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帆 《经济研究导刊》2009,(31):196-197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社会中执政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创造的过程。领导干部提高信息素养,对于全面提高素质、增强执政能力、改进执政方式、适应公共管理趋势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对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教育培训往往浮于表面或流于形式,领导干部在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安全、信息道德等方面问题突出,迫切需要在教育培训、考核力度、学习习惯、应用能力、安全意识、调查研究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周幸 《经济师》2011,(2):35-3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必须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文章分析了战略与战略思维的内涵及特征,以及培养领导者战略思想能力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无论处于哪个层面的党政领导干部,其从政能力的提高,都有一个逐步发展的综合形成过程,其中既有客观条件的影响,又有内在动力的驱使,而其内在动力的大小,则对领导干部从政能力强弱与否影响极大。究其内在动力因素,具有四个方面的引发和触动的途径与办法:  相似文献   

4.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伟 《时代经贸》2006,4(7):50-51
各种突发事件考验着政府应急处理能力。自非典疫情发生后,我国政府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全面提速。我们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我国的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的扩大趋势已成为不争盼事实,这与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深层次全方位社会变迁有关。在有关群体性事件“新特点”的研究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群体性事件的诱发、促进、形成、激化抑或化解的过程中,开始扮演令人侧目的角色和作用。在一个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在一个网络社会,如果要想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认识,如果要想实现更多群体性事件由“危”到“机”的转变,决不能忽略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本文在转型社会的历史场景下,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角色冲突的深入分析,从体制层面探求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进而寻求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整合机制与协调机制;同时,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在社会公共空间建设以及民意代表方面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并在转型社会的秩序构建层面做出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决策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主要体现在决策上。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而要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关键是提高他们的科学决策能力。决策能力的强弱、高低,直接决定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程度。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生命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工程、航天科技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我国加入WTO后,新经济发展的步伐将大大加快。面对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企业领导干部驾驶新经济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完成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新经济对企业领导干部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实现。通过对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状况的调查、比较、分析,指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增强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油田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各个领域都要用数目字来进行管理,而数目字管理靠的是人,人的关键是领导者。领导者是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我们油田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油田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的财经素养现状和提高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要求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完善的执法和司法机制 ,更要求有全体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普遍提高。一、法律素质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1、法律素质是领导干部的基本业务素质。一切国家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干部都是法律的执行者 ,其一切活动都是根据法律的授权进行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 ,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 ,掌握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所必须的法律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才能发挥领导作用。2、法律素质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 ,政治、国家和法律就…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群体性事件呈多发之势。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和诉求,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的基本原则、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是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性的对其分析与思考,有助于将群体性事件纳入法治轨道,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法规的施行,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从近两年价格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就必须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思维作为人们分析和解决各类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现代素质,关系到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系到能否深入实践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和根本任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领导干部肩负组织和推动中国和平发展的重任,培养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4.
马雁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15-216
当前,多元化的交往融入公共问题,在以信息、文化和公共资源为主要生存轴心的社会平台上,差异主体间的交往,一体化中的多元化及冲突,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从熟人社会中群体事件的行动逻辑的动态和层次结构分析、矛盾出村、新生代农民工的聚群性三个角度,以基层社会文化分析为方法,研究了基层社会结构中群体事件的发生机制。提出治理方式应该适应基层社会的特点,形成以地方性共识为基础的科层制综合治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体性事件由于房屋拆迁、企业改制、行政执法失当等原因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在网络的时代,话语权1的争夺越来越重要,而关于话语权争夺的空间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表达模式范畴,城市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网络的公共平台传达开去,这使得政府危机管理的难度加大,后续影响更加难以消除。政府在新的环境下应找到合适的应对危机管理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锁明 《江南论坛》2011,(12):24-25
群体事件又称群体性事件,通常是指由一些利益诉求、观念主张相同或接近的个体形成的群体,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采取静坐、集会、游行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施压来主张权益和表达意愿,  相似文献   

17.
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发生以后,一些领导干部反应滞后、应对失当,产生了网络舆情危机,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网络舆情传播迅速,无孔不入,政府部门采取相应举措应对时,如处置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反而会使舆情危机进一步升级。因此,一定要把握特点,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18.
邓岩 《经济与管理》2008,22(11):14-18
政府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表现成为民众视线的聚焦点,影响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评定,因此政府危机公关势在必行。政府的危机公关应在具体应对中践行第一时间原则、信息透明原则、开放性原则、多渠道传播原则、树立表率原则和人性化原则。  相似文献   

19.
群体事件中网络助燃作用应是指借助网络这种载体使群体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得以强化的一种效应.我们应该通过制定减震措施,加强对网络运行的监管力度,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减弱助燃作用产生的强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社会和经济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群体性事件频发,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探讨了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