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A股上市公司2001-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GMM)估计技术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的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发现:(1)盈余管理与过度投资存在正的显著相关关系;(2)盈余管理与公司的过度投资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盈余管理对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具有短暂性、临时性的特点,而过度投资水平对盈余管理程度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普通线性回归方法来研究盈余稳健性,只能描述Basu模型中收益与盈余关系的平均程度,无法完整呈现两者之间的各种可能关系。文章基于分位回归方法,利用经过调整的Basu模型,试图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同盈余水平与稳健性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在盈余管理的影响之下,不同盈余水平上的企业盈余稳健性程度不一,处于分位值两端的公司稳健性高,处于中间分位值的企业稳健程度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普通线性回归方法来研究盈余稳健性,只能描述Basu模型中收益与盈余关系的平均程度,无法完整呈现两者之间的各种可能关系。文章基于分位回归方法,利用经过调整的Basu模型,试图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同盈余水平与稳健性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在盈余管理的影响之下,不同盈余水平上的企业盈余稳健性程度不一,处于分位值两端的公司稳健性高,处于中间分位值的企业稳健程度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0家旅游上市公司2009—2018年的数据包络分析效率值进行纠偏修正,并构建政策支持与企业投资对于旅游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Bootstrap截断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上市公司整体上处于非有效状态;政府补贴与金融支持会对企业运营效率产生抑制作用;企业投资对效率的提升作用是决定性的,远远大于政府补贴和金融支持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5.
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使企业信用评级受到质疑,作为企业决策主体,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值得探讨。以2013~2017年有企业信用评级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Ologit和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管理层风险偏好、盈余管理与企业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信用评级呈显著正向变动关系,表明管理层风险偏好会影响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整体信用风险的评估;管理层风险偏好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部分是通过盈余管理活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晓芳  徐杨 《会计之友》2015,(1):37-43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首先通过对信号传递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的分析,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影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作用机理。然后通过Richardson(2006)的改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实证证据。接着将样本分为过度投资组和投资不足组,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行回归,得出较高的内部控制水平能够抑制企业的非效率行为的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上市公司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行为作为一种会计操纵手段,会使财务信息失真,许多具有潜在财务危机的公司会对盈余进行较多的管理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增多是与其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大小相一致的。文章首先以盈余管理和财务预警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为切入点,以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然后,选取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对比模型并进行实证验证。  相似文献   

8.
吴德军  杨琴 《会计之友》2012,(18):18-22
较高的投资效率是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结合我国企业特殊的股权性质,以我国2008-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盈余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盈余能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代理问题来提高投资效率;并且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这种正相关性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管理股权、会计选择与盈余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异常应计项目框架和修正的Jones模型,以1995—200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管理股权通过会计选择影响企业的盈余质量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股权比例与盈余质量之间呈U型分布,相对集中的管理股权有利于提高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投资机会集、内部控制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投资机会集的增加,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将显著减弱;加入内部控制治理机制之后,随着投资机会集的增加,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使得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弱;在进一步加入市场化进程和产权属性之后,投资机会集与内部控制的交互作用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只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显著,并且这一效应只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2009年我国深沪股市1333家上市公司横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约束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不同的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方向及程度不尽相同.文章以2000-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视角,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度越高则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在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迫使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且倾向于负向的盈余管理.这表明,在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之下,产品市场竞争存在负面的治理效应,竞争使经理人通过盈余管理扭曲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可能激化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仃为.一直以来受到关注,在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我国存在的盈余管理进行了不少的实证研究。如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证明了我国证券市场上亏损企业盈余管理的存在。陆宇建研究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或为了获得配股权而通过盈余管理将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证据。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吴娜  陆秀芬 《会计之友》2007,(6S):85-86
本文通过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投资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理论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找出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以期通过优化其投资结构,更好地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如何有效遏制企业各类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业界探讨的重要话题。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因仅调整盈余结构而不影响盈余总量的特殊性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但其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以及外部监督在此过程的作用仍需深入探讨。鉴于此,文章以2013—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并验证不同的外部监督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体现外部监督的分析师关注在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中起到了正向助推作用,而外部审计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研究对增强外部监督作用、提升企业盈余质量等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契约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了盈余波动性与研发支出关系的理论假设,以我国2010—201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盈余波动性会影响公司研发投资决策,存在盈余波动性越大,研发支出反而越大的现象;(2)盈余波动性显著影响研发支出的现象存在于高新技术企业中,而在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盈余波动性与研发支出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陈丽蓉  周曙光 《财会通讯》2010,(10):42-44,47
本文以2008年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效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管理(|DA)|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内控部门是否定期提交监督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由此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契约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了盈余波动性与研发支出关系的理论假设,以我国2010—201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盈余波动性会影响公司研发投资决策,存在盈余波动性越大,研发支出反而越大的现象;(2)盈余波动性显著影响研发支出的现象存在于高新技术企业中,而在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盈余波动性与研发支出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程林 《财会通讯》2008,(9):97-99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是投资者日益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我国冶金行业上市公司为例,通过构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冶金行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差异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