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财权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如何合理地安排企业财权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持续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受到强烈挑战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分析指出公司的财权配置应不仅仅是股东和经营者的公司内部财权配置,而应扩展到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以及为保证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财权及财权流理论是伍中信教授于上个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来的,是我国财务学的伟大创举。他认为财权与产权是两个相近的经济学范畴,财权构成了产权权能中最核心的部分,财权流是现代财务理论本质最恰当的描述。之后又不少学者对以财权及财权流理论为基石的现代财务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作一总结和回顾,并进行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论证认为,财务主体是财务活动的参与者而非财务活动的载体,财务主体的本质属性是二元性而非多元性,财权优化配置的必然表现是财权的动态安排而非静态安排,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权安排应是二元财务主体下的财权动态安排。 相似文献
6.
从公司治理角度对企业预算管理的研究必须深入到财权及其配置这一核心问题。财权分离是企业预算管理产生的原因,企业预算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财权管理,在企业预算管理中抓住财权配置这个“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它实施的有效性。因而从财权角度来对预算管理进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找到了认识预算管理和解决其诸多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宋德舜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2004,26(1):20-23
针对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根据现代产权理论,按照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国有直接控股、国有法人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研究了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后发现,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公司,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8.
蔡志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2):114-116
股东代位诉讼制是当公司权益受到侵害,公司未能追究侵害公司利益人的法律责任时,由股东代表公司对侵害人提起诉讼的制度。其产生主要是源于保护小股东利益的需要。股东代位诉讼中的原告是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股东,被告是任何侵害公司利益,而公司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怠于对其行使诉权的侵害人。公司的诉讼地位则应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原告一方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9.
企业财权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界对财权的研究基本上是循着产权——法人财产权——财权的思路进行的。一般认为,企业产权分为原始产权和派生产权即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归企业拥有,而财权是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在具体界定财权的权能时,有人认为,财权是法人财产权中与产权资本化运动相关的权能,具体包括筹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使用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定价权、收益分配权等。 相似文献
10.
张五新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6)
企业财权配置就是把企业财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加以分配,以发挥企业财权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它是企业所有权配置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合理地配置企业财权,对于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宋德舜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20-23
针对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根据现代产权理论,按照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国有直接控股、国有法人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研究了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后发现,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在统计上显著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公司,国有直接控股和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李娜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4):82-85
从企业的二重性出发,研究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所有权配置的基础,以及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共享企业所有权的均衡点。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共享企业所有权是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这种所有权安排面临知识成本与集体决策成本的双重成本约束,权利配置的均衡点在双重成本约束下的总成本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16.
财权即财务权利,是体现一定财务关系的一组权利,具体包括财务决策权和财务监督权等权能。公司财务治理就是以财权为核心,通过财权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理有效配置,从而形成的一种财务管理体制、人事安排制度和财务约束与激励机制。我国民营企业多从家族企业起家,随着企业规模壮大,财务治理问题也更加突出,尤其是人事安排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一些民营企业的正常发展。完善民营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规范人事安排制度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财权配置会随着财务状况的变化而呈现出动态性、相机性特征,即财务相机治理。目前,理论界讨论的财务相机治理机制常指的是财务契约非正常运行下的财权动态配置,即非正常运行状态下企业相关契约主体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已不同意按现有财务契约继续运行,需要采用另外一种全新的财务契约——财务相机治理机制来替代原有财务契约。但特殊状态终究是少数。财务契约的正常运行,决定了企业财权处于一种复杂并且连续变化的动态配置过程中,且这种动态配置并不要求财权从一个契约主体完全转移到另外一个主体。 相似文献
18.
王玉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56-58
为解决资本多数决滥用带来的问题,我们引入了股东退股制度。本文先后就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的基本理论、理论依据进行了述评,对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规制、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以及公司司法解散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补充性建议,期望用于进一步检验,随着司法、学术界对此问题的逐渐重视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制度必将更加完善,真正达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竺芸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2):88-92
《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二十六条首次明确了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及与其相关的股权纠纷解决方式,但对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规范并不详尽,隐名股东的股权转让行为效力亦未提及。隐名股东股权转让行为的效力认定问题,归根结底仍是股东资格的确认问题。通过结合司法实践案例进行理论分析,把握隐名股东股权转让行为效力和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裁判倾向。判定隐名股东股权转让效力、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应注意隐名投资的有效性,坚持内外有别原则,同时要把握显名股东与善意第三人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