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成为中国国家审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审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广大审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建立健全审计法规,拓展审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探索审计方法,中国的审计监督工作初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然而近8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审计环境的变化向审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审计法》已经在许多方面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为此,结合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八个方面问题,本文提出了修改《审计法》的建议,旨在…  相似文献   

2.
《宪法》、《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是调整和规范审计监督活动的基本法律依据。在《审计法》及《实施条例》中,不仅明确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权和处罚权的法律界定,从而使审计工作承担起更重要的执法责任。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现行审计工作中,在对审计处理处罚权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改进,以使审计机关及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审计行为,通过多种处理处罚方式,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法律尊严,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廉洁性、专业性、回避性、保密性、合法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原有的《审计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党中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进行第三次全新修订。在依法审计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对我国审计工作明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审计法》的修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必然。如何及时地把新《审计法》各项规定贯彻到我国审计活动中,本文通过对新《审计法》修改内容的解读,提出更有效的执行途径,坚持依法审计,切实提升我国审计工作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解读和阐述了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出台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依据《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主要对审计监督机制、审计监督职责、审计职权行使、审计程序等方面进行了修订,使其内容更明确、更具体和更具可操作性,为切实贯彻落实《审计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姜波  张波 《山东审计》2000,(6):19-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三条对审计依据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对审计依据进行了解释 :“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本条例以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它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依据。”将审计依据一分为二 :一是实施审计依据 ;一是实施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运用依据的地方很多 ,做法也很多 ,本文试就审计过程中的依据运用谈点粗浅看法。一…  相似文献   

7.
与原审计法相比,新修订《审计法》的条款内容有所增加,由之前的 54 条增加到了 60 条,条款内容主要变化表现在党的领导、队伍建设、审计职权、审计工作方式、结果运用等七个层面,同时对内部审计相关条款进行了补充与修订,这对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法律指导意义,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明确新审计法的相关法律条款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8.
李健 《审计月刊》2005,(1):12-12
效益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的职责,是形势发展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国审计与国际审计接轨的需要。真实、合法、效益是审计法赋予审计的三项基本的职能。在国外,效益审计在审计业务中已经占有相当多的份额,一些发达国家的效益审计在审计业务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90%。2000财务年度,美国审计总署通过效益审计工作实现了230亿美元的直接财政收益。  相似文献   

9.
陶岚 《财会月刊》2022,(S1):8-12
2021年新修订《审计法》的通过,推动了国家审计校正职能定位,创新了审计观念。本文通过分析新《审计法》变化亮点,与之匹配相适应的审计观念,探讨新《审计法》背景下评价反馈型审计、国家治理审计、开放性审计、建设服务型审计与协同审计五大新理念,并从保障真实性、立足宏观性、强化开放性、提高建设性、加强协同性五个方面提出新《审计法》下国家审计观念变革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1994年8目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简称《审计法》)是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审计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审计监督。《审计法》遵循《宪法》关于审计监督的规定,对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原则、地位、职责、权限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审计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审计法》的实施,保障了依法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的要求,强化…  相似文献   

11.
审计法的修订次数虽然不多,但对我国政府审计制度的建立、促进政府的转型以及加强国家治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审计法律的修订上做出分析,阐明了审计法修订在国家治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现有的省级《审计监督条例》中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审计现实情况,提出国务院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应明确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修订后的审计法增加了绩效审计的规定,意味着审计的职能、方式和重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原先监督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到现在同时要注重经济决策和资金运用的效益,配合审计法的变化,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来加强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一、新审计法与政府绩效审计新审计法主要修改  相似文献   

14.
《审计法》自1994年颁布以来,在规范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行为、监督国家机关及有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行为等方面效果显著。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立法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笔者对此谈点粗浅看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审计法》规范体系上的立法缺陷 我国《审计法》由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及附则等七部分构成。该法规范的对象为国家审计  相似文献   

15.
郭旭 《广东审计》2002,(3):43-44
我国恢复政府审计监督制度18年来,审计监督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与一些建立政府审计制度时间较长、审计制度较成熟的国家比较,我国的政府审计在有些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而审计结果的公开度、透明度较低是诸多不足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虽然《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披露审计发现问题,但《审计法》实施以来,除审计署在《中国审计报》等本系统刊物公布过数量不多的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揭露的一些严重问题外,各…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全国人大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自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和审计部门以及广大干部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认真贯彻实施修订后的《审计法》,并以此为契机,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全面规范审计监督行为,不  相似文献   

17.
审计法规定了一些近似的概念,如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等。这些审计法相关范畴尽管名称相似,但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其法律意义也完全不同。学习和贯彻修订后的《审计法》,必须把握审计法理念的变迁,准确理解这些容易混淆的审计法范畴的特定含义。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审计法》的修订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将国家审计的政治属性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以及审计人员的言行之中。《审计法》的修订既显著拓宽了审计范围和业务类型,相应优化履行审计所需的权限、流程和方法;又加强审计机关自身队伍建设,强调统筹审计资源实现内外联动;还进一步凸显了国家审计的风险防范功能,明确审计整改和监督责任,着力强化审计报告及审计成果运用。《审计法》修正条款为国家审计工作实践提供了法治保障,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贯彻落实《审计法》的过程中,要坚持研究型审计,助力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表明了县级审计机关是国家审计机关最基层的地位。尽管《审计法》第十条指出“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设立派出机构”,但是,派出机构不具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法人资格,《审计法》第十条第二款已经明确“派出机构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进行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20.
所谓奇异关注审计法,就是注重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奇异现象进行重点审计的方法。在审计实务中,恰当运用奇异关注审计法,常常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本文所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