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信阳具备发展现代农业旅游的基础条件1、信阳发展现代农业旅游的环境基础信阳位于我国的南北过度地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既有绵延重叠的崇山峻岭,也有冈峦起伏的低山丘陵;既有坦荡无垠的平原,也有群山环绕的盆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信阳森林覆盖率达到33.4%,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是理想的宜居城市。2009-2014连续6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09年至2013年连续5年入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荣膺“201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十位,这些奠定了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的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2.
具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的信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政策空间,但同时景区开发层次和管理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市场投入不足、创新不够、专业人才比较短缺.通过综合分析信阳旅游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要素、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旅游品质提升、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创新宣传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2月23日,“金华市改善居民住房项目”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2009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是金华市连续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十佳宜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及2009年“市区康居工程建设”荣获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HBA·中国范例贡献优秀奖”后又一含金量较高的奖项,给金华城市增添了一张金名片。  相似文献   

4.
李靖 《中外管理》2011,(8):32-35
作为豫楚交接之地,信阳人称自己是:豫风楚韵,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山城水乡茶都,就是这样亮点不少的城市,下一步发展的突破口选在了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冰雪旅游经济与城市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雪旅游经济与城市旅游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本文运用熵权法和耦合法,研究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经济与城市旅游环境的耦合程度。研究表明:哈尔滨作为"冰城",冰雪旅游经济与城市旅游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逐年递增,从1999年的勉强耦合到2005年的初级耦合,再到2013年的中级耦合,最后到2015年达到良好耦合阶段。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对提升齐齐哈尔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完善城市旅游环境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里 《活力》2010,(4):15-16
海林市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有“雪虎山水情”五大特色旅游资源,是全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县份之一。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和牡丹江市委构筑“大牡丹江旅游集合区”的战略部署,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放大生态资源优势,推进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8年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被评为全国特色魅力城市;2009年旅游人数达到152万人次,  相似文献   

7.
一、绿色宜居(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目标而非城市发展定位 建成绿色宜居城市(也叫生态城市)是许多城市的理想,不过.是将绿色宜居(生态)城市定为城市发展目标.还是将其作为城市的发展定位,是一个现实问题。如素有“汽车城”、“电影城”、”大学城”、”雕塑城”、“森林城”等美誉的长春市,提出将建设绿色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有专家建议,应将建设绿色宜居城市作为长春的城市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8.
<正>信阳拥有极其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并且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起步较晚以及一些限制因素的影响,在信阳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通过重点分析研究信阳茶文化研学旅游的现状,发现其不足,研究对策,以有效提高当地旅游产品资源的开发。自2013年以来,《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与“举全国之力办世博“的2010年相比.2011年申城旅游服务质量非但没有下降.还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提升。12月28日市旅游局、市质协召开的“2011年上海市旅游行业行风满意度测评报告发布会”宣布:2011年上海市旅游行业行风满意度指数达到787.99,比2010年上升2.92点。 上海旅游行业游客满意度连续四年上升 巩固世博年打下的基础,推进“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上海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从5000万到3亿,这背后是崔融辛勤的躬耕,也是患者不断的认可与激励。临海,首个获得“中国宜居城市”称号的县级市,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诞生地,台州副中心城市。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位于这座园林城市的大洋西路。采访中,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崔融一直在强调一个关键词——“危机感”。这座美丽的旅游城市并没有给这位院长带来舒心的日子。危机来自医院内部,也来自强大的竞争对  相似文献   

11.
奉化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旅游业具有走向海内外的资源禀赋、文化内涵和环境条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2010年5月,溪口一滕头景区荣膺国家AAAAA旅游景区。2008年11月,奉化滕头村成功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参展案例,奉化溪口镇作为亚洲城市代表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一个县级市“一镇一村...  相似文献   

12.
宜居城市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宜居城市"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本文从探讨宜居城市的内涵与标准出发,研究了实现宜居城市目标所需要的产业支撑.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是实现宜居城市的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前提.宜居城市的产业体系一方面应该在遵循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一般原则基础上,依据产业对环境的压力和需求,选择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作为城市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根据产品链和废物链间的共生、伴生或寄生关系,配套发展关联产业;按照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协同发展的原则,发展基础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营造多元化、多层次、全覆盖、有特色的生活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正日益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九江集名山(庐山)、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于一身,发展城市旅游既有独特的优势,也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九江发展城市旅游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旅游城市高品质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文章在对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进行概念溯源的基础上,从理论理性层面透视了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独立构念、嵌套结构、交互系统、完型意义的四重内涵逻辑,进行了类型学意义的识别与分析;为进一步解剖、厘清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内涵意蕴、特征,还从文化旅游吸引力、文化旅游品牌、文明交流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创新创意产品、宜居宜游环境、现代城市功能、城市治理能力和发展理念等对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进行了解构阐释。文章认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卓越魅力和标尺意义,创造了独特文化形态和文化氛围,旅游吸引强劲、产业发达、产品丰富、服务完善,且历史悠远、环境优良、兼容并包、开放创新、主客共享的现代化旅游城市。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的理论内涵,对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促进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增强城市实力建设宜居城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并渗入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规划中,城市建设行业也不例外,“宜居城市”的概念正是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关于宜居城市,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吴江市震泽镇自古有“吴头越尾”之称,其人文资源并不逊于早已声名远播的江南六大古镇。震泽作为吴江西大门和吴江城市副中心,正在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旅游文化和环境建设的整体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开发要从城市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把旅游作为现代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把旅游开发溶于城市整体建设之中。努力营造城市环境,实现旅游开发与城市硬件建设的一体化;在软件配套上,要致力于培育城市文化,造就一个社会安定、经济规范、市民文明的旅游发展大环境,实现旅游开发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蕾 《城市问题》2005,(5):33-37
利用城市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旨在借此透视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代表的中国旅游城市体系的宏观结构;分析得到的有别于一般城市体系的、针对旅游职能的特殊类型城市体系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国旅游城市的宏观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城市旅游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进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城市中,既有特大城市,也有中等城市,还有众多小城市,各城市的产业门类、发展水平、旅游业的要素禀赋和地位等差距较大,不应当按同一标准进行示范。因此,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可以依据地区专门化指标,将示范区分为三种类型来建设。对专门化率低于15%的城市,重点任务是在全域拓展新的旅游业态,提高服务品质,打造多样化的城市旅游亮点,助力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对专门化率在15%—25%的城市,可根据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壮大旅游业实力,丰富旅游业层次,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对专门化率高于25%的城市,除拓展景区和景点、发展新业态外,要以旅游业为核心,联动所有产业发展,成为主要承担旅游业功能的专门化地区。  相似文献   

20.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山东省高唐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以科学跨越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绿色产业、书画名城、生态宜居、幸福高唐”四大发展战略,全力建设富有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