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中小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金字塔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处置效应(Treatment effect)模型表明金字塔结构具有内生性,考虑潜在忽略变量影响后,金字塔结构对公司价值具有提升作用。不考虑潜在忽略变量影响的简单回归模型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刘立夫  杜金岷 《南方经济》2021,40(10):122-136
文章利用2008-2019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数据,对企业金融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价值影响效应与企业金融化水平有关,当企业金融化水平较低时,金融化对企业价值产生正面影响;当企业金融化水平过度时,金融化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表现为\"倒U型\"关系。特别的,将企业按照产权属性和行业属性进行分组,研究不同企业的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可以看出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也表现出异质性。另外,采用局部调整模型估算企业金融化的适度水平发现:企业金融化的适度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企业之间相差较大,会随着企业个体的差异及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对过度金融化治理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改善来治理企业过度金融化问题,促使企业金融化保持在适度水平上,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之辩归根结底在于探索金融和经济均衡协调的发展路径。本文围绕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与其生产效率的关系展开研究,客观地探讨了企业金融化的经济效应以及潜在影响机制和传导路径。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与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适度金融化能够助推企业生产效率改进,而过度金融化阻碍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中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最优投资比重为13.1%,只有将企业金融化控制在适度的水平,规范金融投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5.
金融二元结构的存在是金融管制的必然结果,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为了研究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首先利用改进的?值法估测出1994-2012年非正规金融的规模,结果显示,近几年,其已占正规金融规模的1/3左右。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实证计量方法重点分析了非正规金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与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供给量M2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且是促进M2扩张的Granger原因;同时,正规金融、货币当局债券发行与其国外资产均对货币供给量M2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金融二元结构的存在造成中央银行无法精确观测和调控货币供给总量,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甜迪  付佳 《特区经济》2022,(12):60-63
本文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非金融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金融化期限结构对实体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主要出于“投机套利”动机,会对实体投资产生抑制作用;企业持有短期金融资产的目的不明确,对实体投资产生的作用不显著;企业持有长期金融资产主要是“投机套利”动机,会显著抑制实体投资。  相似文献   

7.
以2012~2017年我国29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金字塔结构层级和复杂度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金字塔结构对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显示,我国上市公司金字塔结构层级和复杂度与研发投入强度和开发支出资本化率都显著负相关,与开发支出费用化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各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金融结构都不断地在发生变化 ,这说明金融因素与实际因素密切相关。具体地讲 ,金融结构与企业的融资结构、治理结构和绩效之间不无联系。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 。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内部控制对曲线关系发挥调节作用,使曲线变得更加平缓且曲线整体水平上移。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倒\"U\"型曲线关系在金融资产占比高、融资约束程度高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信息沟通与内部监督发挥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拓展了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为实现上市公司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数字金融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可能产生的结构扭曲效应问题,通过在信贷市场存在异质摩擦的经济环境中构建数字金融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中国微观企业和宏观时序样本数据,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数字金融对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效果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2)数字金融弱化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结构扭曲效应;(3)数字金融的作用存在扩张与紧缩政策下的非对称性,并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促进“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时期优化货币政策操作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郑思琦 《科技和产业》2024,24(23):51-55
搜集2009-2018年中国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数据,将以\"五年规划\"为代表的产业政策与其进行匹配,利用控制行业和年份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产业政策与企业金融化的关系,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产业政策的实施会提高企业金融化水平,利用滞后解释变量和控制金融危机影响的方法进行检验后,发现研究结论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效果在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first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financial structure policy contributes to the creation of shareholder value in Italian companies through a survey of 76 CFOs of Italian listed non-financial companies, and revealed that the key driver is the quest for financial flexibility, necessary to combine effectively capital structure policy with the other two levers of value creation, investment policy and payout policy. These three value creation drivers are autonomous, but this empirical study reveals a clear hierarchy that links liability policy (capital structure and payout) to asset policy (investments) leading companies to make sub-optimal financial structure decisions that may not minimize the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though ensuring the financial flexibility necessary to activate their principal lever of value creation, investment policy, effectively and without excessive constraints. A major finding in a subsequent benchmarking exercise is that Italian "family capitalism" affects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refore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 This finding may not be restricted to the Italian market, but could apply to all countries in which ownership structures are centered on very few shareholders with weak financial market control and where banks often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governance of companies.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问题是国企公司制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公司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国有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国有公司治理机制的安排更多地体现了建构论理性主义立法观,而非国有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则更多地契合进化论理性主义立法观。无论如何,中国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和建构,只能成为中国式的公司治理模式,其生命力也只能寓于生动丰富的中国公司治理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4.
以 2018-2022 年中国 A股非 ST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股权制衡度、盈利能力作用于公司金融化时遵循何种规律.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与公司金融化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盈利能力正相关,盈利能力在股权制衡度与公司金融化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1—2020年A股上市实体企业数据,研究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显著降低企业金融化程度;高管股权激励通过促进企业实体投资意愿降低企业金融化程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低,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金融化程度的降低效应越强。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所在地区的技术市场和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高,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金融化程度的降低效应也较显著。研究结论对实体企业完善公司治理、优化投资决策,对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引导实体企业“脱虚向实”、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Ex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which takes effect through capital market, manager market, and product marke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To build ex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on the basis of party at interest of theory will form an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deduct agency cost, encourage external governance entity to make efforts for the company's long-term achievement, and create fin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Thus, in China,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form an effective ex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for external governance entity, which takes part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7.
郭太平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119-122,128
公司治理结构对管理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应计利润产生影响.文章通过研究内部公司治理因素与利润操纵的关系,发现这样一些问题:操纵利润和公司治理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上市公司的规模、负债、上年非标准审计意见及上年净资产收益率,对利润操纵均有影响,国有控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操纵性应计利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何运信 《改革》2012,(4):74-83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绝大多数央行的货币政策透明性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未表现出一致性收敛特征。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信息沟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现实约束,有的央行在某些方面透明性还非常有限。在央行信息沟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策略性、细节性技巧,处理不当就可能损害央行信誉。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还处于较低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政策选择受到公司治理的强烈影响,其存在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文章论述了两种主要公司模式下会计政策选择的取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及由此而产生的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问题。为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效率性,我国上市公司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文章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公司治理评价是对公司治理活动的反馈与剖析,据此可以明确公司治理现状,查缺补漏,纠正偏差,确保公司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在介绍公司治理评价内涵及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评价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