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处于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三个层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遇到了多重压力与挑战,教师职业倦怠频发。文章以昆明三所高校的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云南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教师倦怠三个层面与被试教师人口统计变量、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教师职业特点,从高校组织、教师个体两个方面提出干预和管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苹 《经济研究导刊》2014,(27):191-192
治理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有力于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山东省部分民办高校的调查发现,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突出,具有女性高于男性、中青年高于中老年、已婚高于未婚等特点,要从政府相关部门、民办高校组织和教师个体等三个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肃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利用平衡记分卡原理针对职业倦怠的可控因素设计绩效激励评价指标,结合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按照平衡计分卡的要求将绩效激励评价指标分为效益、利益相关者、教学过程、教师学习成长四个维度构建平衡计分卡原理下甘肃省民办高校教师绩效激励评价指标体系,期望通过指标体系的应用应对甘肃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提升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探究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河北省10所高校,189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进行量表施测调查,初步考察了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揭示了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各维度对职业倦怠各维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行业之一,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从社会大环境层面、学校管理层面、教师个体层面进行了深层次探索,对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通过分析认为,社会对教育、教师所持的期望值过高,学校对民办教师的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缺乏主人翁意识等都是使民办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出现了危害个人进步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职业倦怠现象。面对这一现实,高校工会有责任也有义务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努力改变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以促进教师职业规划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绩效评价作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关键,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的投入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职业生涯、高校发展战略产生重要的导向性影响。现行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了教师绩效评价的实际效果。教师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复杂性的视角研究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对绩效考核管理实践的探索及高校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教师的压力也在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对职业倦怠感的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间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本文拟对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从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和家庭方面提出符合教师特点的职业倦怠缓解策略。  相似文献   

9.
职业倦怠期是每个教师都可能经过的一个阶段,如果得不到妥善调整,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状态,并直接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新形势下的高职教师,面对的各方面压力而倍感心力交瘁,高职教师的心理状态急需关注.本文在探讨了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和原因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以期引起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群体之一,它严重影响大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效率.依据常见测量量表,探索性调查表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可以被分为成就感低下,情绪耗竭,科研耗竭和去人格化等四个维度.并在人口统计变量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诱发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职业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秀珍 《经济师》2008,(8):115-116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但是作为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具体实施者——高校教师,其职业倦怠问题却日益彰显并成为该项工程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对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通过对职业倦怠四大影响因素:个体因素、学生因素、社会因素尤其是学校因素中。五大矛盾与冲突的分析,文章以劳动纠纷预警机制的建构为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应对升本地方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四个方面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及相关专业发展的剖析,和职业倦怠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提出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评制度、开展教师培养和培训计划,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改善教师生存条件,促进教师身心发展,以及指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来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从而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职业焦虑是高校教师面临的重大心理问题,也是影响高校教师自我成长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着眼于高校教师职业焦虑的研究不仅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大项目。通过分析高校教师职业焦虑的原因,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探讨高校教师职业焦虑的缓解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最近这些年很多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多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从物质生活层面和精神生活层面对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的,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就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做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社会角色多样性与多变性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及新特点。在构建和谐校园时,不能忽略教师的基本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比例,不能忽略教师的期待利益与实际利益的失衡,不能忽略教师的法律权益与政府给予利益的脱节,不能忽略教师的社会尊重与现实地位的反差,不能忽视高校教师社会兼职是以个人资源带给学校发展机缘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6.
柴国庆 《经济研究导刊》2009,(34):254-255,257
通过对贵州省五所高校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进行职业满意度调查,根据收入水平、支持气候、发展机会、工作任务安排、教师工作表现等十个指数因素,研究当前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总体职业满意水平,以及对影响高校教师职业满意度的指数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教师职业满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团体心理训练能促进教师职业心理结构的发展与完善,帮助教师解决当前面临的心理困惑与问题。高校教师团体心理训练的内容、途径与方法既要遵循团体心理训练的基本理论,又要考虑到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开展高校教师团体心理训练需解决好心理训练师、心理素质模型、心理训练场地设备及心理训练效果评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高校教师的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中的职业特点、Snell模型中的职业特点;稳定、复杂和创新模型中的职业特点等几个层面,对中国高等院校教师职业特点进行了论述。并从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角度,结合中外有关薪酬理论,对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人事管理的核心工作包括用人和分配两个方面,在分配方面,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逐渐成为高校校内薪酬分配的主要形式。尽管新时期的高校薪酬改革较好地配合了教师聘任制,激励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着部分缺陷。从高校职能的多样性和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出发,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必须具体考虑高校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目标,尊重教师职业和学术工作的特性,使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资格制度的产生与教师专业化的提出密不可分,世界范围内教师职业化、职业资格制度的兴起,带动了我国教师职业资格制度的不断发展,也为我国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