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应该避免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减少对公司价值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国内外仍有不少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我国还呈现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说明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存在一定理论依据。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结论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找到充分的理由。我国不合理的制度背景,产生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9,(21)
我国的股票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进入全流通时代。在新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可以选择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多种方式实现股权再融资。其中,定向增发发行门槛低、发行速度快、发行费用低等诸多优势受到上市公司的追捧,目前,定向增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股权再融资最主要的方式。本文以北汽福田为案例,对其定增前后的企业绩效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孔兵 《河北金融》2016,(2):60-62
目前我国证券发行的注册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在此背景下,关于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改革也逐渐引起各方重视,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退市制度是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乃至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我国IPO注册制改革的背景出发,具体分析了我国目前的退市制度及其发展状况,并得出了我国目前退市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根据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退市制度,实现退市制度改革与注册制改革的匹配对接.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的偏好,一方面是制度使然,另一方面与上市公司控制制度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5.
定向增发融资是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在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基础上引入的新型发行融资制度。其法律依据是2006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近年来,定向增发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方式。即使在2008年证券市场熊市期间,仍有107家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再融资。2011年以来,定向增发方式的融资规模更是超过了IPO。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都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行为的分析,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再融资经营业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由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融资监管体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具有更复杂的制度背景,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国内上市公司的融资政策和融资行为,理论界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公司融资行为的研究更多围绕着再融资的盈余管理问题,对再融资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也很少关注。因此,本文将对配股、增发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股权结构、股权再融资行为与绩效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上市公司一方面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另一方面却是股权再融资的绩效低下。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过度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和再融资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问题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章卫东  王乔 《会计研究》2003,(11):44-46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与西方财务理论融资顺序相悖。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是股权再融资的成本偏低。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结构造成的,过度的股权融资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必须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股权融资的监管、规范市场运作等方面来治理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方重  王伟  王一添 《中国金融》2022,(10):35-37
<正>要深化对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再融资机制内涵要义的认识,始终坚持和强调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机制注册制前后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发展特征以定向增发为主的多元化品种格局仍然稳健在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企业融资大多遵循梅叶斯的“优序理论”。以美国为例,企业内部融资比率高达75%,而债券类融资和权益类融资只占25%。而我国资本市场则呈现出不同的态势。2020年,上市公司通过权益再融资共募集11522.08亿元,相比同期美国上市公司再融资2585亿美元,以融资金额/总市值作为可比口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原因,然后就此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在筹措资金方面具有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最后”的再融资次序有着明显不同。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及内在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况及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融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机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配股和增发新股是股权再融资的两种主要方式。相比较而言,配股的资本成本要低于增发新股,而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再融资时都倾向于选择资本成本较高的增发新股方式;而且在股权再融资之后,公司的发展能力出现了下滑现象。这两种现象,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之中一直都是财务之谜。本文通过选取2006年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即以2005年~2010年的报表数据作为样本,验证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的上市公司是否同样存在着这样的财务之谜。通过指标衡量公司发展能力,采用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测量哪些因素对公司发展能力的影响较为重大,从而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对我国上市股权再融资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再融资仍是主导.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成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直接融资现状,认为当前我国股权融资规模还比较小,发展潜力大;对比国外成熟市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然后提出要普惠注册制,改进IPO审核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提高新股发行效率,建立健全退市制度,完善市场化再融资与并购重组,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提高股权融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图1分析了2006~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不同股权再融资方式,图1显示,从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到2010年,上市公司利用定向增发融资的次数远远大于其他两种股权再融资方式。表1对比了2006年和2010年实施不同股权再融资方式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总额。表1显示,实施定向增发的企业从2006年的52家扩张到2010年的290家,增长近5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眼于我国当前A股市场萎靡不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导致人心惶惶,投资信心遭到重挫的情形,从我国当前形势下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寻找其原因,进而对再融资的监管提出以下三个观点:1·再融资资格的审定应该更多的让市场去做判定。2·通过削弱控股股东的决策权以此抑制其股权再融资偏好。3·大力发展企业债市场以此平衡企业股权再融资冲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眼于我国当前A股市场萎靡不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导致人心惶惶,投资信心遭到重挫的情形,从我国当前形势下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寻找其原因,进而对再融资的监管提出以下三个观点:1·再融资资格的审定应该更多的让市场去做判定。2·通过削弱控股股东的决策权以此抑制其股权再融资偏好。3·大力发展企业债市场以此平衡企业股权再融资冲动。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设计聚集因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股权再融资的聚集效应的存在性,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聚集效应体现为两个层次: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总体发行存在着聚集效应。另一方面,三种融资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交替出现的选择性的聚集效应。在行为金融的视觉下分别从市场和公司两个角度来分析再融资聚集效应和再融资决策的成因,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内部需求、市场时机和从众行为是聚集效应的重要因素,最后文章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使中国股市实现了全流通,在这样的环境下,钢铁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将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结合钢铁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案例,可以分析和比较上市公司股改前后融资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