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2006年工作回顾(一)课题研究取得新成果2006年根据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的精神,我会做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决定,提出了今明两年的课题研究计划,组成了课题研究小组,加强了对课题研究的指导。针对棉花流通中供销社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日益缩小的严峻形势,我会提出了《重振雄风,继续发挥供销社棉花企业在棉花流通中的主导作用》的课题研究报告,分析了供销社市场占有率逐步降低的主客观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振兴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受到领导的重视。总社党组书记周声涛批示:"供销社棉花企业在棉花流通中的主导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棉麻经济研究会进行了研究开了个头,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可以批转各地供销社参阅。"  相似文献   

2.
今年国务院和自治区实行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是1996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改革,通过“一放、二分、三加强”,打破垄断经营,鼓励有序竞争,实行棉花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我国棉花和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这既对供销社和棉花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供销社棉花企业要顾大局、识大体,抓好顶遇,深化改革,积极做好棉花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2006年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3月29—31日在广东珠海召开。会议探讨了2006年度棉花生产和市场形势,确定了2006——2007年度的课题研究计划,并就提交会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供销社棉花企业的重要作用》课题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由于会前准备充分,会议开得紧凑、有序,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棉花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下,供销社棉花企业如何发挥优势,应对挑战,增强市场竞争力,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继续发挥搞活流通,稳定市场,做好为棉农和纺织企业服务工作,促进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各级供销社和棉花企业必须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紧迫问题。本拟结合新疆的实际,就此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思路,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5.
1999年国家放开棉花经营后,各地新上了一大批新棉花企业,供销社原有棉花企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市场占有份额逐年下降。我们围绕“如何巩固供销社棉花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按照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关于《如何巩固供销社系统棉花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的课题研究部署,我们进行了一次细致深人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涉及我省8个产棉市,30个重点产棉县,基本涵盖了我省产棉市县。  相似文献   

7.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于2005年9月14-1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了棉花市场形势分析暨课题研讨会。会议议题,一是预测42005年度的棉花市场形势;二是研究如何巩固供销社系统棉麻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讨论关于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的课题报告。  相似文献   

8.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系统棉花经营企业多年来垄断市场的局面已被彻底打破,跨行业、不同所有制的棉花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传统的、单一品种的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供销社系统棉花经营企业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主渠道,如何彻底解决影响其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供销社的主营业务?如何巩固、提升棉花经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需要深入研究、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逐步实施,供销社棉麻企业又一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棉麻企业如何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发挥优势,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以来,随着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棉麻企业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有的企业经过彻底改革已脱胎换骨,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有的改革尚未圆满结束,企业仍在不死不活的生存着,过一天是一天;有的企业没有进行改革,已处于破产边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长达40余年的棉花计划管理体制下,供销社受国家委托承担了棉花“统一收购、统一经营”任务。供销社棉花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精心组织棉花购销活动,为发展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稳定棉花市场、保障棉花供给、促进棉纺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供销社棉花企业已经从浅层次的减员增效转变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深层次改革,棉花企业的经营活力日益显现。但是在最近几年也出现了经营量萎缩、市场应变力差、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着棉花企业健康发展呢?带着这一疑问,笔近日在公安县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棉花流通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经历半个多世纪,可谓风风雨雨。特别是近几年,棉花市场放开后,真可说喜忧参半。喜的是打破了供销社棉麻企业独家垄断的格局,棉花经营主体趋于多元化,棉花流通企业改革正逐步深入,适应市场能力正逐步提高,竞争意识正不断加强。尤其是  相似文献   

14.
供销社棉花企业从计划经济时代起就承担了棉花收购、加工、储存、调拨的任务,迄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有过许多经验,也有过不少的教训。在棉花实行统购统销,计划分配的年代,供销社的棉花企业与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对棉花从种到收,一抓到底,促进棉花生产,保证市场供应,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之初,喜报频传,捷报不断。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走上世界、加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第九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我国成功举行,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从销社棉麻系统在新老体制转轨,放开收购的情况下,顾大局,识大体,在收购工作中仍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受了一次全面检验,收购工作抓得紧,棉花质量好,得到了政府的肯定。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在民政部、总社党组的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理事和顾问的参与下,积极地组织并参与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研究;分析棉花产、购、销形势及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向国务院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分析预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探索棉麻企业在放开市场后如何加快转轨变型走企业联合和棉花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等等。  相似文献   

16.
二OO六年九月十一至十四日.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了2006年度棉花形势分析暨课题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研究会副会长中棉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国深、河南供销社原主任李光寅;顾问江苏省供销社原副主任王统曾、河北省供销社原主任任佩利、河南省原监事会主任孙国忠,部分常务理事、理事参加了会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代表顾善荣处长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得热烈、紧凑,代表发言积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作为供销社所属的棉麻企业,自然也是棉花经营的“主渠道”。几十年来,供销社棉麻企业棉花生产、收购、加工、镇售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为促进“三农”发展、支援纺织工业、加强工农联盟、振兴国民经济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如何巩固供销社系统棉花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这既是一个颇具微出的理论问题,又更多的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实践问题。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好这一问题,供销社棉花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研究市场、把握市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国务院决定供销社棉花企业进行社企分开改革,放开搞活棉花企业,使棉花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改革工作由国家经贸委负责指导.这一决策,给供销社及棉花企业提供了深化改革的机遇,抓住机遇,积极改革,供销社及棉花企业将重获生机,再造辉煌.  相似文献   

20.
新棉收购旺季即将到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切实做好2004年度棉花工作。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召开了这次电视电话会议。我完全同意刚才李盛霖副主任和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负责同志的意见。供销社系统和社属棉花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领会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全力做好今年棉花购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