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代大学生在环境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主要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影响所致。通过构建"人文关怀"教育体系、加强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建立立体管理模式,能对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异常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生理和性别的差异,步入大学之后的女生,在学习、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等方面较容易出现问题,如不及时疏导,会影响她们正常的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本次调查研究将从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考察女大学生健康心理现状,深入剖析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压力来源以及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并对如何改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作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帮助女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活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择业就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出现和产生各种困惑。本文对现今中职学校在校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针对中职生的特殊心理类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通过调查得出出现相应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指出要从个体、家庭、社会、学校几个方面下手,改善在校中职生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5,(6)
当代大学生在外国开放文化的熏陶以及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下,性意识、性观念不断觉醒,女大学生在恋爱心理方面发生微妙的变化。如今,恋爱已经成了大学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逐步渗透到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理想、人生态度等各个方面,正确的引导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迷茫心理在高校中普遍存在,亟需重视。大学生迷茫心理的表现可分为学业适应、人际交往、情感与性、求职就业、经济压力、生活适应、自我价值认识、生理健康等八个方面。大学生迷茫心理的影响因素既包括个体特征,也包括校内与校外环境特征;要解决大学生迷茫心理问题,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潜能开发、就职择业、交友恋爱的人生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人生阅历单一,自我意识强,情感不稳定,对产生的心理冲突缺乏心理调适的方法或心理调适的方法不当而容易产生挫折感,引发心理烦恼和困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所以了解研究大学生心理冲突相关的心理因素,及各因素在不同的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的特点,对找到心理调适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了心理素质的定义,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包括对大学的新环境难以适应的心理;人际交往沟通困难的心理;情感脆弱,难以排解苦闷的心理;择业困难引发的困惑。总结出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的对策,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和训练;培养乐观积极的情绪品质,营造团结向上和谐共进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8.
惰性心理,是指做事懒散,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的一种消极心理表现。生气、羞怯、嫉妒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近几年来,大学生中的惰性现象表现得越来越严重,也更加普遍了。这种惰性突出地表现在日常学习、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这种惰性的存在,对一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分析大学生中惰性产生的原因及如何纠正大学生的惰性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商》2015,(34)
采用问卷对大学生团干部择业心理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团干部在择业心理方面存在对当前就业形势认识全面,薪酬期望比较合理,社会责任感强,认为专业与择业有一定联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荆桂英  刘江浩 《商》2012,(19):203-203
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从学习、就业、消费、恋爱等方面,揭示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引发人们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如学业、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巨大考验,可以从体育课程中加入挫折教育的因素,提高大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以其更加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的关系,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一方面十分渴望获得友谊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性,加上很多大学生都是离开校园第一次独自踏上社会,面对新的职场生活和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这方面经验的大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问题.比如说自卑、自负、妒嫉等多种不健康的心理,本文就是分析大学生因自负引发的人际交往障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前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种种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对如何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进行了探讨。作者将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了初步归类。在此基础上,分析阐述了诸如学习与就业压力、世界观、人生观、恋爱与性、西方文化侵袭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而从“两课”教学、心理教育等角度提出了如何培养大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种多样的消费群体层出不穷。地方师范性院校大学生这个群体更是引人注目。地方师范类院校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恋爱群体多样性、恋爱消费多种模式以及各种恋爱群体大致上来说在消费方面男生出资会比较多和农村学生、城市学生,男女生之间的消费压力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李丹 《现代商贸工业》2023,(18):150-152
大学生“疫压力”是指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及后疫情时期因学习方式转变、人际交往转型、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形势严峻等多重因素导致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压力。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探讨大学生“疫压力”产生的原因及消解路径。研究认为,“疫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学习方式转变带来学习压力、人际交往转型带来沟通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精神压力、就业形势严峻带来就业压力,从而导致大学生焦虑、抑郁和恐慌。消解路径:注重心理危机干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正向宣传引导,强化压力管理意识;增强体育运动意识,构建积极校园文化;聚焦学生发展问题,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新生不适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大学新生不适表现在新生入学后,对大学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所产生的心理矛盾或心理障碍等适应性不良的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分析与看待大学新生不适现象,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防范和疏导大学新生排除心理障碍等不适,帮助大学新生愉悦地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针对大学生求职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心理调适,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帮助大学生成功择业、主动适应社会、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由于心理准备不足,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针对大学生求职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心理调适,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帮助大学生成功择业、主动适应社会、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大学校园里,爱情更是得到了社会、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十分关注。本文从探讨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成因和心理特点并就其心理效应等问题做了系统的论述分析。最后,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研究经验,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孙娟 《品牌》2014,(11)
心理危机干预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影响高职院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自我干预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其他干预策略要通过学生的自我干预有效执行。笔者对淮安市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干预意识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心理危机多来源于学业、人际交往、家庭和恋爱等因素,但学生自我干预意识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引起高校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干预途径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