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他经济学作中所考察的劳动,主要是分工协作的共同劳动即“总体劳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都是“总体劳动”中的必要组成部分,都是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资本家作为生产指挥的劳动,其管理劳动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当代社会的劳动可分为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和直接操作劳动。科学技术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价值和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必须准确把握价值和劳动,才能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贡献。价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体现了是一种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价格的基础,是一个历史范畴,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人类劳动,是生产劳动,包括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并且其结构随着生产过程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劳动与马克思创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一方面,劳动形态发生新变化,另一方面,生产要素的内容、结构和比例也发生很大变化,适应劳动的新发展,适时作出劳动政策上的调整,使各种形态的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稀缺要素得到有效激励和保护,使其充分发挥财富源泉的作用,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资源整合是教育者为实现劳动教育目标,完成劳动教育任务,将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种劳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调配,发挥劳动教育资源的最大价值。本文探讨了具备劳动教育资源整合能力的教育者遵循契合性与科学性并存、针对性与系统性渗透、效益性与可持续性结合的原则,因课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整合能够成为培养教育对象劳动素养的因素,提升劳动教育资源整合效果,提高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是由原劳动经济系和人口经济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劳动经济系的前身是由原国家劳动部部长李立三同志倡议,于1954年创立的中央劳动干部学校,1984年队前劳动经济系是全国惟一劳动经济学科点。该系是我国最早建立劳动经济专业(1955年)、人事管理专业(1984年)、第一批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93)、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资本主义世界是革命的理论,是批判的理论。一方面是彻底批判庸俗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是批判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的理论,另一方面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需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马克思对生产劳动这一经济范畴的阐释入手,提出对“服务业是否是生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命题进行讨论。通过对目前理论界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辨析,认为服务劳动并不都是生产劳动,但非生产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在新经济时代,应淡化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限,以此来深化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8.
深刻理解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需要全面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包括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商业劳动、知识产业劳动、公务劳动、家务劳动、求学劳动等,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家务劳动和求学劳动是生产劳动力、形成劳动力价值并占社会总劳动量一半左右的重要劳动。这种广义劳动价值论不仅能用来研究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和商品交换行为。而且能用来研究人们的一切劳动、一切行为和一切社会关系,这将使劳动价值论研究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立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劳动关系,需要劳动立法保驾护航。《劳动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主体,国家以公权力采用法律调控手段,对当事人的权和利进行协调平衡。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用人单位守法情况进行劳动保障监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伤保险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的贯彻落实,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服务制度基本形成,但是在实践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报酬中包括按要素分配所获得的收益,但这不等于承认要素价值论。应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促进我国分配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所以将劳动合同规定为要式的、书面的合同,意在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同意识,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尽管如此,现实生活中,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不仅给用人单位带来极大的隐患,对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极为不利,而且还严重干扰了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明确阐述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全面分析事实劳动关系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影响及产生事实劳动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经济增长的动因和主体要素,劳动绩效的高低对一国财富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中,劳动者的劳动努力程度、劳动行为和劳动质量各有差异。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这种差异的成因和对产出增长的效应,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提高劳动绩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应深入到其内部,触及问题的本质。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劳动同质性假设基础上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劳动同质性假设已有相关认识,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劳动同质性,使劳动价值论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从执政为民,从“三个代表”的高度继承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阶级性、科学性,并创造性运用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扩展到所有产业的劳动、全球范围的劳动、有效的劳动,社会主义社会合法、诚实的劳动。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标准是发展生产力,人民群众的劳动、社会主义各阶层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阶级的先进性、政党的先进性、个人的先进性。社会主义社会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分配的对象不是消费资料而是价值,决定价值分配量的差别既有劳动差别,又有生产要素差距,人们智力、技能的差别决定企业内按劳分配的差别无上限。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社会中,劳动面对着非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低工资率时负的闲暇的边际效用,边严重动摇了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基础。由此笔构造了一条新的劳动供给曲线,并结合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我们对它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讨论,最后指出了该曲线出发可以得出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再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争议增多。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存在着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容易造成仲裁资源与司法资源的双重浪费、体现不出仲裁自愿原则等诸多弊端。因此,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需要重构,实行裁审分离制度,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各种劳动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因此,对没有形成劳动法律关系的事实劳动关系应当承认并赋予其法律地位,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给予法律保护,从而进一步明确和稳定各种形态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关系主体显现,调节手段多择化;但劳动争议增多,劳动关系稳定性差,需要进一步探索其调整模式,原则是降低劳动关系调整成本,提高效益;推行产业民主,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有关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中,大部分经济者是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在当前社会主义实践条件下如何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了有意义的探讨。但也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是违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的,对这些观点应加以鉴别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劳动争议机构的设立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应强化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能,尽量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并重新设计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建立“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双轨制.同时建议建立劳动法庭.改革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以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以利于劳动争议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