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翔 《生产力研究》2012,(6):128-129,144
2005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之后,有200多个城市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部分城市也制定了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然而,较之于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级创新型城市,国内的城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尚未形成成熟的、符合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文章认为,根据"星模式"(the Star Model)将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置于国家创新系统核心位置的启示,国内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更加重视和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的作用,加大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区的规划、管理与政策扶持力度,将其全面纳入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系统中,并充分发挥其在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中心在全球或区域创新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创新型城市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基于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近年发布的全球创新城市100强名单,监测与分析欧美和亚洲创新型城市主要分布特点,重点分析与比较伦敦、新加坡、巴黎、香港等创新型城市排名变化情况,最后从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及支持重点城市建设世界级创新型城市集群等方面提出我国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施晓敏  施琳琳 《时代经贸》2013,(2):67-67,69
在嘉兴建设“三城一市”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基础。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创新型建设的核心是产学研合作。通过建设产学研对嘉兴市生产总值影响模型,得到产学研合作对嘉兴市生产总值影响程度。在模型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毓寰 《发展研究》2006,(10):46-48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给福建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省委七届十次全会提出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创新型省份”目标要求,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国家先进行列,科技综合实力、专利授权量、公众科技素养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对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国内城市均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关注"城市社会资本"生产、增值和更新,便成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创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环节。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城市竞争力的设想,并提出了研究思路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军  任亚磊 《经济师》2011,(8):213-214
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入点。文章首先对创新型城市进行概述,然后对浙江省创新型城市进行评估,对其建设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对改善和推进浙江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深入阐述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概念模型,提出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中国城市创新力评价活动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城市创新力的3个评价维度,结合苏州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经验,指出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进程中必须处理的5个重点关系,从全球视野下来看待中国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出了应该把握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以来,已有200多个城市提出了自己创新城市建设的目标。各个城市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基础等背景不同,建设视角也各不相同。连云港在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是起步较早的,但在发展中也存在概念模糊、资源集聚度低、政策导向差、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希望为各个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论述了中心城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枢纽,其拥有的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活力,影响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兴衰走向;提出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必须发挥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动力源的作用、选择若干中心城市进行建设试点的观点及其理论与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任务、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种以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许多城市已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结合在一起,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不再仅仅是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在地域上简单的集中,它更需要诸多方面的协同发展。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协同发展的原理和机制,认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协同发展是创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评价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创新型城市概念提出的背景,对"The creative city"和"The innovative city"两种不同表述方法进行了阐释;对国内外不同学者在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创新型城市评价标准和测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文章认为现有成果虽对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对创新型城市的系统结构缺乏研究,现有评价指标多数是从城市创新能力的角度设计的,缺少创新型城市统一评价标准的研究成果,缺乏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创新型城市评价研究的建议: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创新型城市相关理论及构成要素和系统结构的研究;二是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三是研究创新型城市的统一评价标准以及综合评价和监测预警的模型方法;四是同步研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加强创新型城市低碳建设是保护城市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武汉创新型城市低碳建设保障措施研究,对促进武汉市创新型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技术路线图、低碳联盟框架协议、低碳指数和低碳文明公约等4个方面提出了武汉创新型城市低碳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文章选取河北省11个市,在调研河北省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区)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创新型城市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研发现状,针对原始创新能力弱、县域产业布局少、顶层设计不够等问题,提出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吸引京津创新资源、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城市的功能内涵、评价体系及判定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辉  杜德斌 《经济地理》2011,31(10):1625-1629,1650
对我国对创新型城市概念、内涵和分类上的理解不足,借助城市经济基础和城市功能的相关理论,阐明了城市功能、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在解释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概念、内涵和表现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从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两个方面人手,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科技创新城市的概念内涵,并初步设定了科技创新城市的界定标准及相关参数。其研究结果为推动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也为创新型城市的具体发展模式和未来路径选择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引擎,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外发达国家的许多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些经验做法很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国外发展成熟的典型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做法的分析,将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应用于中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以期为中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创新型城市提供经验支持,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素琴  李莹 《经济论坛》2006,(24):53-5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制定“十一五”计划的着力点。2006年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又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秦皇岛市是改革开放之初国务院确定的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战略目标,不仅是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泉州市鲤城区的实际,分析了鲤城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创新型城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四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汉欣 《经济地理》2008,28(1):73-78
深圳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文章分析了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阐述深圳经济发展的三大转变及深圳自主创新经历的三个"台阶",指出高科技园区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深圳区域创新体系有鲜明特色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与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3-2016年城市数据样本,基于国家创新型城市分批次确立的特性,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模型和处理效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创新型城市对属地创新能力的整体效应、长期动态效应和批次效应。结合城市创新微观主体构成特性,分析属地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及企业类型异质性对属地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国家创新城市对属地创新能力提升在长短期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且越早确立的城市对属地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企业集团作用大于上市公司和一般企业。最后,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