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我认为,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但要正确认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首先必须把握它们各自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我们先看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特点。第一,它与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关。无论各种有用劳动在质的方面存在多大差别,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智力,都是人类劳动支出。正是这种一定量的人类劳动形成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在质上具有同一性,在量上具有差别性和可约性。第二,它是耗费在使用价值生产上的劳动时间。因此,不能脱离商品的生产过程来对它  相似文献   

2.
一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强度,生产任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所谓“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是指劳动过程的客观条件即生产资料要有正常的、平均的水平,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强度”,则是指劳动过程的主观条件即劳动者要有正常的、平均的品质。概括地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下,生产一个使用价值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3.
《经济研究》1962年第12期发表了卫兴华同志《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問題》一文。文章认为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間(即社会总劳动按此例分割在各特定生产部門的部分)对商品价值沒有决定作用,而市場供需关系倒在一定情况下对商品价值有决定作用。我认为这是把問題弄顛倒了。下面我就来談談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看法。理解第二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对价值形成的决定作用,不能把价格价值背离与市場价值变化等同起来大家都知道,馬克思曾经提出过两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間:第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間是指“在現有的社会标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价值决定的关系上,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志主张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有的主张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还有一些同志主张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在许多论点中似乎存在一个共同的认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是两个不同的数量,或者说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标准是彼此不同的。这一点值得研究。从理论上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能是一个一定的量,不能是两个。社会必  相似文献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存在两种含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商品之价值决定于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核心,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劳动价值学说的特点,在此问题的理解上绝对不能含混。自马克思提出形成和决定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以来,在马克思主义者中将近一个世纪未发生过什么对它的不同理解。我国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有魏埙等同志在研究价值规律尤其是价值决定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等问题时,首次将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从单位商品的生产上去考察,它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此商品的生产部门在平均生产条件下的劳动耗费;另一方面,从社会商品的生产总量上看,它是指用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劳动总耗费。前者被称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据说这是《资本论》第1卷第1章第1节中所论述的必要劳动时间;后者据说是《资本论》第3卷第10章及以后某些  相似文献   

6.
超额剩余价值的实质及其来源问题,是马克思全部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揭示出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以及剩余价值只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劳动的凝结,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以及剩余价值只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 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等原理之后,进一步阐明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它是采用先进技术的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由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的比采用社会平均技术的资本家所多得到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7.
主张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同志,都认为马克思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页)二是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的必要的劳动时间,即“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  相似文献   

8.
<正> 商品价值究竟由何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我国学术界,迄今主要形成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看法认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价值,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已经形成的价值能否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价值;再一种观点认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我对上述几种观点均持异议。我认为,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商品的价值只能由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亦可称为均衡价值。诚然,马克思从来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均衡价值这样的概念,但是,只要我们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一下马克思的杰作《资本论》和其它论著,就不难发现其中自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以及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遇到诸多解释力问题,并非是考虑不够周全,而只是一些更为基础的东西没有出现在他的文献中。将劳动价值视为一种关系而不是实体,根据价值在相关维度里的表现形式及其角色变换,可以看出:一切创造人类生命价值的劳动都创造价值;价值的根本维度是人化价值;体现生命依赖性的生命耗费与人化价值是价值的基本关系维度。价值在运动过程中,表现为物化价值、沉没价值、交换价值等不同形式;而价格只不过是由权力关系形成的物的交换形式中的表征价值。在价值的基本关系维度上,由劳动价值关系的质与量的规定性揭示出价值量的决定是作为对个体的异质性简化处理的结果,由此得出价值内涵的一般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而价值规律的思想渗透于整个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过程,并逋过会计尽可能地反映其要求和作用。一、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表现为节约劳动时间。它是通过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矛盾运动实现的。而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会计恰恰  相似文献   

11.
广义价值论的逻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部门内,个别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正比的结论没有反映个别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对部门整体劳动生产力的影响,并把个别生产者的价值实现与价值决定混淆在一起。在两部门生产条件下,广义价值论认为:由于比较生产力高的部门广义价值大于本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而比较生产力低的部门广义价值小于本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因此广义价值与比较生产力成正比。由于这种大于、小于的比较不能反映成正比的本来意义,即比较生产力提高,广义价值必然提高,以此为基础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是似是而非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针对这个问题以及非劳动的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可以参与收益的分配等,做进一步的阐述与澄清,从而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新树 《经济学家》2002,(2):116-117
教科书告诉我们,单位商品价值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家知道,劳动商品价值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一部分是劳动者通过劳动新创造的价值v+m.这部分新创造价值量v+m取决于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这部分价值量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14.
一、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表现出的严格的时空限定和质量规范的特性。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的“社会必要”首先具有宏观含义,即在社会范围内这种劳动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量决定的,而商品的价值量又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包括社会必要的物化劳动消耗与活劳动消耗,劳动消耗是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也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任何因素,都可能使商品的价值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机器设备是劳动者肢体和大脑的延伸、模拟、外化或独立 ,不仅传动劳动 ,更重要的是替代劳动。但人们没有注意到这种替代的革命性意义。劳动力创造价值、机器只转移价值以及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都只是一种人为界定。土地自然力和劳动自然力一样 ,其耗费的凝结同样有理由构成价值的源泉 ,包括劳动自然力在内的各种形态的自然力耗费的凝结构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自然力作用时间的长短决定价值量的大小 ;机器的活动是一种拟劳动 ,拟劳动和人的劳动一样创造价值。在未来生产中 ,直接劳动的作用下降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必然导致价值源泉的转移或多元化 ;泛价值论认为各种要素所包含的自然力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生产各环节共同形成的社会必要标准决定价值实体按多大的比例转化为社会价值 ,它是以往各种价值论的有机整合。价值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论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框架内 ,根据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基本规定和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正相关原理 ,揭示了非劳动生产要素对价值决定的影响 ,指出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价值基础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侯风云 《经济师》1993,(9):39-41
<正>一、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层次 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要求应该从两个层次上贯彻执行。第一层次是生产单位之间必须实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原则,这一原则是通过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即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只有当生产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花费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时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得到相应的报酬。任何超出社会必要劳动以外的多余部分不能被社会承认,因而  相似文献   

19.
<正> 长时期来,我们重视价值决定而忽视价值实现;对价值决定也只重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阐述的不考虑社会需要的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忽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阐述的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的必要的劳动时间,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计划价格的制定中,重视生产成本,忽视社会需要。这实际上是把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割裂了,理论上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实际中又不适当地从价格环节助长了产需脱节、经济效益不高等弊病。因此,必须根据马克思的原意,正确理解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规律是经济工作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 ,发展市场经济 ,容不得盲从、盲目、盲动 ,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这里略举广泛运用指导经济工作的六个规律 :1用价值规律指导企业技术改造价值规律告诉我们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依据商品价值来进行。从这个规律看出 ,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 ,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企业有利可图 ;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缺乏市场竞争力。依据这个规律 ,企业应不断推进技术改造 ,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