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6年一开始,美国经济高官们便进入一个对中国的热谈期,表现之一就是他们乐于到中国这个贸易对手的土地上讨论现实问题。刚刚送走首次访华的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负责对华事务并在2005年因贸易摩擦与中国多次“交锋”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又于1月23日再次造访中国  相似文献   

2.
印度1991年以来的经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邀请印度尼赫鲁大学经济与计划中心教授樯德拉色克做学术报告。樯德拉色克说,许多人都将印度的经济改革和中国的经济改革进行比  相似文献   

3.
吴敬琏 《财贸经济》1999,(9):F003-F003
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已历时20年,其间涉及价格、税收、财政、金融、贸易、农业、企业乃至社会保障改革等各个方面。整个转轨的过程是一个错宗复杂而又庞大无比的经济系统的逐步演变、走向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建立新的有效率的激励体系过程。回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过去20年中所走过的历程,我们目睹了为改革所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痛苦的抉择和艰险的闯关。然而,在此背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和思维转变更是一个艰难和痛苦的过程。中国经济改革的开始阶段,采取的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胡堃 《信息与经营》2012,(4X):64-66
<正>在未来20年,土地将变得日益稀缺,中国土地政策的改革对整个经济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世行报告深度触及中国土地改革3月,一份多位中国领导人,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都表示了欢迎和支持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最重要的制度,也是经济体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对农民的收入和期望产生重要影响。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认真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改革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土地分享模式,并提出了五种可行的土地改革土地分享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35年来,中国经济为何能够实现长期快速增长?当前为何又要进行改革?怎样改革?基于机制增长模型视角,我们对此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3,(10):90-93
分税制自1994年开始实施,其框架与规则延续至今,近20年来一直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中国的财政格局。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当前的分税制弊端日益突显。如果说2O年前的改革使得中央的财权获得了较大提升,那么20年后的今天,地方事权过多,财权过少,出现大面积的“土地财政”等问题就不得不倒逼财税进行再一次改革。财权与事权如何合理的划分?是回归到财政分权?还是采用中央、省、市分税,市、县、乡分成的“一国两制”?最终又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8.
《致富天地》2006,(8):24-24
《中国改革》杂志文章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始终坚持两个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土地家庭承包制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学术)》2011,(13):81-81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6月6日举行了常任委员会会议,批准了“黄金坪和威化岛经济区的开发计划”,这是朝鲜推进经济改革和加强与中国经济联系的又一信号。  相似文献   

10.
《四川物价》2006,(9):23-23
阅读:据中新社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善利教授不久前在第4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现代化主要面临土地所有制、户籍制、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消除这三大障碍对于实现现代化至关重要,首当其冲应取消户籍制,同时改革现行土地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朱善利认为,土地的集体所有是不会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1.
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不足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行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一帆风顺的。十五年来,中国不仅以改革所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成就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惊叹、所称道,而且以富有特色又非常成功的改革策略与技巧在世界独领风骚,令改革中的国家特别是那些正陷入进退维谷境地的国家所折服、所羡慕。但是,改革毕竟是前无古人的具有风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想象     
郑风田 《商界》2009,(1):76-77
三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三十年后,中国经济如果需要转型,农村改革是绕不过去的坎.其中土地改革是少有的能影响到中国改革全局的问题,其中牵涉到的农民地权、土地保障、私有化选择将成为改革的敏感点。而未来的“新三农问题”很可能是引入城市金融、产业化布局和农民空心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改革,产业结构总是在不断地适应经济增长,经济不断增长又促进着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尽相同,不同经济重心主导产业也不相同,所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变的主题。产业结构转化过程实质就是不断自我优化升级的阶段,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改革,能够实现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最终实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市场化改革虽走近尾声,但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简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所经历的变迁,及这些变迁对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影响,并就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制度定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美国商务部认为中国在若干重要的经济部门仍然继续存在相当程度的政府干涉,尤其在私有制、土地所有权和法律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拓展和资本主义向世界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本质,要求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学习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又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增加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中国处于一个改革的大时代,那么经济与金融的改革便是改革的浪潮之巅。金融与经济改革涉及的方面实在太多,本文仅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角度探讨资金配置的改革逻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经过持续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谋求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打造经济升级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结构性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供给侧改革",通过对供给体系的结构性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文章在解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牺牲短期经济增长 以支持金融改革值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稻葵 《新财富》2005,(8):36-37
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直接影响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及运行效率、因此,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对中国长期经济改革的成功影响甚大,短期经济增长应该为经济改革让路,尤其是金融改革这样重要的改革。短期内我们至少应该考虑在舆论上、在政策制定上为金融改革臧压,不要过分指责金融改革带来的短期经齐增长的下滑,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重任在肩,俨然成为中国未来改革的最大红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在北京闭幕,"新型城镇化"被提到新的高度。朝野上下,都将新型城镇化定位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有意思的是,时隔不到一个星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亦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超过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