便利条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无孔不入,已成为当前一大社会公害。近两年来,烟台市福山区技术监督局对假冒伪劣商品实行挖窝端点、断源截流、标本兼治和打防结合,使得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势头有所好转。据统计,自1993年以来,烟台市福山区技术监督局先后对1840家生产企业、经销单位和集贸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重庆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了紧贴经济、紧贴生活的方针,围绕促名牌发展,保农业生产,重群众热点,抓市场引导的思路,采取抓重点、查热点、端窝点的方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自1992年以来,全市共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标值2.95亿元,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标值9172万元.为企业和消费者挽回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对保护经济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刊编者按  当前 ,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十分猖獗。据有关方面统计 ,1999年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案件 2 2 .46万起 ,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总标值 35 .43亿元 ,捣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 82 0 2个 ,破获制假售假团伙 16 77个 ,查办制假售假大案要案 45 2 6起。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市场欺诈等违法行为 ,严重侵害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阻碍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此 ,吴邦国副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要努力提高全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