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理论的起源、发展和当代学者关于其收益理论的新观点。早期企业理论认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导致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高管人员掌握实际控制权而可以违背股东意志,获取私人收益。现代企业理论通过驳斥"剩余索取权"理论,提出控制权私人收益,即控股股东能够单独享有某些收益,该收益并不在所有股东之间按照出资比例分享,是通过对控制权的行使而占有的全部价值之和。此后,本文介绍了控制权收益理论的合理性受到当代学者理论支持,提出了"超控制权收益"概念。  相似文献   

2.
财务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通过财务控制权的最优安排,应该达到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励经理人员的积极性,又能防止出现经理人员侵蚀股东利益的现象。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企业剩余的模型,并对该模型求解,得出企业最优财务控制权分配比例的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财务控制权分配的各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和程度。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在有风险融资的情况下,创业者面临着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失控。从控制权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角度出发,构造了一个控制权分配的合作博弈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高新技术企业控制权分配的影响因素,并就相关理论问题作了进一步回答。  相似文献   

4.
“企业控制权”是当今我国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认为,“企业控制权”是由不同“权力”主体分别持有的,在企业决策、监督、管理、执行等方面决定其行为的一系列权力。“企业控制权”包括企业决策权、企业监督权、企业管理权和企业执行权等。实践中,掌握不同“企业控制权”的权力主体会获得相应的“企业控制权收益”。  相似文献   

5.
企业控制权安排有两种理论流派:“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资本所有者”的范围内,两大理论都承认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控制权主体,都是基于“资本所有者至上”理论下的企业控制权安排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控制权中的最优配置份额,取决于各自的谈判力。合理地安排企业控制权,应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纳入“企业治理”范畴,不能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以实现资本所有者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西方各派企业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企业与不确定性的联系。在分析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本将企业进一步概括为吸收、消化不确定性的“装置”。剩余控制权是企业“自觉力量”的灵魂;而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应的制度安排则是企业承担不确定性的法宝。  相似文献   

7.
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清香 《新智慧》2005,(13):9-10
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是企业治理结构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决策效率的提高和发展的稳定、持续。所谓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是指企业财务控制权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从参与分配的主体来看,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当作以权威方式来配置资源的特殊装置 ,却没有真正解释权威的来源问题。企业所有权观点认为企业所用不等于企业所有 ,企业的权威来源于其所拥有的资产 ,企业的控制权相应的由权益的所有者享有。在此基础上 ,我们探讨了控制权的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9.
白华 《新智慧》2004,(2A):11-12
近年来,在财务主体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即从企业所有权安排出发,提出企业财务主体应为企业的利益关系人,如所有、经营、债权人等,不同意将企业本身作为财务主体的传统观点。新观点中,一类是李心合等提出的泛财务主体观,将企业的利益相关都界定为财务主体;另一类认为财务主体只能在企业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之间相机界定,杨君伟的《动态的财务主体观》就反映了这一思想。笔赞同这一研究思路,但对其研究结论持有异议。限于篇幅,这里主要评析“动态的财务主体观”。  相似文献   

10.
企业剩余控制权是企业的重要决策权。在现代股份制条件下,企业剩余控制权发生了从股东向经理手中的转移,经理由此获得了相应的控制权收益。控制权收益对于企业经理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相对于剩余索取权来说,其激励效果并不持久和可靠。为此,我国国有企业应重新建立起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命题的提出,直接缘于张维迎与周其仁关于控制权回报的积极与消极之歧见。所给出的解释是,经理在相应控制企业中投入较多自有人力资本,就形成积极激励,反之则带来消极激励。这一假说的背景是公有企业控制权,它最初由强权安排,后来由交易界定。由交易界定的控制权安排,处于各有关当事人的博弈状态,其中存在着控制权的公共领域,能否控制企业取决于这个公共领域利用上的比较优势,占优者一般为企业自有资本的较大投入者,他因此获得的担保为他成功地实现公共领域的利用。所以,投入较多人力资本的企业经理获得企业控制权,并形成激励的自增强机制;反之,由政府投入而获任命或者较少投入人力资本于企业的经理,则把控制权当作谋取在职利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不完全契约(Grossman-Hart-Moore模型)的理论框架下,企业的控制权来自于剩余控制权,而剩余控制权来源于物资资产的财产所有权。伴随企业组织形态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GHM模型中古典意义的剩余控制权也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形式。根据剩余控制权的不同来源,本文将其细分为直接控制权和间接控制权两种形式。间接控制权及控制权收益的普遍存在,使得公司治理理论关注的焦点从剩余控制权的有效配置转移到了剩余控制权的有效行使上,相应的公司治理实践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运用变化模型,选用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选取2000年至2008年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242家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控制权转移、资产重组以及首席执行官(CEO)更替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绩效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还有恶化的倾向;资产重组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CEO变更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单纯的控制权转移及随后的CEO更换并不能改善企业的绩效,而只有通过资产重组改变资产质量和发挥资产的协同效应,才能改善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4.
在不完全契约(Grossman-Hart-Moore模型)的理论框架下, 企业的控制权来自于剩余控制权,而剩余控制权来源于物资资产的财产所有权.伴随企业组织形态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GHM模型中古典意义的剩余控制权也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形式.根据剩余控制权的不同来源,本文将其细分为直接控制权和间接控制权两种形式.间接控制权及控制权 收益的普遍存在,使得公司治理理论关注的焦点从剩余控制权的有效配置转移到了剩余控制权的有效行使上,相应的公司治理实践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不完全契约(Grossman-Hart-Moore模型)的理论框架下,企业的控制权来自于剩余控制权,而剩余控制权来源于物资资产的财产所有权.伴随企业组织形态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GHM模型中古典意义的剩余控制权也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形式.根据剩余控制权的不同来源,本文将其细分为直接控制权和间接控制权两种形式.间接控制权及控制权收益的普遍存在,使得公司治理理论关注的焦点从剩余控制权的有效配置转移到了剩余控制权的有效行使上,相应的公司治理实践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不确定性导致产权中的控制权及其重要 ,控制权是企业产权的主要权益 ,而所有权是控制权之和。本文在分解企业产权权能的基础上 ,对经理层次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控制权安排:内部会计监管的制度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会计监管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等方面居于显要地位,但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中控制权的异化,如监事会监督权虚置、董事会决策权被大股东占有等,使内部会计监管失去了有效运行的制度保证,因此合理矫治控制权异化,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管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国家统计局的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考察了不同类型控制权转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将控制权转移分为国有企业民营化(国退民进)以及民营企业国有化(国进民退)两种方式。其中,民营企业国有化的研究补充了前人文献的不足。以多种指标衡量企业绩效,研究发现:无论国有企业民营化还是民营企业国有化,在发生控制权转移之后,企业的销售成本率都有所上升,社会效益有所改善,然而企业创新能力表现不显著,资本性投资比例有所下降。总体上,在盈利能力、经营绩效以及成长性方面,民营化企业在转移之后表现得要比国有化企业好。  相似文献   

19.
胡振国 《新智慧》2005,(5):11-12
财务治理是以财权合理配置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但财权及其配置的研究是随着财务治理的产生而产生的,在此之前并没有相关的成熟理论。因此,对财务治理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一种制度安排,还应该通过借鉴企业的理论研究成果对财权及其配置即财权概念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控制权是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影响尤其重大。综述评论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三大分支,即代理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着重评述控制权理论中不同控制权的分配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处于控制权地位的管理者。由于管理者的利益来源不同于其他国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