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已成为沉重的包袱。国际经验表明,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快速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银行危机的重要工具。不良资产证券化又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处理本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的金融工具。我国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制度性障碍、技术性障碍和环境风险障碍。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改善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建议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分阶段、逐步地改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环境,提高政策明朗度,降低资产证券化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国际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交易结构、特殊目的载体、制度安排、定价、评级、资产管理等问题上都有着和一般信贷资产证券化不同的特点;不良资产证券化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改善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速的放缓给企业和银行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银行方面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的不断上升已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并结合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分析了当前国内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针对性的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寄希望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刚 《南方金融》2001,(5):28-30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目前流动性较差的、但在未来能够产生较稳定的现金流收入的不良资产,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操作过程,央行载相龙行长表示,中国将考虑试点推出建设刍行住房按揭贷款债券,相机成立住房按揭公司,此举意味着中央银行将乐于看到对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的尝试,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下面结合笔者近几年清理与处置不良资产的实践,就中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美国等国家使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功化解,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但新工具在某一具体环境下能否适用,还要取决于它所带来的收益是否大于其成本。本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实际情况,对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比较。阐明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特殊性和外部制度环境的不完善,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成本大于其收益。当前着重需要完善资产证券化的市场环境和制度条件,并且积极探索,设计出能够有效降低成本,适合中国市场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与不良资产证券化相比,传统处置不良资产的方法在时间、规模、现金回收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如何有效发挥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应对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挑战,促进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学术界及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之_。本文基于国际比较视角,深入分析了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障碍,梳理总结了国外主要国家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我国加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尚丽媛 《河北金融》2019,(10):41-45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解决储蓄贷款系统的不良资产问题提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策略。随着近年来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成熟,以及国内市场包容性越来越强,我国也在2016年将不良资产证券化重新搬上历史舞台,为我国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2016年5月重启至今三年,2005-2008年也有过探索,我国商业银行成功将部分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获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但目前商业银行对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热度不再高涨,其发行量也是与日递减。基于此,有必要将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一处理方式的概念、流程、特征、利弊讲清楚,通过总结分析其他国家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经验来阐述国内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而获得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及实施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惠 《金融论坛》2004,9(3):33-38
本文通过研究国际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交易结构、特殊目的载体、制度安排、定价、评级、资产管理等问题上都有着和一般信贷资产证券化不同的特点;不良资产证券化不仅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改善信贷资产结构、提高盈利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作者提出为推动我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进程,需要加快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活动;从法律、会计、税收制度等多方面消除原有制度障碍,降低证券化交易成本;提高证券化产品的市场流动性,刺激市场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9.
2016年5月,我国重新开启了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发行"中誉2016—1"和"和萃2016—1"两款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使得不良资产证券化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实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难点,所以本文将根据"中誉2016—1"项目对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案例分析,重点研究不良资产证券在实行上的难点,并对我国未来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市场化处置不良贷款的创新渠道,文章梳理2016年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以来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梳理不良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其他不良处置渠道的差异,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信用增级、信息披露的特点,并提出改进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