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国内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199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银行盈利状况、经营管理水平、抗风险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导致了国内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费用率下降;贷款呆账准备金率上升;外资银行的进入显著提高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的平均收入,并且对我国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产生显著影响,但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熊雅婧 《财会通讯》2021,(4):151-154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流业务之一,关系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文章采用HP滤波方法确定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权重,并对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运用我国94家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数据进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估计,得到了同业资产通过同业拆借率、广义货币增长率和资本充足率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估计结果,最后针对估计结果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2002~2011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核心资本充足率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对银行业利润效率的影响。发现我国四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ROE、ROA略低于12家一般股份制商业银行,但较其上市前的差距小很多。研究还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宏观经济呈显著相关关系,与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无明显关系。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绩效,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2011年间的资本充足率与风险行为之间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风险激励效应存在多重影响,对部分银行具有正向的风险激励效应,对大部分银行具有负向的激励效应。在此基础上,对监管当局的监管行为和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中国127家商业银行2008-2011年间的资本充足率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风险激励效应存在且显著,对资本不足的银行而言,风险激励效应则更明显。监管当局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目标是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如果风险激励效应存在,则与资本监管的初衷背道而驰,这是监管当局不得不引起关注之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的6家商业银行2015~2018年的财务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权益、贷款、利润、不良贷款率四个方面的增速都可促进资本充足率增速的提升;利润增速及不良贷款率增速与资本充足率增速呈现相反态势。各大商业银行可利用股票的增值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的发行,或通过整改完善自身资产结构、调节资产组合、避免不良贷款出现以及提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等举措提升自身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我国110家商业银行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1)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动具有顺周期效应.(2)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调整具有非对称性,一方面在经济上升时期资本充足率的增加显著小于经济下降时期资本充足率的降低幅度;另一方面,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动的顺周期效应更为剧烈,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大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中小银行.(3)资本充足率顺周期调整的动因主要源自监管资本的亲周期性,而风险加权资产的亲周期特征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特征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2010年,在雷曼兄弟破产两周年之际,《巴塞尔协议Ⅲ》在瑞士巴塞尔出台。新巴塞尔协议重新界定了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背景及协议中有关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内容入手,阐述巴Ⅲ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以及分析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A股上市银行2007-201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引入与商业银行迎合资本监管行为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偏好及运用程度确实对其资本充足率产生重要影响;(2)当商业银行面临核心资本充足率监管压力时,银行管理层倾向于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资本管理;(3)当商业银行预计当期资本充足率较低时,管理层倾向于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进一步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与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迎合监管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存在迎合资本监管要求而利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有关资产经营管理行为调整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我国已于2013年1月1日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新巴塞尔协议的亲周期问题对以银行为主要融资途径的国家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利用Pennacchi等提出的盯住市场的商业银行资本比率模型和Bank-scope中我国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1996~2004年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盯住市场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表明盯住市场的商业银行资本比率是一个宏观经济领先指标,具有积极的、理性的超前反应能力;研究还表明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历次注资是反周期的有效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时提出了应对亲周期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风险识别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信号博弈模型,对资本充足率监管下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分离均衡条件下,资本充足率监管最有效;在准分离均衡条件下监管效果次之;在混同均衡条件下,监管效果最差。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发现: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不仅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具有实质性影响,而且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思想、经营模式和经营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资本约束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敏感性,并针对不同微观特征的银行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216家中国商业银行2006—2016年微观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信贷风险显著相关,资本充足率越高,信贷风险越低,但是非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信贷风险相关性在统计上不显著;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信贷风险显著相关,但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信贷风险在统计上不显著。由于银行异质性,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敏感性存在差异。这一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资本约束对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为政策当局协调好资本监管政策,注重银行微观特征,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措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邱叶 《企业导报》2012,(23):30+88
资本结构是公司财务与融资决策的关键内容。创业板市场作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一员,对为中小企业提供更方便的融资渠道及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创业板市场36家上市公司2009~2011年面板数据,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Panel Data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企业总体负债比率较低,资本结构与企业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与营运能力及偿债能力呈负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无显著相关关系。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4~2011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数据,研究资本约束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主要是信贷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自2004年中国资本监管制度实施以后,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不断增长,贷款占总资产比率呈下降趋势,资本充足率和所有者权益占比呈上升趋势;但是回归分析发现资本约束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2002-2008年A股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风险、资本结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与银行规模五个方面时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率与加权风险资产率及银行规模显著正相关,贷款减值计提率与资本充足率负相关,与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和风险保证.而银行资本结构则对于实现商业银行的财务目标和稳健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银行在国际银行业的排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经营绩效与国际先进银行存在明显差距,在资本充足率指标、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等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方面,我国银行明显落后国际先进银行.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次级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商业银行快速补充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但是大量次级债券的发行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对发行者而言,可能加大银行的长期财务成本、造成银行业整体资本量虚增、影响商业银行的长期稳健发展;对投资者而言,可能因购买者对次级债券认识不够或商业银行互持次级债券而形成风险;次级债券的发行还可能对货币政策的执行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04年~2009年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研究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否改善,以及如何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结果发现,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比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引入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率、股权集中度和外部监事比率这四个中间变量,文章进一步发现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从资本充足率、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三个逻辑通道影响中资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在肯定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同时,还要注意防范可能带来的管理文化冲突和金融监管以及可能存在的战略投机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勒纳指数衡量银行竞争程度,基于56家商业银行2010—2019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银行竞争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这种影响是否因银行类别和竞争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将样本分别按照银行类型和竞争程度高低分组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宽松的货币政策激励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银行的竞争程度越高,资产规模越小,流动性水平和资本充足率越低,货币政策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越强;竞争加剧对这种影响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中;对于竞争程度较高的银行而言,流动性水平和资产充足率越高,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反应越审慎。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不仅可以增加营收,而且进行对冲交易也能降低银行风险。本文以2010-2017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表外业务对银行的风险、盈利能力、杠杆和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表外业务可以显著地提升银行的股本回报率和股票收益,与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非系统风险成不显著负相关,但也提高了银行自身的系统性风险;表外业务活动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动性与杠杆率所起到的作用较小。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国内金融市场环境,加快银行体制和机构的改革,使商业银行合理科学地发展自身表外业务,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以增强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