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民企为"中国创造"开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中国民营企业、中国品牌顺利完成国际化思路转变的关键被聚焦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产业升级。从“制造”到“创造”,虽然只是一个词的变化,其内涵却异常深远,其过程也颇为艰难。但是,中国民企为了谋求长远的发展,誓要为“中国创造”开路。问题激化身陷“贴牌”陷阱以我国出口的服装为例,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微乎其微,大多数是贴牌生产或来料加工。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小城镇上可以看到,不少企业的“中国制造”实际上是给国外名牌打工。这样的贴牌生产,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虽然企业的生产能力很强,但是利润回…  相似文献   

2.
近日,一些中国名牌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了要做“世界生产工场”的旗号。对此有关专家认为,中国企业要做“世界生产工场”,其出路就是,抓紧世界制造中心转移到中国的历史性机遇,在专业制造上要做深做透、做大做强。因此,中国企业就要全套掌握外来的技术设备,并利用好长期经济效益好、投资规模大的核心技术价值链,避免为了尽快赢利而盲目引进的短期行为。目前中国在科技开发及受教育水平等方面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却决定了中国在生产制造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此外,制造业的工序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价值链,每一环都缺一不可,而中国无疑在生产环节方面也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所以进入 21世纪,中国制造业应有计划地将产品同时贴上自己和别人的商标,而且力争使其与企业的营销策略实现全面的优势互补,不再追求简单的市场占有额,而是将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运用与整合。  相似文献   

3.
陈伟 《中国经贸》2006,(11):92-92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印度以及亚洲正在发生蜕变。所谓“世界工厂”,一般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能够被誉“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在重要产业有一批企业群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曾被称为“世界工厂”。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制造业产在全世界的比重曾经达到20%。而现在的世界工厂,通常和环境污染、成本低廉相联系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情况也在发生转…  相似文献   

4.
美国市场上流行的芭比娃娃是中国苏州企业贴牌生产的。这个娃娃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是10美元,但在中国的离岸价格却只有两美元。除去中间环节的种种费用,中国企业最后剩下的仅有0.35美元。因此,有舆论将中国企业比做“国际民工”:如果说中国企业仅仅拿到了最小的一部分,倒也罢了;现在的问题是,当中国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钱江 《浙江经济》2009,(2):51-52
贴牌生产和贴牌产品出口是沿海地区企业生产经营和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其中所涉商标权侵权的认定及其相关纠纷的解决,对承担涉外贴牌生产的我国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美第二大零售连锁企业集团西尔斯是一家百年老店。为了让员工时刻不忘商场竞争的残酷,集团总部及各地分店的办公场所都贴有治企警言:今天的“凤凰羽”,明天也会成为“鸡毛掸”。联想起我国很多企业只办个三五年甚至几个月就关门大吉,我们感到,西尔斯的治企警言有很强的警示意义。企业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不慎就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要做长寿企业,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尤其在服装行业,我国己成为纺织品服装世界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但是我国并不是服装贸易强国。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的企业没有足够重视品牌个性的影响力量,没有给自己的产品注入“生命素”。品牌个性在消费者心目中代表着产品的品质、特色、服务,甚至企业的经营特长和管理水平。可以说,企业拥有了品牌个性就意味着拥有了消费者,也就拥有了未来。  相似文献   

8.
王一鸣 《开放潮》2006,(4):36-38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为什么要突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它的战略意义是什么?首先,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非常迅猛,规模越来越大,号称“世界工厂”。但是我们大规模的发展都是在中低端的环节,大量的在加工组装的环节,还有在贴牌这方面。我们的附加值很低,利润很薄。那么,这种大规模的对外出口,又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争端。所以要怎么样提升我们产品的技术含量,怎么样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最大的资源因素。这是我们强调它的战略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国内外有关“中国制造”的议论颇多。国外有的人认为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会威胁他们,国民对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则喜形于色。在国内,有的人认为中国没有必要建立“世界工厂”,或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正在失去;而大多数人认为,应看到中国尚没有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有条件成为“世界工厂”,现在必须抓紧时间整合各种资源,攻克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爱仕达:“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践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一直被称为世界工厂,只是为国外企业“打工”,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经济危机的爆发将中国制造业的弊端暴露无遗。中国制造业的出路在哪?早存2009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明确指出,中国企业要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为“中国制造”未来之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贴牌经济:狐假虎威的游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OEM代工生产模式的蓬勃兴起.“贴牌经济”一词人们已不再陌生。贴牌企业与被贴牌企业间如同狐假虎威的关系也越来越明朗化。这种关系能维持多久?  相似文献   

12.
观点     
《浙江经济》2003,(20):2-2
龙永图:把“中国产品制造”提升为“中国品牌创造”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指出,要想超越为外国企业“贴牌生产”的“打工”阶段,中国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国际品牌。没有国际品牌是中国制造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软肋。只有一步一步地占领那些高科技含量和  相似文献   

13.
吴敏 《沪港经济》2002,(11):4-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关于中国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的讨论引起广泛关注。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仅占5%左右,距离英国当年成为”世界工厂”时占世界制造业1/5比重还相去甚远,但从发展趋势而言,在未来20年内将中国发展为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是完全可以期待的。近年来,像柯达、惠普、爱普生、奥林巴斯等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把中国作为其零部件采购基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国际采购中心移师中国便是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14.
《宁波经济》2004,(6):28-31
一般人认为“世界工厂”或者说国际制造中心只是规模概念。也就是一个国家或某个经济体,只要其制造业总量达到了相当份额,就可以够得上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了。其实,笔者通过对于“世界工厂”的研究发现,“世界工厂”并不光是规模这单一指标的领先,而是“三重指标”的领先,即规模领先、技术领先和产业领先。  相似文献   

15.
赵婷 《浙江经济》2005,(1):46-47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是我国融入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国际化不能一蹴而就。通过贴牌生产而后创立自主品牌,最后达到“走出去”,无疑是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保持着一种不可战胜的生产机器形象。不过。近来有看法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了麻烦,并且屡屡失利。但事实告诉我们。有些“中国制造”领军企业开始将部分生产外迁。例如,纺织、家电、汽车等各类企业都在寻求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7.
《沪港经济》2004,(7):26-27
但贴牌也给国产手机制造了麻烦。在快速获利和抢占市场的双重利益驱动下,国产手机将牌照出租给了一些中小厂家生产,短短3年时间,市场上就出现了100多家专门以贴牌为营生的手机制造商。依靠从大企业购买牌照,这些企业直接从韩国、中国台湾等供应商处直接进1:3整机,再贴上国产手机的牌子出售。过度生产,终于导致手机产量严重过剩,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去年国产手机的库存达到2000万部。  相似文献   

18.
我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中将会一日千里,而中国绿色企业将和IT时代一样,在非常短的时间里会追上领先的水平,甚至做的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9.
冯新 《沪港经济》2004,(7):24-26
被称为国产手机“保护伞”的“5号件”,在2003年底正式到期前,好像有太多的征兆,如限制手机进口、限制贴牌生产,似乎都预示着2004年的手机牌照必将放开。但半年过去了,从目前信息产业部的态度来看,今年似仍将坚守“5号件”的精神。不过“手机牌照迟早放开”已成定论,对行业各方面的影响必将逐步显现。手机贴牌生产正从功臣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20.
三板一片稳中趋升1997年我国市场“三板一片”需求总量将稳中略升,国内生产能力稳定增长;并有一定数量库存可以利用,总的供求形势相对平稳.冷轧薄板:全年需求量略有增长,约在750—800万吨之间,由于国内一些企业新增冷、热轧机组相继投产,冷板产量预计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