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战略过去10多年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总体水平并未随着对外开放规模的扩大而快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与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快速上升的经济地位不相符.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需要新的对外开放思路.传统对外开放思路对西部地区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已经难以适应西部地区未来的发展.在新的对外开放形势和条件下,西部地区需要采用东向开放与“西向拓展”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西北开放与西南开放并进的思路,构建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并举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实施这一战略具有艰巨性。与我国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相比,西部开发面临着体制环境、市场环境、开放环境、自然环境等诸方面的劣势,这决定了西部大开发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要不断地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从而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所处的全新国内外环境和体制背景,决定了它将按照新思路、在新机制中推进。和“一五”时期的西部建设、和上世纪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相比较,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以开放促开发,把积极引进和大胆“走出去”相结合,把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通过东西协力联动推进西部大开发,都是突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解决地区差距的重大战略,乡镇企业问题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问题。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面临可持续发展及“二次创业”的问题,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5.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建峰 《经济师》2002,(4):96-97
在西部大开发中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西部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资本匮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长时期走的是资源开发为主的道路。随着市场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这种以资源禀赋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化战略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实行两个转变 ,一是由“国家推动型外源开发”转向“自成长型内源开发” ,增强西部地区的自身实力 ;二是由以往的“政府主导型开发”转向“企业主导型开发” ,把企业培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体。要特别重视培育西部地区的“造血机能”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以开放促开发,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通过东西协力联动推进,是这次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特点。参与西部大开发是东部地区创建可持续发展环境,加快自身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内在需要。围绕互利双赢目标的实现,从体制与政策环境,协作方式直到合作项目的遴选,构建更宽广的平台,是保证东西合作持续发展,有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东西合作: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开放促开发,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协力联动推进,是这次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特点,参与西部大开发是东部地区创建可持续发展环境,加快自身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内在需要。围绕互利双赢目标的实现,从体制与政策环境,协作方式直到合作项目的遴选,构建更宽广的平台,是保证东西合作持续发展,有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碚 《当代经济科学》2001,23(6):10-14,22
当年东部地区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与当前西部地区面临的经济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别。西部地区虽然也有许多优势,但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因此,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适应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真正取得成效,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要有持续不断的投资。而要有持续不断的投资,就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引导更多的商业性资金流向西部地区,在这方面,能否提高西部地区对投资资金的吸引力和消化力,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建设中,特别要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要正确认识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生态治理或者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正确解决好市场运作与政府功能怎样结合的问题;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一直没有停止过,其间“大开发”有两次。一次是“一五”时期(重点在西北),一次是“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在西南),改革开放后,对西部地区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扶贫开发。这些开发建设无疑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但是西部地区仍然没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目前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一70%,只有东部发达地区的1/3左右。西部贫穷、落后的原因何在?我认为其根本原因不是缺乏资金,缺乏项目,而是缺乏知识,缺乏人…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对东部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西部大开发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应当看到,西部大开发不但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促进作用,而且对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一、西部大开发对东部经济的有利影响1.西部开发为东部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东部地区是在国家政策倾斜的基础上,通过税收减免等各种优惠的措施,吸收外来投资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东部地区的发展,极大地扩大了社会生产能力,增加了东部地区国民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但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同时也遇到了产品的市场问题。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丰富的地热能资源、相对成熟的地热能利用技术为云南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地热利用技术对于降低旅游产业能耗,改善局部环境质量,推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旅游区(点)建设中应在能源系统、体验系统、制冷系统和其他系统中充分利用地热发电、制冷、温室、养殖、烘干及地源热泵技术。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检讨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后果时,对工业文明的技术的缺陷进行深刻认知。并非是所有的基于当代科学而产生的技术都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必须对不断涌现的技术进行有标准的选择。我们把经过选择的技术称为“恰当技术”,“恰当技术”的采用展示了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宁夏菌草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和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夏是我国土地退化问题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土地退化已成为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菌草技术既发展了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土壤改良,带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与土地改良的双赢,在宁夏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文章分析了宁夏发展菌草技术的优势,结合发展现状况分析了产业化发展前景,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与产权激励功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明瑜 《经济经纬》2006,(3):149-152
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作为技术创新成果公共属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与消极阻碍双重作用。而技术成果产权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产权激励机制,则是克服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消极作用的重要途径。其在技术创新的各种激励手段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正逐步被纳入其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条件下的我国产业技术进步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通过建立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博弈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国内企业作为在国内市场上的先行者,在技术创新与开发(R&D)上的三种策略:自主创新、技术购买、R&D合作,同时,分析了跨国公司应对的策略,给出了两公司的各自支付。通过纳什讨价还价模型来分析双方在R&D合作与技术购买的合作区域。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旅游业界、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开展时间不长,在研究内容上更多的是乡村旅游概念的阐释、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等的探讨,在研究方法上较多地与地理学相结合,研究内容的狭窄与研究方法单一,缺少对乡村旅游较深层次的研究,显然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结合学生特性,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晖 《经济经纬》2006,(3):17-20
跨国公司的进入改变了原有产业间竞争的格局,而这种变化将会给地区间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差异。所以,地方政府都希望借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优势增强本地区经济竞争力,从而获取比较高的地方财政收入。但跨国公司不同的股权进入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技术垄断优势。基于此,地方政府同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共同展开合作博弈,结果证明跨国公司的控股现象是我国区域间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不能以保护民族工业而排斥外资为出发点,而应借助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外资共同发展,并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培育,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原煤价格不断攀升,同时环境与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电力发展战略面临严峻挑战。变频改造节能技术是先进的减排应用技术,文章进行了变频改造应用技术的节能数据及SWOT分析,并论述了节能减排对环境的影响。为应对气候与环境挑战,文章提出了我国电力发展战略:建立电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电力发展战略中应优先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快速发展新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建立有效的电力监管和环境监管结合机制;重视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对于环境影响。在采用先进技术对策的前提下,运用组合战略,实现电力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ultimate goal of all technology forecasting is to assist managers and planners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employment of computer techniques may increase the utility of a forecast because it permits the rapid incorporation of vast amounts of data into the projection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the value of computer-based forecasts depends on the compatibility of output information with other elements of the planning system and on the confidence of the users in both the input data employed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those data are processed. For the last three years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have been developing a new computer-based forecasting technique called PAF (Partitive Analytical Forecasting). This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 networks which simulate the evolution and matur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PAF utilized a specially developed interview technique for gathering input data and a special time-sequenced computer simulation for data processing. The final results of PAF analysis are a series of probability-associated forecasts of the time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given technology and of the related costs of development. Forecasts are made for specified sets of assumption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alterations of either input data or program structure are easily made. Early indications are that PAF will prove to be a valuable management tool, particularly for long-term, complex, high-risk technical programs. In this article the basic methodology of the PAF technique is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 major PAF project to date, a projection of fusion power development. Recent improvements, including the addition of optimization routines,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