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成本粘性的委托代理观点认为,自利的管理者在资源调整过程中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导致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并非处于最优状态,造成了成本粘性.成本粘性无法消除,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成本粘性是可以控制的.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研究成本粘性产生原因的出发点,构建基于代理问题(第一类代理问题)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模型,以此研究成本粘性的成因以及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会计的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帮助经济决策者更好地认识、管理经济活动,进而做出更加明智的经济决策(我称之为"认知观"),例如企业估值、投资决策、成本核算、绩效分析等;另一是通过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缓解代理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我称之为"代理观"),例如盈余管理、审计、管理者薪酬业绩敏感性等.这两个观点,通俗地讲,认知观强调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代理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代理观与效率观的双重视角,研究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劳动力成本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质押显著提高了劳动力成本粘性;在代理观与效率观理论的冲突下,股权质押通过激化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进而提高了劳动力成本粘性,而效率观视角下的融资约束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弱化效应甚微;股权质押主要影响劳动力成本中的价格即平均薪酬粘性,而对员工人数粘性的影响甚微;股权质押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提高作用仅在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银行业竞争适中、股东持股比例较低、信息质量较差时显著;股权质押对劳动力成本调整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会导致企业整体的劳动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4.
向银行贷款,有的企业容易得到,有的比较困难。贷款时可将银行作为委托人,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一、银行的顾虑现实世界是个信息不完全的世界。即信息不对称,可分:一类是事前非对称信息,交易前买者不知道但卖者知道信息;二类是事后非对称信息,是签定合同后,买者或卖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利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情况下的二级供应链委托代理问题.在假设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以及零售商的最大努力水平和最小努力水平可预测的前提下,分别设计了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两种情况下的供应链激励契约.  相似文献   

6.
管理者薪酬理论来源于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最早是由Ross,S提出的,后来经过Mirrless,J.和Stiglitz,J.E.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公司治理的分析框架。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该理论认为由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将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从非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来看,非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非对称信息也有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希望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合约代理机制,从而使代理人能够为委托人的利益行动,以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经营效率普遍偏低,这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的结果。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效益和效果的有效途径则是对管理者管理水平的客观评价,由此管理审计应运而生。文章以委托—代理理论及收益—成本理论为基础,并利用博弈论对管理审计开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在信息不对称提供的机会中,企业管理者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原因.往往不会无私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贡献力量。因此,重点研究股东、管理者、债权人三者关系的委托代理理论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激励”作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重要手段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由于采购企业与其内部的采购人员之问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及两者目标的不一致,故二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在考虑采购产品性质、外部随机因素、采购人员成本、采购人员的效用函数等因素的情况下,通过对模型解的分析,给出了影响激励采购员激励强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采购产品的性质等几种不同情况下的激励强度,并针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0.
段霭君 《价值工程》2013,32(5):173-175
会计信息失真研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尝试运用经济学原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成本收益不对称、会计制度不完善和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从增加惩罚成本、向信息使用者征费、加强会计制度规范建设、强化契约关系和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的概念和基本模型为基础,探讨了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与一般模型的不同之处。然后从企业制度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变革现有的成本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2.
管萍  陈鹰 《四川会计》2001,(12):7-8
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受托关系(即所有者、投资者、委托方和经营者、管理者、代理方之间的关系),直接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现象(InformationAsymmetry)的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是指:在信息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所掌握的信息有差异,通常供给方有较完全的信息,需求方有不完全的信息。当委托方委托代理人管理企业时,事实上,真正了解企业状况和控制信息输出的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方)希望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甚至包括虚假的信息)使自己获利;而较少信息的一方(投资方)则须…  相似文献   

13.
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政府审计一直被作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按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治理机制和政府审计的逻辑顺序,分析政府审计为什么能够以及如何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及其运行离不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环境不确定,公共权力机会主义必然出现。在应对公共权力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中,事前审计是制衡机制,跟踪审计是监督机制,事后审计是问责信息保障机制,审计基本功能是鉴证公共权力机构在责任履行、资源使用、信息报告、最大善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带来了信息不对称、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上机会主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所有者经营的实现。因此,企业应明确内部审计的科学定位和职能发挥和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中最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目标取向不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经理人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从而加重了代理成本。为了减少代理成本,同时又能使经营者尽职尽责地为他们的利益而工作,建立一  相似文献   

16.
所谓职业经理人,即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将所经营企业成功视为自己人生的成功。通过管理企业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专职管理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所有者和职业经理人形成的是委托-代理的关系。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所有者或者是委托人追逐的目标,这一目标通过委托代理人(职业经理人及其内部员工) 来实现。但是当职业经理人与“东家”在信息不对称和没有有效要约的情况下, 就会出现委托代理的信任危机——职业经理人的出局即OUT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两市A股313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红权分离与否的视角,探讨了管理者自信程度对企业成本粘性在两权分离度不同情况下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成本粘性正相关;相较于实际控制权与现金流分红权不相分离的企业,两权分离度促进了管理者自信程度对成本粘性的正...  相似文献   

18.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各方信息使用者对于企业信息量的掌握不同,对同一信息的反应程度不同的一种状态。信息的不对称是因为控股权和管理权的自然分离所产生的,广泛存在于现实的理财环境。按信息不对称所发生的时问划分,一是存在于事前当事人之间决策时,会导致经营者的逆向选择行为,企业的目标是降低信息成本:二是存在于事后当...  相似文献   

19.
对于军用定制软件,通常采用成本导向法进行定价。但是,现有方法在设置成本分担率这一参数时,没有考虑道德风险的影响,导致无法有效激励承包商降低成本。文章分析了军用软件采办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分别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建立了军用软件的目标成本激励定价模型;通过模型的优化,确定了使军方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成本分担率参数;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并对相关参数变化对采办费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在合同中引入激励机制,使承包商做出更大的努力,以达到控制采办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代理理论区分了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大股东的存在可以减少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然而却导致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大股东滥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的剥夺,以获取私人收益,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企业股权都很集中,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防范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许多学者对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