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育泉  辉煌  俊明 《福建税务》2003,(5):35-37
追求公正与效率,让纳税人满意——漳州市国税局紧紧围绕这个工作目标,树立“管理服务型”的税收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的形象服务,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全新的纳税服务工作机制,相继成功地推行了邮储划缴、定额信息化、电话语音报税、全程办税服务、简化行政审批,初步形成了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征管工作新格局,把服务做到纳税人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2.
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颁布以来,以纳税服务为主线的税收管理思路悄然走上了前台。这是明使然、法治使然,也是国税机关与时俱进、主动创新服务的战略举措。基层分局位于税收征管的前沿和窗口,如何搞好纳税服务创新,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力,更好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是每个基层干部必须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税收征管法的实施,把为纳税人服务提到了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明确了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2003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通知》,对纳税服务工作提出了十个方面要求。2004年4月,江西赣县地税局在创新税收服务上作了大量的探索,把商业超市的管理理念。引入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之中,着力进行服务内容丰富.办税形式多样、功能比较完善的“税务超市”建设。根据税收法律、行政  相似文献   

4.
新征管注对于纳税服务的规定.给税务机关提供纳税服务设定了不可变更的法律义务。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但其意义不亚于万字巨篇.这意味着税务机关向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是法律赋予的义务,优化纳税服务是税务管理活动的法定内容.从根本上疏通了纳税人了解税法、缴明白税、明白缴税的渠道。更重要的一点.对比过去的管理方式,这个规定体现了征纳双方权利义务上的平等,体现了对纳税人法律人格的充公尊重。  相似文献   

5.
一、纳税服务体系的界定 (一)纳税眼务的含义。作为综合性和管理性的税收征管工作,纳税眼务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中,按照纳税人自觉、主动、及时、完整地办理各项纳税手续的合法合理期望,为纳税人提供规范的、全面的、便捷的、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纳税服务工作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法律和自身职责的规定,以国家税法、完成税收任务为前提,通过规范的  相似文献   

6.
怎样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是西部大开发中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干部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认为,更新税收观念至关重要。首先,更新纳税人的观念,树立依法纳税的义务责任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西部大开发也必须依法有序进行。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纳税光荣”,“纳税多贡献大”的宣传,而宪法规定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必须强化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观,责任感。二是更新管税人的观念,树立依法治税观,(即政府官员,税收征集,行政管理)克服以行政手段代替法律手段,干预税收执法情况,坚持依法治税的根本原则。三是更新征税人的观念,树立依法征税观,独立执法观,为纳税人服务观,维护纳税人的权益,为纳税人排忧解难,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培养协税护税网络,优化治税环境。我们要转变观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自觉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观念,不仅要抓好税收收入,而且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充分重视实现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善于观察和研究税收工作的新动向,新问题,推动税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征 《税务与经济》2006,(2):31-33,51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税收信用是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建立税收信用体系,一方面可以为建立征信国家提供纳税信用信息,完善信用数据库;另一方面,一个征信国家有完善的征信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帮助税务部门更好地监控税源,激励纳税人提高纳税信用。所以,应尽快在我国建立起税收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8.
牛山河 《税务纵横》2003,(12):131-132
照章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必须的法律义务,但毕竟纳税不是自愿捐款,它是对那些纳税的自然人、法人既得利益的一种割让。这种利益的割让或说是分配,如果没有税务部门的依法行政,对纳税秩序进行合法维护和有效管理: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同时按照法制社会的基本准则来说,任何义务与权利都是对称的。纳税既是—种义务,也是一种权利,纳税人应该能够用认真履行纳税义务换取政府对自己的良好服务。接受这种服务,就是纳税人的一  相似文献   

9.
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确立了纳税服务的法律地位,突出了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维护,把传统的职业道德行为转变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如何让纳税服务这支“玫瑰”得以孕育、怒放,成为当前税务部门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纳税人主动依法纳税,征税人依法明征税,政府为繁荣规范市场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纳税氛围。本着这的愿望,4月6日,青山区委、区政府表彰了四家年纳税在100万元以上且积极履行纳税义务的私营企业,并现场办公。区四大家及国、地税局领导和私营企业代表120余人参加了会议。樊启祥区长说:“纳税人依法纳税为国作贡献,理应得到社会回报,享受纳税光荣的荣誉。作为政府理应关心、支持他们,让他们名利双收。公、检、法要把他们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对们实行挂牌保护。”  相似文献   

11.
《税务纵横》2003,(9):28-30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为纳税人提供服务,从本期开始税务纵横杂志社与山东省税校一起举办了《纳税人涉税政策辅导系列讲座》。本讲座分程序法政策和实体法政策两个部分,为纳税人提供纳税辅导,其中,实体法政策包括增值税纳税人涉税政策指导、消费税纳税人涉税政策指导、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政策指导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涉税政策指导等四个方面。本讲座内容通俗令面(个别问题举例解释),便于纳税人阅读和理解,可作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的指导性读物。  相似文献   

12.
纳税人是国家财政的社会基础 充分尊重纳税人,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积极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社会地位,树立纳税人的社会形象,使依法治税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税务部门着手进行的一项具有很强社会性和群众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对优化我国纳税服务工作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懿赟 《税收征纳》2010,(8):4-5,19
纳税服务是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信用管理和社会协作等税收工作总称。重视纳税人权利立法,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纳税人提供便捷、经济、高效的纳税服务,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是提高我国纳税遵从度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纳税服务是税收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贯穿于税收管理全过程,纳税服务已成为税收管理的重点之一。如何健全纳税服务体系以适应纳税人的需求?笔结合多年在基层税务工作的实践,试对如何做好纳税服务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左晓龙 《中国税务》2009,(11):30-30
优化纳税服务是推进依法治说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现代税收征管新格局的基础环节,是化解征纳矛盾、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税务部门应本着“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原则,联系工作实践,提升三种效能,推动纳税服务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中期,各地纷纷开始建设办税服务大厅,把它作为新的征管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建设办税大厅的初衷:一是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降低税收成本;三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提高管理水平;四是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主动申报纳税意识;五是有利于强化稽相。但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办税大厅难尽如人意:跨区申报给纳税人带来不便;信息不畅使征收机关和管理、稽查机关协调困难;对主动申报纳税的片面理解使税源管理流于形式;对计算机网络的期望很高,但实际作用有限。部分地方表现为办税大厅越搞越多,越搞越小,在已经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情况下,大量恢复使用手工台账,普遍实行税收管理员制,采取人盯人防守,集中征收明显底气不足,办税大厅越来越有违它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仙桃市国税局经过半年多的摸索与实践,推出了以纳税人为客户,以诚信纳税为基础。以人性化为导向的客户纳税服务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为纳税人提供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纳税服务不仅是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虽然我国纳税服务工作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现代化纳税服务格局已初步形成,但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仍然欠缺对纳税人维权意识的正确塑造和对纳税人维权机制的系统建构。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需求导向突出、权益保障到位的纳税服务既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有利于在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构建更加和谐的征纳关系,让改革真正顺应人民期盼。  相似文献   

19.
在武汉市税收宣传月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之际,从四月十二日召开的“武汉市国税局、武汉市地税局贯彻《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市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工作。开展这项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加强全市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引导和鼓励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的税收征收实践表明:过于复杂和严酷的管理,不仅会不断加大征收成本,而且催化了偷逃骗抗税的动机,也降低了偷税成本。从税务机关基本上“不相信”纳税人能够依法、自觉纳税到基本上“相信”纳税人能够依法、自觉纳税的变化,这是税收管理理念的很大转变。在“不相信”的基础上,税务机关的基本工作方法也就必然是“监督打击”型;而在相对“相信”的基础上,税收征管的基本方法则相应地朝着“管理服务”型转变。新型的纳税服务与传统意义上的纳税服务有本质的区域,它的核心是:新的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行政行为的组成,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换句话说,规定的服务行为如果没有做到,属“不作为”;没有规定的服务行为如果做多了,属“越权”,均是行政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