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傅颀  傅晔姿 《财会月刊》2020,(15):50-56
近年来"高送转"股票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与"高送转"相伴而生的往往是大股东减持现象。以天龙集团的"高送转"为例,通过对其"高送转"潜在动机与市场反应的分析,探究上市公司偏好采用"高送转"股利政策的深层动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市场影响。研究发现,许多上市公司推行"高送转"政策的目的是便于以前年度参与定向增发的人员在股价高位抛售股票获取利益以及大股东减持套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对股票送转抱有极大热情,送转比例居高不下.Z公司上市公司在2014年与2015年“高送转”后,公司控股股东、董事与高管频繁减持套现.该减持行为是相关人员蓄谋已久、专等到公司“高送转”后伺机套现,或是为了提振股价、方便后续融资,还是顺手牵羊、趁势而为地进行套现?本文应用与“高送转”有关的理论假说、结合该...  相似文献   

4.
吴琪琪 《当代会计》2021,(16):154-156
大股东减持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屡屡发生,且大多数减持行为给资本市场甚至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减少资本市场中大股东减持行为,能够促进资本市场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对此,文章结合A公司案例,从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完善资本市场并遏制机会主义减持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2005年起随着股票时代的来临,我国的股票市场也显现出新的问题。许多大股东不仅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操纵公司的股票,还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的减持来获得巨额的现金收益。当大股东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不看好时,往往会选择减持,中小股东受减持风波的影响,也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该公司股价暴跌,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这些行为不仅会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B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揭示B公司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并对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8,(13):58-59
本文从大股东减持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借助部分上市公司的减持案例,从理论上分析了大股东减持股票后分别对股价、企业以及中小投资者产生了何种影响。并针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提出了一些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7.
证监会2016—2017年连续两年发布了"减持规定"。为了验证减持规定的实施效果,研究了"减持规定"颁布前后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发生的次数、比例和数量的变化,以探讨监管法规的颁布对大股东减持行为的规范作用。实证分析表明,"减持规定"对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比例和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没有降低违规减持发生的次数。"减持规定"对非控股大股东违规减持比例和减持数量有显著的约束作用,但没能有效降低控股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比例和数量。"减持规定"能大大降低中小板公司的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比例和数量,但在主板和创业板公司未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微弱的证据表明2017年的"新规"比2016年的"旧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股权分置时代,由于无法通过在市场上转让原始股权来获取资本性收益,持有大量非流通股的大股东主要由非证券价格渠道获得利益。有关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输送的研究也发现,资金占用(李增泉等,2004)、并购(贺建刚、刘峰,2005)、关联交易(郑国坚等,2007)、关联担保(高雷、宋顺林,2007)、关联投资(柳建华等,2008)等方式成为大股东从上市公司输送利益、转移资源的途径。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股份逐步解禁并取得流通权,  相似文献   

9.
股份制改革成功之后,我国的很多股票可以在市场中流通,因此不少大股东都选择减持股份的方式达到让他们在市场上获利的目的.但是,自股票市场流通后,出现了许多大股东违规减持的现象,而这些违规减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市场的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对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文章以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  相似文献   

10.
11.
高送转作为上市公司分配利润的一种方式受到企业管理层、投资者的追捧,其主观认为高送转具有降低股价以吸引更多资金、改变股票流动性的优势,且送股和转股比例日益攀升。然而高送转并不能对普通投资者的实际利益产生有利作用,更无法推动公司的实质性经营。本文简要概述吴通控股公司高送转情况,从外部因素与内部需求两方面分析该公司高送转行为的可能动机,并对实行高送转后的市场反应及前后业绩进行再分析,由此得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史芳芳 《财会通讯》2021,(18):117-121
非流通股交易的放开使上市公司频繁出现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套利现象,因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该行为对中小股东造成了严重的利益损害.基于此,文章借助实际案例,在分析案例企业大股东减持动因、过程的基础上从企业经营业绩、股价变动、中小股东权益三方面深究了大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影响后果,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举措,期望能有效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充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相似文献   

13.
高送转之后,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双赢,还是上市公司挖下的一个个股本扩张的黑洞呢?嘉宾施光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大霄|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斌|国联证券研究员股市中,高送转题材多年来一直是每年固定档的炒点。而在今年,伴随着年报的逐步亮相,  相似文献   

14.
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一致。研究表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与大股东减持幅度有关,在减持幅度较大时,大股东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在减持幅度较小时,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经营绩效有正面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大股东减持幅度及控股股东减持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但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这种关系并不显著。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建议从会计监管的角度来规范和引导大股东减持幅度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减持行为,以降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事件研究法对证监会公布的创业板涉嫌违规减持、内幕交易的案件进行研究,通过实际和预期收益率对比,列举了向日葵内幕交易案和掌趣科技涉嫌内幕交易停牌核查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事件研究方法对创业板公司内幕交易案件能够准确判断,运用累积异常收益率等指标,对判断创业板公司股东减持行为是否利用内部人信息优势违规操作有一定指示作用,对监管部门的监管方法制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基于股东侵占模型的大股东减持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偏好“高送转”政策,市场对于“高送转”政策也是极力追捧,投资者对“高送转”概念股进行盲目投资,这可谓中国股市的“股利之谜”.对此,理论界一直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文章试图从高送转的先决条件、动机、市场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趋势与特征的分析,以反映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政策的全貌,给理论界与实务界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高派现、高送转行情逐年升温,甚至频现超能力高派现、超高比例高送转等问题,中期分派中的高派现和高送转也较为普遍。以大富科技为例,深度剖析公司高派现、高送转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发现超募资金、偿债压力、公司治理机制、相关法律法规、融资环境与行业自律程度是影响高派现、高送转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从制度建设与执行、公司运营与监管和利益相关者保护三个方面提出有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上市公司大量进行股票送转的动机,学术界尚存争论。本文将不同送转理论纳入同一个计量模型,利用2006~2010年进行高送转公司的样本对不同送转理论进行了验证,为解决关于股票送转动机的争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支持了"最适价格假说"与"股本扩张假说",而拒绝"信号传递假说"、"价格幻觉假说"与"股利迎合假说"。此外,本文模型对高送转公司的预测准确度达90%,基于模型预测建立高送转公司的投资组合可以获取较稳定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7—2011年大股东减持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进行分组以后发现,对于私人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当年的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而对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