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潼骊山风景区距陕西省省会西安市30公里,西潼高速公路及陇海铁路横贯全区,村镇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风景区风光秀丽,古迹众多,尤其是神奇的古泉热水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留连忘返。景区地热资源丰富,华清池温泉早在数千年前就被古人所发现利用,“与日月同流,不盈不虚”。华清池毗邻,建有十多家疗养院、医院、游泳池和温泉度假村等疗养、休息、洗浴、娱乐单位,并建成不同深度的热水井10多眼,宝贵的热水资源为改善景区旅游环境和繁荣临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地下热水、矿泉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天津市地下热水、矿泉水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介绍,阐明分系统、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弊端,提出进一步理顺地下水资源管理体制、将地热水和矿泉水的管理职能划归水利系统、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中心城区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地下热水需求不断增长且无计划的强烈开采状况下,大部分自流泉已消失,地下热水水位已成明显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状况,从开采量及热水水位时空分布的角度,对比分析了第四系热储层及基岩热储层中水位的动态波动特征及漏斗展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热水位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波动,不同部位波动幅度各异;多年的开采,已使得地热水位在持续性下降,漏斗中心水位在逐年加深,热资源在逐渐流失。指出加强地热资源开采量监控及建立比较完善的地热资源管理系统的迫切性,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西地下热水的分布,在全国、特别是相对于内陆各省(区)来说,是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文中以热水的分布规律、类型特征为基础,结合浅部和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对其成因条件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鞍山市地下热水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现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鞍山市地下热水的分布、类型做了概括性归纳,并结合地质构造、水化学特性等资料,分析了鞍山市地下热水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市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认真分析我市水资源现状、以及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8条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忻州市地下热水的水质状况备受关注。选取奇村地下热水实验站对奇村、顿村、大营、汤头4个地热区的地热水水质分检结果,分析评价了当地地热水的pH值、硬度、阴阳离子、微量元素、溶解性有机物质,以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地热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运城市地下热水的赋存状况,对地下热水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运城市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状况,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V8即网络化多功能电法仪V8(MAIN PRODUCTS),是汇集当代最新物探科技成就于一身的一代多功能电法仪,成功地解决了很多过去在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对V8仪器的技术原理与先进测试方法的阐述,通过其在地下热水勘查中的应用以及达到的效果,说明V8仪器的优越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长期以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维持,认真分析省会城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地下热水及饮用天然矿资源丰富,分布相当广泛,目前已发现有408处,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地下热水大都属于低温热水,温20℃-40℃之间,最高水温81.5℃。矿化度0.5-2.0g/l。硬度3.56-5.34mmol/l。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忻州市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分布也较广泛。文中论述了位于滹沱河忻定盆地地下水系统中比较集中的大营、奇村、顿村、上汤头地热田特征,分析了地下热水开发利用现状及潜力,探讨了地下热水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一是把雨水利用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应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因此应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修复统一考虑,把集水、蓄水、处理、回用、入渗地下、排水等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二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滹沱河地下水库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建的石家庄市滹沱河地下水库,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滹沱河倒虹吸附近。该区域是石家庄市的主要地下水源地,已经形成大面积开采漏斗,从地表至地下水含水层多为中粗砂,入渗能力极强,无论是水文地质条件,还是工程条件和储水条件,对建设地下水库都是得天独厚的,其他区域无法具备的。建设滹沱河地下水库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运城市城区地下深层承压水严重超采,地下浅层咸水一直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和利用。本文在分析区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程度的基础上,对地下浅层咸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及措施进行探讨,以浅(咸)代深(淡),涵养深层水源,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市多年平均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为22.4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76m^3.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25,属极度缺水区。一方面,近年来降雨量偏少.石家庄市地表水总量锐减.全市6条主要大河除冶河和滹沱河有少量基流外,其余全年断流:因长期超采地下水,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市现有万亩灌区20处,设计灌溉面积202.65万亩,对石家庄市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灌区投入不足、工程老化失修、管理落后、灌溉面积缩减、效益滑坡等问题凸现,全市20处灌区半数以上不能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足额发放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对水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较高的防洪能力、充足的水源供给、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河湖景观。但是.现实是石家庄市本身水资源总量较小.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4亿m^3.人均水资源量仅246m^3.城市用水量的10%来源于上游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90%依赖地下水。石家庄市地下水的合理开采量(非农业)应为1.4亿~1.5亿m^3/a,而自1990年代起.开采量一直稳定在3亿~3.4亿m^3/a.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且以年均1.3m的速度下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业污水灌溉及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不仅造成了地表水体的污染.而且使地下水水质不断恶化.浅层地下水污染超标区面积已近300km^2。 相似文献
20.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城市的命脉。经过近40年的艰苦努力,特别是近年引岗南、黄壁庄水库水入市和民心河工程的兴建,石家庄市已建成相对完整的城市供水和水环境体系,省会周边卫星城镇、小城市供水体系也逐步形成。城市水利事业支撑和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水资源紧缺、供水水源结构不合理和水环境状况差仍是石家庄市城市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要实现石家庄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而南水北调是石家庄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