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翻开整个电影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当科学技术创新式的融入电影的创作时,每一次都会引发电影理念上的革新.电影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科学技术可以更好的帮助电影展现其所要表达的艺术特色,所以说电影是一种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融入到影视的制作之中.数字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理念的又一次革新,它的出现为电影开辟了新的发展天地,并使电影艺术的形式要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中,笔者将结合现阶段数字技术同传统技术的对比效果,对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前景做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当一些怪诞晦涩的新媒体艺术在电影院里播放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和体验?香港艺术中心坐落在湾仔港湾道与芬域街交界的街角上,看上去并不起眼,不过这里有着全港第一家艺术电影院——Agnès b.。致力于推动当代艺术的香港艺术中心,自1988年Agnès b.建成后,陆续推出大批的艺术电影节目。时至今日,Agnès b.电影院仍是香港最活跃的艺术电影院,致力栽培从事电影和录像创作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3.
吴俊凤 《消费导刊》2009,(13):209-209
决定一部电影的终极价值,是一部电影的"人文含量"而非其"科技含量"。只谈科技含量,缺少对于现实的深沉关照,缺少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是电影的误区。对于电影来说,人永远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素。  相似文献   

4.
服装艺术在电影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代表东西方文化的美国和中国电影中的服装艺术应用为切入点,从不同时期电影与时装的交互作用层面深入探讨电影与时尚流行、生活体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5,(4)
动画艺术的发展丰富了电影艺术的拍摄表现,同时电影制作技术实现了古人藉图画表现动作的欲望,动画与电影在发展中相辅相承。  相似文献   

6.
何进 《中国报业》2021,(6):84-85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邪不压正》,我们可以看到"间离"的这种艺术观念在姜文电影中的反复呈现。本文以影片《一步之遥》为例,试图从叙事结构、叙述方式以及人物与表演这三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姜文电影中"间离"手法的运用,以及通过这样的手法影片的内在表意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阐述电影声音在电影画外空间的运用中起到的作用,探讨电影画外空间的声音作为电影声音的一个重要电影组成部分在影片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艺术表现力.通过电影声音与电影画外空间的关系、电影声音在电影画外空间所起到的作用、构建电影画外空间的方法三大部分来对画外空间的声音进行分析,并结合大量的片例,以及笔者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方法,探析电影声音在电影画外空间的运用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昱瑶 《商》2014,(40):188-188
就我国而言,电影产量一直在逐步上升,电影和电视于现如今已成为了大部分人群的生活娱乐必需品。而在现如今消费经济下的电影艺术,却遭到了曲解与变形,当电影不被当成艺术,而是被作为一种赚钱途径与手段,电影人与观众就不得不直视面对一些棘手问题,如中国武侠片的淡没,以及微电影带给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等,但是观众对于中国电影仍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希望中国电影能够找到并且坚持属于自己的艺术灵韵。  相似文献   

9.
植入式广告是随着电影、电视等现代媒体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相较于传统的硬广告,植入式广告因其自身所具有的隐蔽性的特点,在营销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植入式广告在国内外电影中的应用已有较长历史且发展前景广阔。然而植入式广告在电影中的应用也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载体,电影如何进行广告植入能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又保证艺术完整性?本课题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近十年国内实例出发,以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角度分析植入式广告如何发挥作用。笔者在进一步分析电影中影响植入式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尝试为国内植入式广告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装置艺术是当代中国现代前卫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形式.装置艺术的美学特征正是以对传统艺术的反诘和超越为其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超越艺术与客体世界;艺术与观众二元对立的弥和性:艺术家的设计、作品的自足、观众的参与三位一体的艺术活动性: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在装置艺术作品中能够灵活运用新媒体艺术将取得非常吸引人的现场气氛和出乎意料的表现效果.中国的奥运会开幕式就是这类作品的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忠印 《中国市场》2007,(32):42-44
广州市民、企业在过春节时,为了求得吉利和美化生活环境,总要购买大量的花卉、盆橘等摆放。春节过后,大量的枯花烂橘被弃置,不仅给环境带来危害,而且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本文以废弃物流相关理论作指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君 《中国市场》2007,(32):48-49
随着物流成本的节约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更加需要加强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通过对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最新制定的标准,优化物流流程,构筑现代物流信息系统,避免隐性成本中的不可控因素,建立一套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本文首先讨论目前物流企业运营的缺点,然后探讨了物流企业应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来拓展它的业务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韩栋  翟敬华 《中国市场》2007,(32):83-84
物流运输绿色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实现物流运输绿色化需要多主体、多策略联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已成为统计制度方法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认为,构建信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以信息产业统计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前提: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突出动态分析、定量分析和微观分析。文章还从信息企业投入总量指标、产出总量指标、内部构成指标、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信息企业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时俱进品质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影响,提出新时期的发展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历史相结合,在实践中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为加快我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吴凯 《中国市场》2007,(32):46-47
研究企业物流成本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本文从全局的角度介绍了物流运作现状,明确目前物流成本高的瓶颈问题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突破口,最后提出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环宇  李亚明 《中国市场》2008,(49):100-101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各机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瓶颈,其中市场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中的逆向物流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凯  张莉 《中国市场》2007,(32):76-77
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不得不面临逆向物流问题。企业对逆向物流的处理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逆向物流问题,企业应当从战略的角度积极寻找解决逆向物流问题的方案;培养自己对处理逆向物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In recent decades, while some countries have been growing consistently, others were not able to keep high growth rates and got stuck in the “middle-income trap.”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middle class in avoid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which is a serious threat for many emerging markets, yet an understudied topic in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key growth factors including the middle class, innovation, productivit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ve diminishing marginal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Moreover, the middle cla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void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We also fi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middle-class growth and economic evolution of emerging markets over time.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iddle class,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middle-income tr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