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和规则是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信用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保证.信用缺失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一大障碍.近些年来,在信用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各类商业欺诈、造假、逃债赖帐等失信行为愈演愈烈,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发展信用经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用道德建设问卷调查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顺利建立和持久维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其实是建立经济领域中的诚信道德;在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法制的不健全,信用道德建设显得更重要。会计信用是经济活动链条的基石,市  相似文献   

3.
会计诚信是当前我国会计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会计师行业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兴起的,其服务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然而,关于"什么是会计诚信"、"当前会计诚信缺失  相似文献   

4.
何鑫 《活力》2014,(1):29-29
在西方,“信用”(credit)是一个纯经济学概念,它表示价值交换滞后产生的活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金融领域和个人流通领域信贷、赊销等交易行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信用关系形成和深化的过程。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信用缺失现象极为普遍严重;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合同恶意欺骗、上市公司虚报业绩等等。这些形形色色、无孔不入的造假失信行为令人触目惊心却又无可奈何。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信用危机正有向全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蔓延之势,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多角度剖析信用缺失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对于降低交易费用,扩大交易规模,推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红 《数据》2004,(7):39-40
信用是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基础,是有效配置资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整合信用资源,建立统一、科学、权威的政府部门信用信息披露系统,行业信用信息收集发布系统,个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健全信用信息网络,加强信用监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的具体体现.如何建立全社会信用信息系统、服务系统、监督系统,是各级统计部门新时期拓宽服务领域、加强统计监督、实现统计三大功能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信用短缺"则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信用短缺"不仅会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而且对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中美信用制度建设的比较和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简单征信服务到现代信用体系的建立,美国经历了16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美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过程,就是信用交易从非主流交易方式转向主流交易方式的过程,也是信用产品日益成为市场规避信用风险驱动力的过程。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产生预期效果的基础是信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如果经济活动主体不讲信用,市场经济则无法维持;社会没有健全的信用体系,市场经济则无法发展。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经济活动主体信用观念弱化和社会信用体系残缺的严重问题。信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为人类活动历史的产物,信用的含义是多方面的:狭义上的信用,指的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广义上的信用,指的是个人或组织在社会生活各方面诚实守信,构成互相信任关系的基础。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市场交换…  相似文献   

9.
牛爱平 《企业经济》2008,(2):172-174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在经济学范畴里,"信用"有其特定的含义。传统诚信观具有重道德修养、轻契约约束,适用范围非普适性等局限性,人们缺乏对规则的普遍敬畏心理,经济领域没有形成信用所需的底线道德等是造成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存在严重信用缺失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信用缺失不仅会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而且对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法律、竞争和信用的有机结合体,一个有序的市场经济必然是在法制与信用结合基础之竞争体系。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态,市场经济由无序到有序的发过程就是信用经济的形成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总体要求,我国今后特别是“十五”期间,应把培育信用观念、完善信用制度、健全社会化信用体系、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和实质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透过陕西省质量投放十大热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这十大热点都是源于缺乏信用。古人说得好:“人无信不立”。信用和信誉,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生命。没有有效的信用信誉体制,市场经济就无法生存和运转,但目前我国的信用信誉危机日益严重,它是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源之一。 应当看到,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是信用失衡在生产领域的表现。假冒伪劣严重扰乱了生产领域的经济秩序,不法厂商为追逐自身利益,以制假售假,以假充真蒙骗他人,仿制他人产品,冒充知名品牌损害他人利益。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其根源在于生产环…  相似文献   

13.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信用经济也较为成熟。而我国则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脆弱的信用制度基础仍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某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在一整套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存在。所以,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契约经济,信用经济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须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的建设,依赖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涉及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其中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至关重要。建立和培育信用经济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整顿经济秩序的一个主要目标,因而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姚琼 《审计与理财》2007,(10):48-49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交换关系的复杂多样,构成彼此相连、互相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所以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信用就是信誉,是个人和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强大与信用体系的完善是密不可分的。我国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6.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信用短缺”则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信用短缺”不仅会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而且对市场经济秩序也产生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7.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管理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信用经济也较为成熟。而我国则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脆弱的信用制度基础仍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勘察设计行业来说,加强推进信用管理更是促进勘察设计市场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汪丽萍 《企业经济》2004,(10):151-152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就是财富”,信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明晰产权,建立健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加快信用立法和严格执法,是推进我国信用建设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一切经济活动服从于计划安排,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由政府信用来支撑,市场意义上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基本不存在。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信用意识的淡漠、信用体系的脆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并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信用制度是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行为规则。其中,狭义信用制度是指国家管理信用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广义信用制度则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其流通方式,信用机构和信用管理体制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愈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