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光辉思想内容包括: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引进外资必须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注意引进外资的投资方向,坚持自力更生原则、掌握利用外资的主动权,外资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环境不理想、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利用外资还有“禁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必须采取多种策略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坚持不懈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国内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3.
梁勇 《中国外汇》2006,(9):37-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79年起,我国借用外债经历了“五五”末期和“六五”初期的起步、“七五”的逐步发展、“八五”和“九五”期间的高速发展等几个阶段。截至2006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外债余额达到2879亿美元,这表明利用国外资金已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金融博览》2005,(9):35-35
《环球时报》7月29日刊登陈凤英撰写的“财经时评”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商投资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了大量外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深化企业改革、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有代表性的是用“市场换技术”问题。原以为通过引进外资,能用我国的广阔市场换来西方先进的技术,但实践表明,用“市场换技术”很难。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中国外资》2005,(7):1-1
<正>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吸引外资的政策方面,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十几年过去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产品竞争空前激烈,“市场换技术”战略必须深化,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引进应该有新的举措。今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此次学习反省了我国的引资政策,强调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学习的主讲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卫平指出。要从对外开放初期的强调利用外资的数量转变为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金融》2005,(9):47-47
《环球时报》2005年8月2日:刊登陈凤英的文章(用市场换技术,不容易》认为.大量外资的引进对我国经济发展、企业改革深化等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很严重的问题.最有代表性的是用“市场换技术”问题。原以为通过引进外资.能够用我国广阔的市场换来西方先进的技术.但实践表明.用“市场”换“技术”很难。外资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传授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在投资时,仅仅将商品产业最没有附加利润的组装环节放在了中国.看中的就是中国无限供应的廉价劳动力。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在我国也已充分表现出来。众多事实已经表明.技术没有换来.换来的只是相对我国水平先进、实际上是外资即将淘汰或即将更新换代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由量到质的转变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使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切实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来《中国投资》:2006年11月9日发改委发布了《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布利用外资的规划,各界人士也有很多  相似文献   

8.
黄叶轩 《中国金融》2000,(10):38-38,45
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迫切需要大量投资资金。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放宽政策启动民间投资的同时 ,还应寻求一切可能的途径引进国外资本参与国内建设。有步骤地开放我国证券市场 ,利用证券市场筹集外资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一、利用证券市场筹集外资的意义外商投资不仅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利用外资的两种主要形式是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对外借款能迅速增加外资利用量 ,但过多的外债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拉美国家出现的债务危机就是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发展比较成功的家电和通信设备制造两个行业的分析,揭示了两行业以差别化、市场细分化为特征的产品或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开发的技术升级过程、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不断改善过程,提出了技术引进是缩短技术差距的阶梯,但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于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要趋利避害,并应该认识到“以市场换技术”可以换来比国内先进的技术,但很难换来国际领先技术,更换不来核心技术。灵活的企业运行机制,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政府、市场和企业的有效结合是迎接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吕达  李英 《理财》2001,(9):7-7
吸引外商直接在我国兴办企业,既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弥补国内资金不足,又能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对外出口,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某些地区和部门利用外资意图不明确,政策不完善,实施不到位,加之外国投资者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不一致等诸多因素,使得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量的增长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在质的提高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外商直接投资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以1998年为例,我国批准签订的FDI…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指引下,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困难。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同时又要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生产,以保证九十年代的经济振兴和到本世纪末实行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  相似文献   

12.
里鉴  方北 《理财》2004,(8):4-5
1984年起国家审计署在依法对国外贷援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的同时,并担负了提供对外公证性审计报告,至今已整20年。在这20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时代到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代及到今天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对经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侯马市在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款贷款、吸纳国外先进管理技术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在显现。一是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利用外资对吸引投资机构和社会民间资金。三是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改进政府公共投资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以市场换技术”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上讲“以市场换技术”的前提是中方垄断市场能够控制市场准入,外商垄断技术控制技术转移,在外商的直接投资中包含有先进技术,而且这些先进技术是可以被中方充分消化、吸收的。从市场出让现状看,国际名牌的涌入使我国已有的品牌失去了相当部分的国内市场,并给发展自己的品牌增加了难度。从技术转移现状看,.外商在华投资偏重于技术层次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项目,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很少。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也仅是边缘性技术扩散,中方并没有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资》2010,(23):I0004-I0004
北京中关村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诞生在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开始倡导改革开放和发展高科技企业,大力引进利用外资.即:引进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管理。  相似文献   

16.
吴其杰 《中国外资》2010,(2):152-152
外资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加强资金实力、引进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分析了这些影响,并探讨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王波 《金融研究》1997,(11):42-43
湖北省利用外资中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王波当前,湖北省利用外资主要采用两种形式:外商直接投资和借用外资。外资的引进和利用,有力地支持了我省重点项目建设,带来了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1....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我国将逐渐取消对国际会计机构在业务、机构数量、国外从业人员、规模等方面的限制,使其享有与国内会计机构同等的竞争机会和权利。那时国际会计机构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强大的国际背景,与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展开市场争夺战,占据有利“地形”。国际会计中介机构抢滩中国,首先冲击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业务。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外资重组国有企业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在吸引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解决国有企业的现实困难、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用得不好将会对国有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总体调整出现消极影响,还可能引起我国产业的滞后和倒退时我国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构成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鲁桐 《中国外资》2003,(6):50-51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以“引进来”为主,引进外国资本、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同时,我们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竞争机制。大量“三资”企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完全意义的对外开放应该是双向的,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中国加入WTO以后,意味着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企业将在自己的家门口迎接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了中国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