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9,(10):19-19
今年以来,北京楼市一边是热销,另一边则是多个项目出现退房潮。近期,相关报道中的一些数据引起了极大关注。一组数据是,截至4月27日,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期房退房公示”中共1759条退房记录。  相似文献   

2.
侯彪 《黑河学刊》2013,(6):86-87,192
随着全国楼市的严格调控,部分地区出现了房地产开发商大幅降价进而引发已购房者的退房潮。一般认为,从意思自治、自负其责的角度考虑,已购房者退房是没有道理、没有法律支持的,房地产开发商拒绝退房是没有问题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大幅降价行为是一种价格歧视,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属于一种违法行为,应按照《价格法》等法规,对开发商的这种行为进行严惩。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葳葳 《上海经济》2011,(11):42-44
沪宁杭爆发退房潮 2011年10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沪宁杭再现退房潮》。文中说:  相似文献   

4.
灰蓝 《上海国资》2009,(6):82-83
今年开春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数据显示楼市成交回暖、许多项目宣告“开盘即售罄”。与此同时退房现象却不断增加。据了解,自4月份以来,北京的一些在售项目的退房率超过10%,有的甚至超过30%。此外,深圳、长沙、杭州、成都等一些地区也相继出现了较高的退房率。  相似文献   

5.
刘艳涛 《环球财经》2011,(12):19-19
限购令、限价令、限贷令、退房潮、关店潮……此起彼伏的政令和与房子相关的举措更迭屡次挑动人们的神经,也让房地产的走势变得扑朔迷离。源于限购、限贷令出台,市场交易低迷。2011年11月,新一轮退房潮成为房地产市场上的焦点,也成为目前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博弈、争论和矛盾最为激烈的事件。  相似文献   

6.
天有不测风云,曾经通宵达旦“排队团购”的上海楼市遭遇了“排队团退”。2005年11月23日,位列上海地产十强的大华集团开发的楼盘“水岸蓝桥”的51名业主,将一份联名解约书递交给开发商、贷款银行和贷款担保公司,强烈要求退房,并声明集体停止偿还房贷的那一刻起,“达安春之声”、“金沙雅苑”、中邦风雅颂、万科蓝山小城也将采取如许措施……“退房风潮”此起彼伏,上海越来越多的预售房买房人开始采取群体性退房或拒收行动——而其中的主力,就是去年3月份前已有房产售出、3月份后仍有后续供应——横跨楼市调控周期的项目。与此相对,开发商们…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道》2015,(2):60
他被称为"中国SOHO之父",在业内首个提出"SOHO概念";第一个对楼盘进行大规模精装修;第一个在长城脚下打造艺术建筑;第一个提出无理由退房……每一个动作都能掀起风暴。说到潘石屹,人们仿佛就只能想到"房地产"三个字。2014年楼市罕见持续低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却一路高歌猛进,阿里巴巴、京东商城、陌陌等相继在美上市。  相似文献   

8.
“退房潮”愈演愈烈,后悔之声不绝于耳。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悔权”刚一提出,立刻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道》2010,(11):96-97
10月19日,大连楼市限购令的出台使我国采取限购措施的城市数量升至14个。此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13个大城市出台了限购令。这是今年9月29日"国五条"提出限购之后,各地随后出台的楼市调控地方性细则。其中,深圳、南京直接对第三套房"限购",被称为"严厉版"限购令,而上海、杭州等城市对原有住房既往不咎,每居民家庭仍可再购一套新房,被称为"温柔版"限购令。政策出台后,深圳、南京楼市成交量锐减,退房潮涌动,投资者几乎销声匿迹,而上海、杭州等地仍波澜不惊,房价继续走高。限购令对楼市的调控是否有效?很多人认为这仅仅是临时性的措施,在供给没有有效增加的情况下,需求只能暂时被压制,最终会爆发并导致房价报复性上涨;也有人认为,如果长期执行限购政策,成交量长期低迷,开发商回笼资金受阻,就只能以缩减投资的方式应对调控,供应无法增加,依然无法满足被压制的需求。只有在限购的同时辅以配套的举措,如切实加大供应,进行长期的制度变革,才能取得成效,否则只能成为市场的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10.
刘煜辉 《宁波经济》2011,(12):12-12
中国楼价开始加速下行。近期,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出现退房潮,不少楼盘更是打着团购、特价房等旗号变相降价,降幅有的甚至超过30%。  相似文献   

11.
一方面是部分楼盘销售火爆,开盘当日便告售罄;另一方面,则是官方数据显示,不少项目出现了高退房率。北京楼市这一“冷热反差”让置业者疑虑,市场回暖是否存在“人造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列为2006年经济工作重点,提出将加强市场监测,控制投资性购房,鼓励普通商品房的建设和消费,并加大对自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同时,房地产商也必须老老实实地经营,使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上海房价的降低和退房风波至少从某些层面上向我们显示了当前楼市调控的成效确已开始显现,但仍要看到我们政府对房价的调控还远未到“大功告成”之时。事实上,全国楼市敏感地区的房价虽有回落,但整体看仍然处在高位;而2005年10月份以来,深圳、广州房价狂飙,这些均说明楼市调控绝…  相似文献   

13.
秋来风雨多,2011年的秋天,北京楼市的“金九银十”注定是波折不断。9月11日,因不满意开发商降价,北京通州京贸国际城的上百名业主围堵在小区入口,要求开发商退房或补差价,还一度与一位疑似是开发商管理层的男子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14.
房价下跌,政府喊疼:地方政府救市缘何比2008年更着急?房价下降、楼市下行,谁最着急?理论上,开发商应该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最着急的应该是开发商群体,但在本轮楼市的调整潮中,相较于开发商,地方政府在救市上表现得更积极。多地掀起突破楼市限购令大潮在实行了三年之后,楼市限购令正在多个地方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继前段时间屡创"地王"天价的土地市场频频遭遇"流拍"之后,地产商们的噩梦没有就此结束,近期又有消息陆续传出,部分开发商由于自身面临巨大的压力,开始出现退地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产商们不得不吐出已经吞下的蛋糕?"退地潮"的出现,是否预示着楼市将会出现新拐点?  相似文献   

16.
炒房团、炒煤团、炒电团,这些"团"都没有离开温州资金。然而,一个"炒"字淋漓尽致地道出了社会对这些炒作资金的负面看法。在这些进行炒作的资金背后,温州资金占着中流砥柱般的地位。炒房团在上海大肆炒房时,上海房价在短时间内疯狂上涨,这不仅造成了普通居民对房价上涨的忧虑,更在经济学界激起了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随后宏观调控的雷霆手段直接针对房地产而来,一系列调控措施接连出台,最终使炒房团偃旗息鼓。到今天,炒房团留给上海地产的后遗症——退房潮成了许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9,(15):59-59
北京作为全国房地产的风向标,楼市成交量急剧蹿升,房价一路走高。从榜单中可以发现,涨幅前20强的名单中,所有楼盘涨幅都超过了100%,可以说2009年上半年北京楼市出现了一个大规模的涨价潮。  相似文献   

18.
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日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这是中央层面针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又一次表态。随着调控持续,楼市降温,房企之间除了“并购潮”涌现,一些房企开始选择逃离地产业务以降低楼市风险。  相似文献   

19.
正【余丰慧】经济学家、注册高级咨询师、著名专栏作家、知名网评人、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大网评声之荣誉称号:荣获凤凰网2001年中国十大号召力人物称号。2014年2月18日,杭州城北德信北海公园宣布降价,降幅竟达到3000元/平方米,此举立即引发业内震荡。白温州房价连续下跌30多月之后,杭州房价降价潮终于在2014年初一触即发,随之而来的是,降价潮在其他各大城市暗涌和蔓延。然而,2014的楼市依旧扑朔迷  相似文献   

20.
万科降价A面事件回顾:过去几个月,万科地产在国际性金融风暴、国内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在很多城市刮起了降价风,其降价带来了一系列的反应,如引起其他开发商的跟风、业主的退房潮、业主与开发商的摩擦等。可以说,万科的降价引起了市场、开发商、消费者以及政府的各方争议。从拐点论到降价风,万科把地产这潭水搅了个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