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的英语教学大多采用语法翻译法,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显得"费时低效",互动式英语教学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面向学生这个中心,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扭转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值得广大大学英语教师认真探讨的话题,也是提高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们只有兴趣浓厚,才能主动学习,轻松学习,高效学习。本文就如何实现大学英语精读课兴趣教学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尽管东西方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我们仍然想尽办法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强化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来实现跨文化的顺利交流,本研究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进行探讨,从而强化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校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艺体类英语教学改革存在的困难,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艺体类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以提高和巩固艺体英语教学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在英语是国际语言的今天,学习英语更有助于我国融入世界之中。特别是我们大学生,肩负着创造祖国明天的使命,更要学好英语,注重日常生活中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教学的逐步推广,网络自主学习成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新的方式。文章指出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实施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是十五期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它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等都做了详细描述和规定。这里将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具体要求,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现状做一定分析。相信通过教师的发展,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围绕着英语"教"与"学"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应从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探索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方法,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实时评价者,其教育理念、专业素养以及人格魅力是决定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他们必须解决好语言基础知识、热点知识和语用知识,自我教育、学校教育与教学相长,班级教学、活动教学与远程辅导,知识积累、能力锻炼和态度培养,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和交际目标等各方面的关系。文章从大学英语教师所处的特殊语境入手,深入分析人治语言与法治语言的差异,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其在教育性、教学性和学术性方面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决定了大学英语双向传输教学的本质在于对话性,巴赫金外位性理论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分析,揭示了跨文化交际所具有的平等性、对话性、开放性特征,这一理论将支持我们以一种更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更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文化传输,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失衡的问题,并对具体教学活动牵涉的教学参与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诸要素予以新的认识和调整,进而在此基础上去探索构建一个更有利于文化双向传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面临着融合思政教育的新使命。在梳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基础上,从文本主题与篇章语言两个角度深挖思政元素,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的混合式教学形式,将国家政策、时事新闻、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现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落地。 相似文献
13.
赵滨宁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8,(15):114-117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体现在语言能力、语用能力、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较低。应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注重学生跨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并把文化教学寓于语言教学之中,努力探索语言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大学英语改革的取向为基点,从课程体系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对课程定位与设置的误读。因此,今后大学英语教改工作应在正确解读国家对大学英语改革的精神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重心,整合第一、第二课堂和网络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融宏观与微观为一体,“致用”为课程取向的多维度大学英语课程观,使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最终落实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上。 相似文献
15.
李广伟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9,(2)
多年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设施短缺,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上有偏差,课程设置上不平衡等问题.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加大教学设施投入,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程结构,改变教学观念,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倦怠是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质量。它的产生既有学习者自身的问题,也与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大背景相关。缓解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学校加强领导,克服民族情绪。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综述与比较等研究方法,基于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及融合现代教学理念探析构建高校虚拟教学团队的新思路,力求实现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理念的商务英语教学资源的合理化共享,通过信息沟通与技术联结来完善自身教学团队的结构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词汇习得是影响学习者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心理词汇的研究为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本文从心理词汇的角度探讨如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对词汇的习得,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9.
周可戈 《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2):55-59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人的认知方式不同,其外语学习效果就不同。从认知方式来讲,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学生属于内省型,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年龄和性格、传统教学的影响、考试模式的影响、从众心理和顺从行为等。针对当前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等问题,教师应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充分发挥内省型学生特长的同时,努力将内省型和冲动型各自所长结合起来开展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孙一能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67-69
结合高职教育和英语学科的特点,对浙江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型”团队建设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英语“双师型”老师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质量保障;“双师型”教师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双师型”教师的评聘制度亟待完善。因此,应建立以社会为本位,多渠道、个性化的高职英语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淡化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以及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的界限;开展产学研活动,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双师”素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