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宋思宸 《价值工程》2020,39(4):95-97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跌,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杠杆率的快速上升。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是目前政府最青睐的实现"稳增长"和"降杠杆"的工具。本文采用中国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含有控制变量的货币政策与杠杆率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杠杆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杠杆率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提高。并由此提出了五项政策建议,一是持续将"降杠杆"作为目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二是建立"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的双支柱,平衡稳增长、去杠杆与防风险间的关系,三是在提高货币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强调微观措施与结构调整,四是货币政策配合其他政策共同完成宏观调控,五是建立杠杆率动态监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所有权异质性引入企业投融资决策模型,并借助融资成本、国有企业的挤出效应和杠杆-收益错配三组概念将货币政策、企业融资决策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融合在一个分析框架之下,得出货币政策对企业资产负债率,进而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基本推论。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决策、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但无论货币政策宽松与否,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始终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持续攀升的主要推动力。由此,本文认为“去杠杆”相关政策应警惕所有权异质性带来的扭曲效应,其核心或着力点应当放在国有企业一端;而货币政策则应保持适当宽松,以“宽货币、紧信用”缓解国有企业对非国有企业的挤出效应,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蓄能。  相似文献   

3.
土地财政能够在经济实践中对微观企业主体产生重要影响.土地财政强度越大,则能够显著推动企业杠杆率水平上升,对于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从机制路径来看,宏观上,土地财政会强化地方政府的干预能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度;微观上,土地财政导致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加剧,并降低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这些都导致了企业杠杆...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钢铁企业当前突出的高杠杆率问题,分析了国有钢铁企业高杠杆率形成的原因。根据国务院降低企业杠杆率相关文件要求,在政府"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国有钢铁企业要从内部"苦练内功",挖潜增效;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规模;多措并举盘活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等途径降低杠杆率。  相似文献   

5.
融资融券交易为中国股市引入了杠杆特征,加大了股票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以2015年股灾前后为样本区间,分析了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在对我国融资标的股票收益率的解释力度。在此基础上在三因子模型中加入杠杆率因子及其滞后项,探讨杠杆交易背景下融资标的股票的风险溢价特征。研究结果显示: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融资标的股票的收益率,但股灾前后的风险溢价特征发生了较大改变;杠杆率同样具有显著的定价作用,加入杠杆率因子后,融资标的股票的账面市值比因子溢价效应消失;股灾之前,高杠杆率能够支撑高收益,但股灾之后杠杆率因子与收益率的关系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可以为证券监管部门对杠杆率的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昝立永 《英才》2016,(4):80-81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去杠杆。如今,"去杠杆"成为很多行业面临的下一个问题。然而,从企业层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去杠杆,而且情况可能还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很多企业需要"加杠杆"才是更好的利用了资本资源。此次,《英才》记者通过对A股市场中一些受关注度较高行业的数据对比,尝试对企业"杠杆率"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的背景下,文章以201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最优杠杆率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关系,并针对不同产权性质寻找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最优杠杆率区间。研究表明:当企业杠杆率介于24.69%和39.09%之间时,既能提高创新投入,又能提高创新产出。与此同时,企业不同产权性质与创新的关系具有差异性。民营企业的最优杠杆率区间为低于41.07%,国有企业的最优杠杆率区间为20.75%到56.14%,在此区间,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企业杠杆率能最大限度促进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迅速壮大.将2011—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数据与北京大学2011—2018年城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匹配,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基于企业异质性特征展开分析,并利用调节效应模型讨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会显著抑制民营企业杠杆率,有效防范企业债务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大型民企的去杠杆弹性更大,并且在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中,数字金融对企业去杠杆的促进作用更强,即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数字金融对企业杠杆率的抑制作用减弱.上述研究为数字金融的发展及民营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信贷的期限结构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对非金融企业中长期信贷支持是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文章将企业杠杆率纳入中长期信贷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当企业杠杆率处于中低区间时,中长期信贷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当企业杠杆率过高时,中长期信贷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被削弱,但在中高杠杆率区间,对民营企业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更能提升其绩效;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长期信贷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不断走弱;第三,在一定杠杆率水平下,中长期信贷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且这一关系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成长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个公司也都面临着国内外风险挑战日益严峻的复杂局面,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也随之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杠杆效应可以为企业带来杠杆收益,但收益从来都是与风险为伴,控制风险、降低风险损失,提高企业收益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管理者选择较优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组合,提高对杠杆率的严格把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DSGE基准模型和扩展模型,引入家庭、企业及政府部门借贷机制和老龄化冲击,从住房价格及宏观杠杆率视角研究老龄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住房投资品属性的扩展模型中,面临老龄化冲击后,我国居民杠杆率会上升,住房价格会暴涨后暴跌,可能造成房地产泡沫破裂,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技术冲击还将使居民杠杆率进一步上升并使其与老龄化冲击叠加,房价暴涨暴跌的效应会倍增,房价泡沫破灭后,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不考虑住房投资品属性的基准模型中,老龄化冲击对房价从而对宏观杠杆率的负面影响明显减弱。我国必须构建"房住不炒"机制,完善及推广"以房养老"政策,营造良好金融投资环境,缓解老龄化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20,(5):39-39
2008年以来,基础设施的融资方式经过多次完善和发展,资金来源主体不断扩张,从地方政府扩展至非标主体以及国企、央企等。对于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来说,传统的融资工具在扩张中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客观上也带来一些其他的经济影响,如企业债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需兼顾企业杠杆率抬升的风险、PPP需要在清理整顿后规范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银行的高杠杆及其顺周期行为是一个与宏观经济波动以及银行自身多方面相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与流动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杠杆存在顺周期行为,但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存在差异。国有商业银行的杠杆顺周期行为并不十分明显,而较小规模的商业银行则强于平均水平。银行的贷款占比和存款占比对杠杆顺周期行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表现为贷款占比的增加放大了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存款占比的提升则存在减缓的效果。银行杠杆与流动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两者呈反方向变化,即银行杠杆越高,其流动性水平越低。考虑到杠杆本身的顺周期行为,那么银行通过提高杠杆水平扩张资产规模时,同样存在着流动性短缺风险。杠杆率监管要求的提出并不会显著影响银行盈利能力,而流动性要求的提高则会降低银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研究人口结构转变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从短期来看,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到跨越"刘易斯拐点"、从"人口红利"走向"人口负债"的转变会影响一国的负债融资能力、资产配置能力以及使用杠杆率的能力,并相应产生三种潜在的风险:融资风险、资产价格下行风险及杠杆率收缩风险。人口结构对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可能冲击限制了政策的腾挪空间,未来经济过热与经济"硬着陆"之间的切换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15.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中国上市公司杠杆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发达国家公司杠杆率的部分因素确实也以类似的方式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但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具有很强的经济转轨时期的特点。这体现为公司杠杆率与公司国有化程度的强正相关关系和公司成长性对杠杆率没有显著影响,这也说明制度因素显著影响公司的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1999年~2012年宏观月度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的顺周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具有顺周期性,商业银行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主动调整杠杆率,以实现一定风险水平下的利益最大化。在经济上行周期,决定杠杆率的主要因素是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等宏观因素;在经济下行周期,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流动比率来降低杠杆率,达到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房地产》2023,(2):46-51
2022年末,随着房地产“第三支箭”正式落地,短期企业融资通道打开,房企首要任务应是抓住融资窗口期,积极作为,最大限度补充流动性。同时,恢复“造血”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尽管当前房地产销售恢复节奏较慢,但随着核心一二线城市优化调控政策及疫情形势的好转,核心城市市场或率先企稳,企业应积极营销加速回款。2023年房地产市场仍将处于“去库存”阶段,企业应以销定投,积极运用数据工具科学决策,优选城市、优选项目,实现换仓,通过深耕价值城市穿越行业周期。另外,“保交楼”已成为行业当下核心关注点,企业交付力变得愈发重要,交付力也将成为企业未来能够赢得购房者、金融机构、政府等各方信任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非金融部门的债务比率已经远超的国际警戒线.2014年,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率为123%.截至2015年,我国非金融企业的债务率高达131%.预计2016年底,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率将达140%左右.较高的债务水平根本无法维持,因此非金融企业迫切需要债务清偿.本文分析了我国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的成因,并就在我国企业去杠杆过程中,政府应当如何通过税收政策措施推进去杠杆进程平稳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1—2015年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数据,考察了国家风险、多边金融机构的支持、项目本身所在行业及股东特征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杠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国家风险和多边开发型金融机构对PPP项目融资资本结构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风险较高的国家,借款机构往往惜贷,项目融资的杠杆率较低;而多边开发型金融机构的参与,不论是以贷款人、担保人还是股权投资人的角色,都能显著带动其他社会资本参与项目融资,使项目获得更高的杠杆率。  相似文献   

20.
任碧云  关秋 《财会月刊》2023,(6):114-123
本文将金融科技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置于同一框架下分析,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信贷获取和生产率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背景,构建包含信贷错配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金融科技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主要体现为,当存在信贷错配时,不利冲击导致总产出下降较多,而“稳增长”政策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较小;金融科技能够降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溢价、提高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率和生产效率,减轻信贷错配程度,从而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因此,应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